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来源 :科技创业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63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补助政策实施情况,安徽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政策实施总体呈现出技术转移总量提升,综合效率较高特征.企业和高校院所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持续提升,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企业技术转移主体地位逐渐凸显.同时,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激励政策尚待完善;高校院所对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较弱,激励措施不足;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热情、接纳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从技术供给方、技术接纳方、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平台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对全国以及江苏省涉及低碳经济以及能源环境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江苏省低碳发展的经济现状、产业现状、能源现状.提出了江苏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推进碳市场建立,构建低碳经济服务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学研结合,创新低碳技术.
基于2013年和2015年的CGSS数据,分析新农保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从心理状态、社交状态、自评经济、自评健康四个维度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新农保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在新农保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中,心理状态、社交状态、自评经济都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自评健康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据此,提出进一步推进新农保保障工作、加大缴费档次宣传力度、提升农村重大风险疾病防控能力等建议.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生力军.创新型企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坚力量,是科技成果应用、科技人力资本等创新要素集聚的载体.创新型企业的培育与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泰州市入围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进行调研,从创新企业的行业、规模、专利等方面深入分析,并提出泰州市创新型企业培育路径.
传统的Roe格式不满足熵条件并且在计算激波问题时会遭遇不同形式的不稳定现象,如慢行激波的波后振荡和红玉(carbuncle)现象.基于Zha-Bilgen对流-压力通量分裂方法,构造一种新型的通量差分裂格式.利用约旦标准型理论,通过添加广义特征向量构造通量差分裂方法来计算对流子系统.压力子系统具有一组完备的线性无关特征向量,因此可以构造传统的通量差分裂格式进行计算.为了提高接触间断的分辨率,利用界面变差下降(BVD)算法来重构对流通量耗散项中的密度差.激波稳定性分析表明,新格式可以有效地衰减数值误差,从而
探讨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创新供应链金融,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打破企业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核心企业的信用跨级传递、降低人工成本等.探讨区块链创新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促进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为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提供参考借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北省科技创新服务始终贯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对“三农”问题破解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深入分析湖北乡村振兴中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附面层网格质量是确保计算流体力学粘性计算精度的关键技术环节.本文针对复杂外形提出了全局一致的高质量附面层网格构造算法,该方法基于针对特征的表面网格区域分解技术,利用表面网格分片后的边界线及其法向量构造最终附面层网格的轮廓框架线,并通过径向基函数及线性插值算法生成完整的附面层网格.通过典型算例分析可以看出,该方法生成的非结构附面层网格精度和全局一致性较高,且能够有效避免复杂外形附面层网格局部及全局交叉现象.
基于比较视角,运用协方差分析模型及2011-2018年制造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供给侧改革以来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变化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在技术研发阶段,供给侧改革显著促进研发绩效提升,原因是工艺创新强度、R&D投入强度得到加强并对研发成果形成正向作用;在成果转化阶段,供给侧改革促进市场绩效提升不够显著,研发成果对市场收益发挥积极作用不显著.
制订青年创业政策需考虑参与主体的行为特征.针对理性参与主体的政策成本收益考量,政府应重视创业政策的实际效果,加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度,形成正外部性效应;针对理性参与主体的政策供给需求考量,创业政策的实际边际成本会因为其不完全契约性发生变化,需要政府结合青年实际需求,适时改进创业政策,降低规制成本;针对政府和青年可能存在的非理性行为特征,可借鉴交易成本经济学概念分析其交易成本增加原因.需要做好政策的宣传、落实和评估工作,激发青年的创业意愿,助推创新创业.
“十四五”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科技创新是关键之举,是重中之重.以闽北山区顺昌县为例,系统分析县域科技创新生态上的发展现状、问题,提出构建县域开放式科技创新生态的对策建议.针对县域发展在产业、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挑战,提出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