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获得的不平等研究——基于社会网络与户籍制度的“双重门槛”效应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c823455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经济学文献对不平等的研究大多关注经济收入方面,甚少涉及个人职业获得的分析。通过构建有序回归模型,考察了社会网络与户籍制度的“双重门槛”对劳动者职业获得不平等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网络有助于非农户口劳动者进入高级别职业,但对农业户口劳动者的作用仅限于低级别职业的获得;户籍分割导致了城乡教育质量的差异,使得非农户口劳动者对高级别职业的教育回报远高于农业户口劳动者。进一步的分样本研究发现:较之于内陆地区,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发育较为成熟,其教育回报的城乡差异因而较小,社会网络与户籍制度对职业获得市场机制的扭
其他文献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和外部教学支配的,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事物的认知理解是通过他们自身的感知和活动来形成的。互动体验操作
儒学在20世纪中国思想世界的开展,因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也呈现出理学与心学两大路向。心学路向的开展,不仅比理学路向占有优势,成为20世纪中国儒学开展的主流,而且自身呈现出多样的
祭仲废立事件是《春秋》的著名公案。它跟中国许多权变个案不同的是,历代很多儒者都不同意《公羊传》以废君为行权的意见,多所攻诘。鉴于这个案例的高度争议性,所以有必要援引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