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long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是将阅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进行教学,使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化,学生生活有语文化的意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活跃语文课堂的阅读氛围,将生活中的元素、情境与阅读教学的知识点内容结合起来,实现学习活动与生活实践、生活审美的融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下文中,笔者将结合个人从事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工作经验,分析开展阅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设计方法,期望为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语文阅读;初中;农村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所谓的阅读课堂生活化教学,是指语文教师应当将来源于生活中的知识、信息与学生的阅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探索,主动参与学习——建立起学习活动与生活实践关联性,从生活中观察信息、积累知识、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渴望,避免灌输式阅读课堂所带来的生硬机械等负面、消极的学习情绪,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善于思考的思维习惯和终身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情感。
  一、农村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拓展性设计
  一是阅读内容的拓展性设计。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初中教师应当把握机会,多为学生介绍、推荐合适的阅读资料和作品,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阅读经验。举例说明,笔者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节课的时候,向学生介绍推荐了作者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帮助学生补充课文的背景资料,了解作者在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与人生感悟,赏析鲁迅先生幽默诙谐、优美朴实的写作风格,从拓展性阅读中体会其感染力极强、明朗生动的创作特色。
  二是阅读形式的拓展性抉择。在农村初中语文的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当根据教学任务、课文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和阅读形式,避免灌输式阅读课堂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授课方式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选择情境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中的一种,也可以杂糅几种教学方式,建构合理课堂模式,实现阅读课堂的教学形式拓展目标。举例说明,笔者在讲授《皇帝的新装》课文时,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授课形式,让学生以自由创建的学习小组为单位,编排、表演课文中的选段,引导学生通过背诵对白,分析人物内心情绪和性格特点,装扮或观察不同故事人物的装扮、外表和行为举止,掌握故事的写作主旨、创作寓意,同时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学习的热情,活跃了阅读课堂的学习氛围。
  三是学生思维的拓展性体验。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通过拓展性的阅读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点的观察、分析、思考、比较、归纳、总结等运用能力,避免传统灌输式教学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固化、局限和约束。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学习,在阅读活动中形成各自独特的价值与审美体验,形成独特的观点与见解。举例说明,笔者在讲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郑人买履》课文时,一方面引导学生完成生词、语法句式、段落翻译等知识点学习,另一方面注重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启发,讨论与分享该篇故事背后隐含的深刻寓意,与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者行为中存在相似之处,并提出避免发生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个人意见。在上述生活化阅读学习中,学生进行了积极思考,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将课文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实现了阅读思维的拓展。
  二、农村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灵活性设计
  在生活化的阅读课堂上,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该年龄阶段学生的性格、心理上活泼好动、好奇心强、集中力相对低的特点,结合课堂大纲的教学要求与教材内容,设计出具有创意、生动多彩的阅读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阅读学习,将学习知识与生活内容、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及时消化接收并学以致用。举例说明,笔者在讲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课文时,首先,对学生提出了课前的学习要求——让学生观察、回忆、讨论自己度过的冬天是怎样的,并在课前几分钟进行简单的介绍;其次,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济南冬天的薄雪覆盖下的山地雪景,展示一小堆雪立于松上的情态,注意观察、自主思考;再次,笔者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分段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揣摩作者老舍先生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与喜爱,体会其思念、热爱故乡和祖国的深刻情感;最后,让学生寻找文章中的对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并进行分析和相关写作练习。
  三、农村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自主性设计
  初中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情感变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自主学习的地位——阅读是建立在个人阅读经历与个人情感审美体验基础之上的,每个学生有其自身的感受与想法,语文教师不应当为学生的阅读行为设定统一、刻板的模式和答案,要保护学生对阅读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和可能性去亲自感受、自主思考。举例说明,笔者在讲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水调歌头》《天上的街市》等诗词课文时,笔者设计了相关的阅读问题,给予学生简短的课堂时间自行练习诗词的朗读,并在练习之后,各自说明应该用怎样的情感去朗读,理由是什么,要求学生找出诗词中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有哪些。在上述阅读过程中,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主动参与到学习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有了碰撞、交流与灵动的对话,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生活化阅读课堂上,应当注重教学方案的拓展性、灵活性和自主性设计,将阅读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个人经历结合,学生方能寻到课堂学习的兴趣,找到阅读的策略技巧,提升阅读课堂的教学品质,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張旭.最近发展区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5).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作文仿真训练与小学语文教学二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作文教学需要以范文为指引,来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将结合笔者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小学作文仿写训练策略进行相关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仿写;教学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阶段基本都是从三年级就开始进行简单的作文写作,写作教学中的范文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指出小学语文教育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核心素养可以从学生的语言以及情感表达还有理解能力等各方面来增强,丰富的情感表达与相当的理解能力都是建立在广泛阅读这块基石上的。当今小学生这一主体对语文阅读方面缺乏兴趣、不爱开口,所以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等特点,容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走神等情况。就教师而言,如何拉回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都是值得教师深思的。比如说语文这一学科,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锻炼起足够的文字驾驭能力,从而促进整个学科的进步。  【关键词】语文素养;写作兴趣;创新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写作
【摘要】教师必须要注重提升综合素质,首先要着眼于时代潮流,要积极学习新兴并且高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分析学生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的转换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新时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大量新的教学理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发现体验式阅读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进而更高效地培养语文素养,发展语文阅读和学习能力,也能使语文阅读教学得到优化和发展。本文将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来总结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特点,并针对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提出一系列建构策略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体验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呈现出多发、常见、低龄化的态势,人群中高血压病的存在更加普遍。高血压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它是多种心、脑
【摘要】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始阶段,让学生打好写作的基础,非常重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平时积累好的词句,从语文课本上的每篇课文和课外书籍中去积累;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明确观察要求,并且多引导、多提醒,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把积累的材料组织起来。  【关键词】作文;起步教学;积累词句;观察;组织材料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毕业以来,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