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指引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来源 :教学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z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是学生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语文这门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一统。基于它这一显要地位和学科位置,身为语文教师的我高度重视、密切关注语文教学的发展动态,洞察课堂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形式,力争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科学探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65-02
  一、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课程标准下的三个维度,这也是第一次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提高到这“三重”之一的位置。在这个大的背景下,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把视角中心从课堂转移到学生的身上来,把目光集聚在自己的课堂效果上来,实时捕捉到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路,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更具有吸引力,和实践参与性,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来运用、表现和提高。
  如在《养花》一课中,我采用课堂辩论的一种新式教学方式进行传授教学,一反教学常态,通过正方、反方阐述自己的观点及相互之间互诉理由这样一种方式进行穿插教学,学生把课本中养花的喜、忧、哀、乐等情感理解得相当深刻,同时也借此机会结合实际谈到美化环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把课堂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活动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让学生也从此不再畏惧老师,也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老师与学生这一角色有效转换为亦师亦友的关系,促使老师把重点落实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上来,如快速阅读的方法、背诵方法、积累方法及运用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彻底将老师的教学中心从平淡无味的讲授转移到学习方法指导上来。
  二、在课堂教学中多关注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首先是要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创造和创新的一个良好开端。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每一个孩子都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老师一旦设置了疑点,他们常常会渴盼得到事情的结论,也就会更加认真、积极、主动、深入地去探究与发现。例如我在给孩子们上《新型玻璃》一课时,我没有直接开始讲课文,而是先请学生说说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玻璃?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学生们的回答是:“有透明玻璃,他们随处可见,用来遮风挡雨而且明净透亮。”“宝石蓝琉璃玻璃,它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靓丽。”“装饰玻璃,上面布满各式各样美丽又不乏个性的花纹。”“汽车玻璃,很结实透光性也很强。”......我会时不时的夸奖他们“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啊”,我们今天要学的一篇课文就是有关玻璃的。通过这么一个有趣的互动来提出本节课课题,向同学们出示课题后接着问“新型”是什么意思?等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后追问,看了课题之后,接下来你最想了解些什么呢?这时大家情绪高涨,课堂气氛也就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了,同学们就会主动发言:“我想知道有哪些玻璃属于新型玻璃?”“它们都是什么样的玻璃,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它们能有什么特殊的作用?”“是谁这么聪明发明出来的?”“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又是经过怎样的程序制造出来的?”我则抓住契机,鼓励说:“那就让我们赶快来品读课文,一起来寻找一下答案吧。”这时同学们会迫不及待地想翻开他们手中的课本,带着浓厚的兴趣,满载期望地认真研读开来。
  其次是要激发学生的思维个性,拓宽思维广度,攫取思维深度。和其他科目一样,发散性思维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同样需要培养与训练。课本只是一个模板、一个范例,能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一种类型,一套方法和一个结局,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打破传统,冲破课本的框架,解放学生思想,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空间驰骋,以激发思维的宽度与维度,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创新思维。例如,我在教授传统篇目《再见了,亲人》一文时,一改教学常态,摒弃了“课文中‘亲人’指的是谁”,先由老师讲述第一个事例,然后让学生自学第二、三个事例等传统套路,我是从“亲人”是“有血緣关系的人”这层关系入手,从此将知识蔓延开来,通过学生反复地品读、细细地咀嚼、慢慢地体会、深彻地感悟,得出课文中的亲人指的是在战争年代有“血肉关系的亲人”,同样也包括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也涵盖所有在和平年代有深厚情谊的人,把“亲人”这个看似普通的关系赋予它全新的生命,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最后做到因势俐导,丰富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果说思维是灵魂,那么想象就是翅膀,给思维插上一对翅膀,才能让我们的灵魂自由放飞。我的教学实践告诉我,现在的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我们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利用有利因素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教师在旁边加以点拨,对学生要用心呵护、努力培植。如《穷人》结尾的补叙《桑娜拉开帐子后》,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慢慢提升,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气氛才更加融洽,最后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再见了,亲人》时,可以试着让学生根据其中的有关描述进行思考和想象:当时战士们的处境如何艰难;战斗形式又有多么的激烈;大娘是如何穿过枪林弹雨、顶着炮火,越过弥漫的硝烟来到阵地的;战士们是如何被感动的......然后,以《硝烟中》为题,对学生进行想象性扩写练习。
  三、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动态,实时了解他们的阅读期待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内化、运用是一个链式反应。语文教学在处理以上几个环节中,不要过分在意自身的完整性,而是要体现诵读、积累、迁移、创新,以实现语文教学引路为目的的教育教学中来。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学习与引领下,我们语文教师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我们的教学质量也要有更高的目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一脉相承、互通互联,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理解,并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充足的养分来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课堂。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进行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目的。但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是很多语文教师投入很多精力都无法做好的事情。笔者根据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点滴认识。  关键词:阅读教学;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59-02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一个人能否
大家知道,我们的手机一直受到响一声电话和垃圾短信的骚扰,而且这种骚扰程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根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的通报:仅仅2014年前三季度,360手机卫士共为全国用户拦截各类垃圾短信103.4亿条,平均每天拦截垃圾短信1.12亿条!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收录用户新标记的各类骚扰电话号码(包括360手机卫士自动检出的响一声电话)约2.05亿个(图1)。  12月2日晚,中国用户量最大的手机安全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困扰着较多小学生,他们常由于无话可说而逐渐厌倦写作。这就需要老师采取创新的写作训练模式,即片段训练教学策略,以此来逐渐培养学生的大作文写作兴趣,并恰当的将两者结合起来,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相信只要运用的足够合理,必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小学作文片段训练教学策略进行了论述,期望能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作文;片段
摘要: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经过天长日久的积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积累实践活动,拓展同学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渠道,使同学们在积累活动中自主学习,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历练出搜集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素养;积累;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60-02  小学阶段正是夯实语文积累大厦的关键时期,根基是否
目的:通过采用Kamada的“改良二袖套法”成功建立Wistar→SD大鼠组合原位肝移植模型,联合转染目的基因CTLA4-Ig和IDO,观察该联合基因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并探讨其相关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其对小学科学已经有了新的要求。《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到小学科学建设中去,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小学科学的资源最优化[1]。可以说,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呈现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的新型方式,它在一定意义上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改革。但是,这种整合是需要有效的、科学的,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整合方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信息技术
摘要: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孩子创造力的发展是教师们应该注意和需要帮助其开发和维持的一个重要部分。幼儿美术的教学是实现改教学目标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为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创新能力;教学原则;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62-0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
摘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中接受熏陶,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让课堂充满人文的灿烂
1.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大多数心脑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最重要疾病之一。深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