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不长个呢?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jjt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长个的男孩
  9岁的周子旺随母亲来咨询的时候,小小个子的他躲在母亲后面,一副沉默怯懦的样子。在母亲焦急的叙述中,我明白了她的烦恼:
  离婚后,她为脱离原来的环境,带着7岁的儿子来到这座城市,儿子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她则打工维持生计。
  一年级时,儿子在班上不算矮,但到了三年级,他的身高仍与入校时一样,比同龄孩子矮了一头,被同学嘲笑。老师说他常常上课发呆,有时周末的晚上,她也能听到儿子在自己房间里隐隐约约的哭泣声,意识到问题很严重的她赶紧带儿子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周子旺身高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心情抑郁,生长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造成了生长发育迟缓。她现在迫切地想知道,怎么才能够让孩子阳光开朗起来。
  其实,在我的接诊案例中,像这样一两年都没有长个的现象不多,但因为心情影响了发育的情况还是不少的。在这个热闹喧嚣、压力倍增的世界中,不少孩子感到孤独与寂寞,有些孩子甚至产生厌世和轻生的念头。
  有时我感觉失落/感觉自己像一颗草/有时我陷入空虚/可我不知道为什么/时光流走了/而我依然在这儿/我已掉进深深的旋涡……我们永远是这美丽世界的孤儿……
  这是周子旺最喜欢的一首歌的歌词,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内心世界。人们常用“无忧无虑”形容少年儿童的心理状态,然而,大量临床数据表明:孩童罹患抑郁症的比例不亚于成人,未成年人出现抑郁症状的比率逐年攀升。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20%的少年儿童出现过抑郁症状,其中有近两成孩子患有重症抑郁,需要接受临床药物治疗。
  像周子旺这样,寄宿学校中的单亲家庭孩子,属于儿童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一般来说,孩子感到情感缺乏的时候,就容易有被遗弃和拒绝的极端想法,从而产生焦虑恐惧,更加胆小内向;当缺少知心朋友、倾诉对象和心灵监护人时,一点点生活环境的改变就会在孩子心中埋下抑郁症的种子。
  打开心灵的世界
  我请周子旺说一说父母在一起的生活,他却不知不觉地将话题绕到“控诉妈妈”上来。比如:“爸爸以前对我很好,那段日子是最快乐的,妈妈总是跟爸爸吵架,也不让我去看爷爷奶奶……”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自责,他觉得爸爸妈妈离婚、爷爷奶奶不再关心自己,都是因为自己不够乖、不够好、惹得大人生气……
  在断断续续的倾诉中,他总是无意识地转动自己的衣扣。我感觉到这个孩子在经历着极大的孤独与不安全感,但是,他又渴望宣泄,期盼着从这种可怕的情绪漩涡中脱离出来。
  我决定给他催眠治疗,他渐渐愿意把压抑已久的感受发泄出来。在几次治疗中,他都在控诉、谩骂、哭泣与尖叫中发泄。发泄完之后,周子旺轻轻哭了。他抽泣的时候,仍在不断地自责——他幼小的心灵是极度分裂的,一方面他希望找到一个妈妈那样的“替罪羊”,把一切的过错都丢给她;另一方面他内心深处又觉得自己是罪魁祸首。
  在治疗过程中,我通过询问“你觉得哪些时刻你被抛弃了”,来释放他累积已久的负面情绪,让他意识到自己内心那些潜在的、在冲突中被隐藏的感受,然后教给他正确的“归因方式”,教他调整自己的情绪,认识到许多事情的起因是复杂多元的,让他不再自责、自我压抑。
  对孩子的辅导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改变与孩子相处的方式,给予孩子更有力的心理支持。我跟周子旺妈妈交流,深深地理解她的伤痛,因为在前段婚姻中受伤很深,每当孩子谈起爸爸,她都告诉孩子,他的爸爸很坏,很不负责任。时间久了,孩子竟然再也不提爸爸。但无论如何,她必须有所改变才行,我告诉她:
  “在常年工作中,我见到过两类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人。第一类人受到很多伤害却能泰然处之;第二类人虽然各方面都很成功却内心非常痛苦。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有没有一个正面的父母形象,抚养自己的亲人能不能容许孩子倾诉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她承认说:“是的,我很少允许孩子哭,他表达思念爸爸时,我总说他没出息,没骨气……”
  渐渐地,周子旺妈妈明白,无论孩子口头提与不提,他内心是非常渴望得到爸爸和爷爷奶奶的关怀。我建议她允许前夫来看望孩子,鼓励他们之间多一些互动。她也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如果她暂时没法心平气和地倾听孩子诉说内心的感受,就允许他用画画、唱歌、写信等方式来宣泄与表达。
  周子旺妈妈最终接纳了我的建议,她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鼓励他与父亲更多接触,也真诚认错,开始为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父亲形象。一段时间之后,周子旺的抑郁症状好了许多。周子旺妈妈也学会了教儿子运用正确的“归因”方法——帮助孩子通过理性分析,意识到父母离婚只是大人的选择,并不是他的错。她还尽可能地邀请小朋友一起玩,帮助儿子找到伙伴,周子旺的自信心建立了起来,逐渐摆脱了那种“自我否定、自我定罪”的思维模式,从循环的失败阴影和应激的紧张状态中走了出来。
  半年之后,周子旺的睡眠质量大有改善,个子也开始增长。之后的两年中,伴随着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他的身高已经逐渐增长到正常儿童的水平。
  觉察抑郁的苗头
  整体而言,男生在小学阶段的抑郁比率更高,随着青春期身体发育带来的压力,到初中阶段,会有一些女生出现抑郁症状。
  孩子的心灵比较脆弱,有时还不能正确看待家庭的变化,家长在离婚或分居、送孩子去寄宿或寄养,甚至是搬家、转学、住院等情况之前,一定要与孩子充分沟通,为孩子预备好来自于亲戚、伙伴、老师的情感支持。分离后,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情绪的变化,引导孩子用正向的方式将注意力放在“重逢”而非“孤独感”上来。
  当孩子出现抑郁症状时,家长们要处理好自身情绪,做到不迁怒、不焦躁、不将挫败感归咎于孩子;家长要避免专制冷漠的作风,精心准备营造一些快乐时光,可用“小礼物”“写卡片”“交换日记”等方式,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到父母永远是世上最疼爱他的人。
  如同“情绪感冒”,儿童抑郁症不容忽视,我们不但要治愈儿童,还要以此为契机改善家庭教育,从人格塑造、性格培养、心理素质、合理期望值等方面来进行调整,提高孩子的情绪免疫力。
  临床案例显示,与成年人相比,儿童抑郁症的病程更长,发作时情感起伏更剧烈,整体的社会功能受损更严重,带给家人和社会极大负担。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刻不容缓。
  抑郁症一般有外向和内向两种表达。前者表现为乱发脾气、歇斯底里、烦躁不安、攻击行为等,后者表现为木纳迟钝、郁郁寡欢、兴趣减少、自我封闭等。当父母发现这些表现时,不要轻下结论,要倾听孩子的想法,把握最佳的时机。
  抑郁症早期的孩子,会向周围的人求助,求助遇到困难时,孩子才会把自己深度封闭起来。所以,我们要重视孩子“孤独、泄气、紧张、心烦”等情绪,通过理解与倾听,走进孩子心灵的更深之处。如果孩子的抑郁、暴躁、恍惚等不良情绪持续超过两周以上,家长就要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医生,尽快确诊并加以干预。
  编辑 刘建淑
其他文献
位置的区别
期刊
丹麦政府重视国家教育事业,注重智力开发,无论在文学、哲学领域,还是在物理学、电磁学领域,都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在世界上颇具影响力。  早在1814年,丹麦就开始实行7年制义务教育,是世界上实施义务教育较早的国家。目前,丹麦的基本学制跟我国一样,也是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其中小学和初中构成义务教育,中间不举行升学考试。丹麦教育是如何造就人才的?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期末没有分数的成绩单 
期刊
1.让男孩体验当家作主的权力  权力的背后是责任和义务。家长给男孩当家的权力越多,男孩越能体会到责任之重。想让男孩当家,就将一些家庭事务都交给他打理,男孩接过这副重担,才能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家长要服从男孩的调度,如果觉得不合理,可以给他建议,但是不要直接反驳、拒绝。家长只有转换了角色,放下了家长权威,才能让男孩更真切地体味到当家的责任。  2.给男孩一把家门钥匙  想让男孩把自己当成家庭重要的
期刊
男孩,男孩是什么?是一下课就吵吵闹闹你推我搡的调皮身影,还是操场飞奔绯红了的脸蛋?是面对老师质问一言不发却闪着狡黠光芒的眼睛,还是走廊上扯着女孩的辫子,惹得惊叫连连的小手?  的确,如果说女孩是林中一株轻轻摇曳的小树,那男孩就是枝头那聒噪不休的麻雀;如果说女孩是山中一汪清澈明净的湖水,那男孩就是不时蹦跶出水面的小鱼儿。作家梅子涵先生用他风趣而又细腻的笔触,带我们走近了这样一群调皮可爱的男孩。  关
期刊
1  “妈妈,你好势利!”  “我伤心的时候你根本就没在意过!”  “我也希望能和你们说说心里话,可我放学回来你们说的都是老四样,洗澡、剪头发、喝牛奶、学习,天天如此,烦不烦啊,能换点新鲜的吗?”  ……  儿子生气时无意间流露出的心里话,让我震惊!我,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竟然如此不堪吗?我以为,至少我是这样的:追着中央五套看各种体育赛事,会打乒乓喜欢羽毛球,跟他一起听各种神曲,给他讲笑话逗他乐,想
期刊
我常想,月亮去世以后  还会有谁翻我家的院墙  还会有谁穿过玻璃进来,踮着脚  很轻很轻,把唐诗宋词搁在前朝的枕边  然后推门,坐在吱呀一响的叹息上  等一个去唐朝探亲的人带着李白和酒  从长安古道的马蹄里回来……  从这首小诗中,我们似乎闻到了李白杯中的酒香,看到了李白酒中的月光。的确如此,李白爱喝酒爱明月,并留下诸多诗篇,这些千古绝唱,很多孩子都爱在作文中引用。这是两个学生写的文字:  爱喝酒
期刊
G  我有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叫老路。他告诉我,已经记不起童年时父母的谆谆教诲之言,却怎么也忘不了一些画面。  画面一:小学四年级时他一下子长大了,一改以往漫不经心的态度,很认真地看书学习,学期末他捧着三好学生奖状回到家,特意放在显眼的地方希望父母看到。那天父亲先回到家,他装作做作业,其实在观察父亲看到奖状后的反应。只见父亲的眉毛往上扬了扬,嘴角逐渐上翘。父亲走向他,用手掌摸了摸他的头发,拍了拍他
期刊
司有和,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已出版专著《少年大学生奥秘》《成才者的家庭教育》《早期诱发》《INIF超常教育法》等十余部。  他因在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奖”和“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得益于其早期诱发的教育实践,儿子司卫东考进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现为美国布鲁海汶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女儿司晓春考进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现任美国
期刊
孩子口吃怎么办?  江苏徐州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了,因为成绩不好,经常挨我们的批评。最近我发现,儿子开始口吃,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我该怎么办呢?  答:口吃不是简单的语言障碍,它由生理、心理多方面复杂的功能紊乱造成。您的孩子经常遭受批评,突然出现口吃症状,多半是由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家庭教育过分僵化、规则过多、要求过高会让孩子内心焦虑,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遇到人多或者困难问题时,孩
期刊
我们家的家训很简单:勤学、尊长和洁美。  勤学,就是勤奋学习。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我写作业会拖拉,总是说:“明天再写。”而这时,妈妈会对我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在妈妈的循循善诱下,我改掉了这个坏习惯,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尊长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每天一放学回到家,我会帮助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打扫卫生、拖地、洗衣服等。每当奶奶干活干得腰酸背疼时,我会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