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教学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n80516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英语口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总结出英语口语教学的可行有效的方法。为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基于作者多年教学经验和对教学法的研究心得基础上,提供了生动有力的例子。希望通过详细的分析,使得一些可行教学方法得以广泛推广。
  【关键词】情绪场 教学任务 手段 SST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2-0061-03
  
  如今大部分学生英语读写能力强于听说,他们能读、能写,却不能交流。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却说不出来,或者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相信这种现象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有感触。教师越教越没有成就感,学生越学越没有信心。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视其交际性。口语课更是改变这一现象的重要阵地。本人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学生TOPIC练了不少,却没有一个说得出所以然来。课堂练习学生又觉得“没劲,练过的”。练新的TOPIC,张口又需要新单词,他们又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学生热情消退,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给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他们也漠然待之。更有学生说一句“Sorry, I don’t know”就万事大吉。针对这些情况,本人分析了原因,摸索出一些方法。
  一、营造教学情绪场
  营造教学情绪场其实就是营造一种能使学生产生某种学习动机或需要的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其本质是要求教师要利用自身的情绪、身体语言、思维的跃动和丰富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以及多样化、形象化的一切教学手段去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角色”。
  1.领略成功和被认可的喜悦
  千万别伤害了藏在学生内心深处说英语的欲望,相反要帮助他们把说英语的欲望一点点的激发起来。Talking是要贯穿口语课堂的,而学生性格不一,有的很容易就被“激活”,有的内向怕羞;更多的怕说不好,会犯错,如下例:
  老师:“你肯定有想法,说不定还很精彩。”
  学生:“嗯,有。”
  老师:“那就用汉语说来听听嘛。”
  学生会打开话匣子。一说完就要坐下,我马上说:“不慌哟,那么好的想法能用英语说出来该多好呀。想不想用英语说。”
  学生:“但是我说不来呀。”
  老师:“我们来一起翻译成英语。看到底有好难。”
  翻译完了正要坐下,我又说:“你把刚才翻译的重复一遍。”学生结结巴巴的说出来,像逃离现场一样马上又要坐下,我又对他说:“再来一遍,最后一遍,肯定精彩。”
  在学生讲完之后给予热烈的鼓掌,“You see, you can make it.”
  一次一个学生发了言,但她拒绝领奖品,“我说得不好”,看得出来,她比较懊恼和羞愧。我对她说:“You are successful, really. You are completely qualified to get the award. I am proud of you.”是啊,别忘了课堂上表现差强人意的同学。阶段性的评选大家公认进步最快的同学,教师特地发奖品鼓励。无论哪个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只要通过努力超越自我,就是成功。
  教师及时的认可和安慰无疑是对学生学习热情和信心的最好保护。教师一些亲昵的动作,温暖的语言会让学生放松,忘记恐惧和压力。
  2.适当刺激
  “老生”相对“皮”。尤其上口语课,无论讨论什么内容他们都没兴趣,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有次教学安排谈论奥运会,学生嘘声一片。我故意说:“Well, you must know it very well. Let me ask you a few SIMPLE questions.”结果当然要他们难看。然后我又说:“You probably like free talk about Olympic Games. You can do it but you have to talk at least 1 minute without a stop.”一些学生活跃了,我就有意识的让那些比较调皮的学生来讲,结果显然是达不到要求。一个学生不行,第二个、第三个都如此,他们自己也笑了。老师不用批评说教或讽刺,只需要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学生主动的提出他们的难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老师再来组织展开课堂教学。
  3.给学生安全感
  把握学习能力偏弱同学的心理因素。当前中国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帮助弱势群体。学习能力偏弱的同学就比我们课堂这个小社会的弱势群体。在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学生很难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老师也曾当过学生,能体会到那种微妙的心理。所以尽量不让有困难的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做他们没有把握的活动。热身、朗读、造句等机会留给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而对于对话、表演这些环节按先抽优秀同学→中等学习能力同学→后进生的顺序进行,让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多听、多看,多一分把握后再发言。他们有了把握和心理安全感后,就会主动参与到这些较难的活动中来。
  营造课堂情绪场就是要让学生放松,放松,再放松。更重要的是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情况像大师一样不落痕迹的及时对课堂氛围作出调整。
  二、设置教学任务
  口语课堂让学生漫无目的谈论他们想要说的是一个误区。实践证明这种做法造成在课堂上说的最欢快的往往都是在“聊汉语龙门阵”。这绝对会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要让学生真正说起来,老师必须设置谈论活动。
  1.设计有针对性和阶梯性的任务
  课堂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让全体学生参加,而不仅是让能力和水平好的学生参加。把任务设计为若干种形式和层次,保证有效的分层次教学,使不同水平学生都能参与并完成一定的任务。例如discussion activity,给一个topic供全班同学讨论的模式不再适用。实际教学活动中发现水平较差的学生总是完不成或不能有效的完成discussion。到这些学生做presentation时,他们或懒洋洋的说上三言两语,敷衍了事;或根本就不发言;或“Sorry. I don’t know.”。长时间下来还会影响那些本想参加课堂活动但又有一点困难的同学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一次准备多个topic。按不同的水平进行分组讨论不同的topic。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讨论,而不是让太高的目标使学生想讨论也不知从何下手。此外,由于每个组的topic不同,其他同学也有兴趣听别的组作presentation,并且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活跃了,也刺激了学生的兴奋点。
  2.设置学生感兴趣的任务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是老师确定教学任务。但很多时候老师教的不一定就是学生想学的,或不是他们目前最感兴趣的,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的低效。何不让学生来定这个任务呢。
  我让学生每个组(小组划分在提高SST中有讲述)每个月必需提至少1个书面化问题。为避免出现应付性问题,不管学生问什么问题老师一定要及时详细作回复,让他们感到老师很重视他们的问题,尤其在初始阶段。
  对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扩展深化,让学生体会到深入谈论某个话题的乐趣和成功感,建立信心。
  例如,2005级高职英语01班有个组提出了这个问题:“平头用英语怎么表达。”我就把这个问题展开:①给了学生很多关于发型的表达和相关词汇;②列举了一些发型与人的性格的关系。③该组准备一次“公开课”——Hair Style。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关心的问题,再加上一个从未执行过的要求秘密进行的任务,学生们很兴奋。期间我一直关注着他们的准备,在准备的最后阶段,给了他们一些将教学生动化的ideas。在我突然宣布今天由某某小组为大家上课时,全班惊呆了。Joyce走上讲台开始主讲。留平头、妹妹头、长发的学生做model,有些发型没有,就展示图片。第一步由主讲Joyce教大家掌握词汇和表达。介绍发型和性格的关系,由每个Model领讲。所讲内容引起了全班的共鸣。最后由Joyce组织发问及回答同学的问题。整个“公开课”全用英语完成,我给学生录了像,并进行了点评。这次尝试非常成功,学生热情高涨,纷纷要求来“上课”。排队排到了下一个学期。
  3.制定有激励价值的任务
  如果课堂教学任务制定得不坚定,太高大、太空洞,没什么激励价值,学生会觉得“没意思”。根据心理学“跳起来摘苹果”的原理:①任务要高于现有的学习水平,才会激励学生去“跳”。②任务要“可望可及”,一定要保证通过反复的“跳”,是完全能摘到“苹果”的。
  例如:2008级英语01班在学习Apology and Complaints 这个topic时,是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层次比较低。我们要求背对话,在此基础上做role-play。
  在教对话时,我重点展示了语调的变化。把学生读的对话和我读的都录了下来,放给学生一听,他们就明白了:“我们确实是在干巴巴的(读书),李老说的就是在生活中我们抱怨时的样子,我们歉疚时的样子。”学生此时产生了要“跳”的冲动。
  Role-play是不是摘不到的苹果呢?有了前面的准备,这个任务就是让学生反复“跳”直至摘下苹果。要怎样做学生才会反复“跳”?先公布奖励等级。实施时,把每个组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每组表演完后按考察标准让大家投票,票数最多的会得到最高奖励。整个教学活动非常热烈。有个小组还设计了情节和道具——电脑、面包。因为他们的对话背景是:“Yoyo在公园弄丢了跟Larry 借的计算机。”一年级下学期他们能落落大方,不用一个汉字的表演出来,太让人惊喜了。
  三、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师的计划,任务得以实现的保证。口语课难,难就难在要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谈论中西方的节日。相信这也是一个英语口语教学中经常涉及的话题。通常的方法就是老师介绍。年年讲,学生听疲了,还是啥都说不出来。
  我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来完成讨论该节日的任务。
  将话题分成4个模块:①感恩节大餐;②有关感恩节的谚语;③感恩节来历;④西方年轻人眼中的感恩节。
  根据每个小组的层次我会分配模块任务给他们,并提供相关资料,按组(提高SST中有讲述)进行。详见下表。
  这是针对中高级学生,难度比较大。为避免出现沉闷的气氛,又回到上一个话题,要随时调节学生情绪场。在show time进行中,用一个游戏来激发、放松学生。
  每16人一组围坐成一圈,一个学生站在圈中间。每个学生会得到一种食物名称,10人中有每坐在一块儿的三个人得到的是同一食物名。当老师说出其中一个名字时,得到这个名字的三个学生尽快交换他们的坐位。在seats-change中,站着的那个同学要去抢一个座位坐下。否则就一直站着直到抢到为止。
  又如:看一个对各种层次的学生都适用的方法——讲故事。
  实践证明,按传统的方式让学生一个个讲,学生会很厌倦、抵触。并且对中专层次的学生来讲,让他们编故事,那是何其难。我则给学生故事让他们讲。如何操作呢?
  选取几个幽默的短小故事,编上号粘贴在教室外面的墙上;根据小组层次分配不同的故事。每组选一个同学到外面去看指定的故事,然后回到小组给其他成员讲。我称之为“小鸟衔食”。一次衔多少,自己定。整个衔食过程不能带任何工具,只可以问老师。衔完后,小组其他成员把故事讲出来,大家共同给故事取个名字。我会到每个小组倾听指导。在It’s your show time环节中,请同学上来讲,因为都是幽默故事,我们要求,谁的故事逗得大家最开心,就发谁奖品。学生会一扫一听讲故事就恹恹欲睡的状态,精神抖擞,笑声不断。
  教学方法要不断更新,当学生对某种方式不再感到兴奋刺激时,作为教师就要想其他的手段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了。
  四、提高SST(Students Speaking Time)
  如何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机会说以及说更多内容,这是一个教师要优化课堂环节的问题。“等”学生自愿说,从教学实践来看是最低效的,通常学生扭扭捏捏站起来,再埋头笑一阵,终于开口说了,声音还小到根本听不到,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等待上。按固定分组练习及发言比较有效的优化了课堂环节,这个分组宜尽早定下来。
  例如:每个学生拿到一分《How Much Do You Know Your Classmates》调查问卷,问卷上的问题根据学生层次做难易调整,还要注意到问题的趣味性,比如这份问卷中的question。
  Try to find who
  1. likes pizz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was born on the 4th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snores while sleeping___________________
  ……
  15.would like to be 5 years oldwhy?
  学生离座采访目标对象,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可以选择性地问,允许自己设计问题。调查结束后,根据同学的回答,来确定你愿意合作的伙伴。这个方式同学们很喜欢。分组确定后,就意味着成员们这一学期都要“同甘共苦”了。
  有了这个分组,会为以后的教学节约很多时间。凡是有Pair-work, group-work,教师到每个组上去倾听学生的谈话并进行指导,因为小范围内的谈话会让更多学生有安全感,有胆量开口,增加了学生参加练习的面和时间。
  五、评价及时到位
  口语教学中给予学生的表现以及时到位的评价,会很大程度调动学生积极性。老师空洞的一句“Good”,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对每次活动感到麻木。口语教学应重视这一块。
  学生每一次的表现,教师应随即做出鼓励性赞赏和一针见血的指出不足。请看:“Oh, girl, I really like your angelic voice. But I think if you enrich your speech that would be more attractive.”在指出不足时,说到学生心坎里去,让学生产生共鸣。但方式一定要柔和,不能用指责的口吻。指出不足后可以适当的示范一下让学生明白改进的方法。最后别忘了再鼓励:“Don’t worry. Trust me, you can make it one day.”学生会非常期待下一次的进步。
  最后,尽管本论文分析探讨的是口语教学,实际上也是听读写的一面镜子。其中很多理念、方法也可用于其他教学。只要细心的考虑,会让绝大多数的同学参与到课堂中来,感受学习的快乐,而非被课堂抛弃的孤独。
  
  参考文献
  1 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学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袁昌寰.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Roberts, William H. & Turgeon, Gregoire About Language first edi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1989
  4 扶忠汉.双向式英语[M].北京:北京三环出版社,1990
  5 周流溪.中国中学英语教育百科全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
  6 姚兰.国外EAP教学课堂讨论课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0(6)
  7 Huang Yuefa.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1991.7
其他文献
期刊
以往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在通信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新时代背景下的计算机通信技术打破了原有的局限性, 使得人们的沟通、交流更加容易、快捷. 通过计算机进行通信已成为大多
期刊
城市矿产是我国永不枯竭的物质财富,通过对城市的工业生产,居民的生活的废弃物的大规模的回收处理利用。不仅是对自然资源不足的战略性补充,也是自然资源的延续,更是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要求。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我们已经走过了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灾难性的损伤。  当今,环境
双出口应用很多,不同的组网模式、软、硬件设备都会有不同的双出口方案.本文针对安庆石化社区网的组网模式,在不影响大的网络拓朴的情况下,对它所采用的策略路由方式实现负载
【摘 要】当今时代,为了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人才,表现性教学理念随之被广泛采用,冲击了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师“传道授业”的作用已经显露出很多弊端,阻碍了语文教学和教师的纵深发展。语文教师的作用在表现性教学理念的支撑下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由原来的单一性变成了多功能性。语文教师的作用往深度和广度的发展,预示着国家初中语文教育事业的繁荣昌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表现性教学 语文
期刊
读书于我而言,是平常休闲时非常热衷的一件事.一本好书可以从中领悟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可以使人的思想从狭隘走向宽广,是塑造自我、完善人格、提升思想和获得智慧的重要途
期刊
再生资源回收是挖掘城市矿山、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只有将各类废旧商品有效及时回收,才能真正的实现资源的有效集聚和循环利用。所以做好再生资源的回收体系,与城市矿山的有效衔接非常重要。在这种形势下,回收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服务百姓,引导生活的迫切要求,更赋予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挖掘城市矿山,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使命。  商务部作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主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近年来,从多方
目的:对β2-AR(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调控区和编码区内的46和79两个SNP位点进行多态分析,研究各基因型在昆明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探讨β2-AR基因SNPs的分布与其在不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