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饱水云南松的超微构造特征

来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云南剑川县出土的木质文物进行了研究,从超微结构层面更深入地解析了饱水古木的降解情况。出土的云南松(Pinus yunnansis)古木在饱水环境中淹埋了4000多年。降解主要发生在晚材管胞,而且降解在晚材部分并不均匀:一些未降解的完好管胞分布在降解严重的管胞中。透射电镜观察显示:降解从S1/S2和S2/S3的界面开始;对于一些降解较严重的管胞,到腐朽后期细胞次生壁全部发生降解,只留下复合胞间层;细菌侵蚀是云南松饱水古木降解的主要原因。固体核磁共振结果表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严重,木质素也出现了一定程度
其他文献
教育评价现代化是教育评价的人道性、民主性、理性化和信息化等现代性特质不断增长的过程,是从“以分数为中心”的评价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评价转变的过程。反观我国教
镇安寺铁牛全身腐蚀严重,弄清铁牛腐蚀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可为铁牛后续修复和保护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共焦拉曼光谱仪等方法分析了铁牛表
罗汉洞石窟始凿于北朝,是泾川百里石窟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其赋存的石窟壁画内容丰富,制作工艺特殊,对于研究泾川佛教的发展及丝绸之
在分析关于民族话语的概念与意义、民族话语建构历史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了抗战时期中共在新疆构建民族话语的研究情况,认为其具有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