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和谐统一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to_Dragonba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名师课堂观摩活动上,曾听到一位特级教师介绍,“我们现在的科学课教育,不能片面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应动中有静,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冷静思考的习惯,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的习惯”。这一席话,令我深有同感。
  纵观我们当前的科学教育,“自主探究”日益成为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的主题。由于探究性学习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有助于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探究性学习呈现出了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替代的优越性,于是就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片面追求探究性学习,无论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也都生硬地设计成科学探究,哗然取宠,顾此失彼,“蔚然成风”,致使探究性学习走向极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不禁反思现今与过去的科学教育,在充分思考“探究性学习”的优势和优效之后,我们的思绪不禁定格于另一个词-- “接受性学习”,这个似乎已被落伍、淘汰的字眼,已经被逐渐移入遗忘的角落。
  许多的专家提出“探究性学习作为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而非唯一的学习方式”。事实上,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科学知识方面,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比拟的效率。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学习活动中,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
  一、知识和能力的和谐统一
  从科学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同等重要,没有主次之分,它们同样都是构成个人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成分。科学知识包括科学概念、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等,它们构成了科学的基本信息内容。科学能力包括观察、预测、实验、信息处理等过程技能,以及调整、反思、探寻新方案等策略方法。它们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科学知识与科学能力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科学知识是科学能力的载体,科学能力是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有效“工具”。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头脑空白的人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科学问题。所以好的科学教学既要有科学知识的学习,也要有学科学能力的学习,两者缺一不可。
  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最有成就的科学家最善于吸收前人已有的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科学高峰,而不是什么都要靠自己去探究,学生对科学的学习虽然主要是基于直接经验的、探究性的,但间接学习毕竟大量存在”。因此,在大力倡导科学探究与自主学习的同时,适时有机地开展接受性学习活动,也能达到优效的目的。
  二 、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科学有自己的特性。科学不能迷信权威,要尊重客观事实,科学要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是在不断修正以前的理论基础上前进的。科学的这些性质决定了科学教育是一种理性教育,即科学性。但与此同时科学教育还应有人文关怀,即人文性。科学与人文并不矛盾,在科学教育的过程可以渗透人文教育,在人文教育中也可以有科学教育。
  科学教学中的人文与科学的结合,不同于传统的人文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有些教师有误解,把一些人文教育生硬地搬到了科学课堂上。在科学教学中用大量时间去放一些音乐,或让学生在课堂上唱歌或进行一些艺术表演。这些方式作为一种学习调节尚可,如果作为一种科学教学的情境或过程就行不通了,它们不仅干扰了学生的思维,甚至把科学课堂变了味。在科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一定要自然合理,要能有机地融入科学教育之中。在科学课上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较合理做法有:介绍科学家的事迹,渗透一种科学精神的教育;介绍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的影响,渗透科学技术对于人的观念的转变的作用;进行一些有意义的角色扮演,体验科学的规律;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观点以及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等。
  三、教学活动“扶”与“放”的和谐统一
  从学生的探究能力上来说,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们不可能一开始就有独立从事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探究科学教学时,要根据各种具体情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逐步让学生学会独立的探究学习。例如我们对《爬行动物》一课的研究过程就经历了“接受性——自主探究”的过程。最为典型的是我采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大量的“证据”,而不是学习者自己收集“证据”学习。你知道哪些动物是爬行动物?学生会说出许多动物的名称,其中既有真正的爬行动物,又有不是爬行类的动物,而且会出现学生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教师就用这个矛盾引出问题:到底什么样的动物是爬行动物?然后让学生在电脑上去看课件中提供的较完整的爬行动物的资料,包括蛇、龟、蜥、鳄等多种动物的特征性的资料,教师只是在操作上做一些帮助。看完后,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出爬行动物的特征,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挑起矛盾,使学生能深入地讨论,最后再让学生去判断课一开始所说地那些动物,到底哪些是爬行类,哪些不是爬行类,自然而然地使刚刚所学的概念得到了应用和巩固。这样的学习不仅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角色,而且还成功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是传统与现代两种学习模式的有机整合。
  四、探究与传授的和谐统一
  探究与传授是不同的教学模式。小学科学教学以探究为主,但是也不能排斥传授的作用。探究教学能够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传授式教学也非一无是处。传授式教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知识信息,能够培养学生自律性和自省力。在一堂科学课中探究和传授可以并存,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存在传授,两者并不矛盾。关键的是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究与传授的运用要适时适度。当探究的问题过于难时,需要教师在一些知识方面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支架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些传授;在一些操作性技能的學习中,教师可以做一些示范性的传授;当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信息时,可以采取传授式教学,效益更显著。
  教无定法,不论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只要是优效,就是好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其他文献
最近相邻策略是基于事例推理(CBR)中常用的检索策略。针对该方法的缺点该文提出了变权值的最近相邻检索,井探讨了变权值带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该文给出了两种解决方法,事例检索
经济增加值(EVA)作为企业经营效益的度量和有效的激励制度在新经济环境中得到应用。文章结合大量实例分析了其特征与优势,同时通过对近几年来中国企业的对EVA探索,分析EVA在企业
科学就在孩子身边,安全教育更是每时每刻都必须进行。在科学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能够支持幼儿在兴趣盎然的科学探究中习得安全自我保护,从而既丰富自我的安全认知和安全意识,又能够积淀孩子的科学素养。  一、自然科学探究中的安全教育渗透  大自然是科学教育的殿堂,有机结合科学探究渗透安全教育,能够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如在“昆虫的秘密”主题中,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自发寻找和观察各种昆虫,有七星瓢虫、西瓜虫、蛞蝓、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地发现新知,以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顺应新知,构建新的图式的过程。数学学科因其较抽象的特点,因此情境创设应该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體验数学  数学问题通过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能改善数学抽象的“可憎”形象,并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认识“
结合具体实例,从管理意识、集体决策机制和预算管理3方面阐述了在决策层面上强化内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出内控控制管理通过决策层面的强化后,将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
一、学习目标  1.科学知识: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生长是需要阳光和水分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乐于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找一些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难点:找出证明植物是活的的证据。  二、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游戏我来做  (1)和你的同桌抱一抱,再和桌子抱一抱,想一想他们有什么不同?抱同桌时同桌
文章通过外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CSCW环境下的兼具实用性与灵活性的用户权限管理方法。这种权限管理方法从应用系统任务单元的划分和数据信息两个方
【摘 要】2008年、2012年两轮消费刺激政策对于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复苏起到一定作用,短期内相关行业产品销量高增,汽车、家电保有量快速提升。展望2019年,促进消费的政策更着力于减税降费以及消费品质升级等方面,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居民增收与商品降价效应将支撑消费,新一轮消费刺激政策的主要作用在品质升级需求下的存量置换方面。总体而言,当前政策利好、企业盈利以及居民财富状况好转等积极因素不断累积,有利
提出了多元支持向量机思想及其实现过程,并将其与粗糙集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一种复合型智能预测分析系统框架,首先利用粗糙集对预测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从中发现隐含知识,然后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从量化的角度分析内蒙古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来分析内蒙古经济的结构比例、各产业间相互依存的程度、各产业的发展顺序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