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下伊村古村落建设的建议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村落是历史创造的不可再生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悠久的历史,广阔的地域和人文环境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古村落。在2017年入选浙江省首批省级传统村落,下伊村古村落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古村落,历史悠久。到目前为止该村文化依旧保持了相对比较完整的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而且积淀了丰富的地方乡土内涵,通过走访村中旧居,访谈村中老人,发放调查问卷,分析调查问卷内容,分析下伊村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民居建筑的特点,提出如何对个村落建设的保护,并且提出对金华婺城区汤溪镇下伊村古村落保护利用的建议,在保护古村整体风貌和地域特色的同时,为古村落的居民建筑注入新的活力。
  一、金华婺城区汤溪镇下伊村简介
  下伊村又称古城下伊,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西部,距金华城30公里,村庄住房面积500余亩,耕地面积1700多亩,560户1600多人的大村庄。村庄历史有700多年,始于宋朝(1335—1345)年间,受辛公为第一代,宫授少典君,当时称伊恭氏,后改伊氏到汉伊氏五十六代先祖伊范开始编写氏行序,称太原伊氏。元至大间(1308年),伊氏第八十九代伊恭任龙丘(游)尉,外游至现下伊村地段,见此处树木葱翠,绿水环绕喜伊地,故卜居于此,称古城下伊,伊恭被奉为下伊始迁之祖。下伊村可谓历史悠久。元至正(1335—1345)大间,村祖伊恭为龙游县尉,乐古城山水之胜,田土之沃,遂卜居焉。”下伊人因此就以“古城下伊”自称。保留了很多明清时期古建筑。根据考古发现,从9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开始,青阳山就有人类居住,加之有古城墙遗址,再综合文献记载和汤溪历史,“古城”有可能是4000年前姑蔑国遗址。2017年下伊村入选浙江省首批省级传统村落。
  二、金华婺城区汤溪镇下伊村民俗文化
  1)保稻节(六月初一)
  下伊保稻节(六月初一),稻作文化“活化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稻节反映的是一种以农为本的农桑文化,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活动一是敬神、祭神。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认为多变的自然现象是由上天神灵控制的,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经常使人处于焦虑的等待中。所以,村民们要举行盛大祭祀仪式。
  活动二是在稻田间筑高台,放上油锅,点上灯,吸引飞蛾杀虫。在长者率领下,众人在稻田间转圈插旗,驱赶稻瘟神,活动要进行数天。民俗专家指出,保稻节中的筑高台点灯引虫有其科学内涵,过去只种单季稻,农历六月初,正好是单季水稻抽穗灌浆之际,又是二化螟三化螟产卵繁殖高潮之时,筑台、点灯、杀蛾,能起到极好的作用。
  2)下伊摆胜(正月十五)
  2016年10月24日浙江省文化厅公示了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单,汤溪城隍庙摆胜项目成功入选。摆胜是金华汤溪一带特有的祭祀酬神礼仪,老百姓通过献供祭品的仪式来祈福,供品有五花八门,文物、字画、编织、雕刻、刺绣等,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并感谢上苍和祖先的庇护。
  三、金华婺城区汤溪镇下伊村古建筑群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宣布“在金华开发区下伊村的山下周、青阳山一带发现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经考古确认,年代相当于上山文化晚期,距今9000年左右。”一重大考古发现的消息后,由于青阳山遗址与山下周遗址,同处青阳山上,村党支部和村两委开始意识到对地方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重要性,在加大对村中古建筑保护力度的同时,还设立了下伊村乡村博物馆,对村民捡拾到的陶缶、磁片、石器等各种文物进行集中保管和展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青阳山就有人类居住,加之有古城墙遗址,再综合文献记载和汤溪历史,“古城”有可能是4000年前姑蔑国遗址。
  在下伊村中明清古建筑众多,一度由于保护意识不强或拆或损,所幸如今保存下来的还有不少,而且保存较好,如思任堂、藩臣堂、恒德堂、贻谷堂、莘禧堂、六德堂、雨台屋等旧址。”
  1)文教建筑
  建于1601年的贻谷堂,当地人称“铁皮门”,这座明万历年间的建筑,柱礎栋梁,粗大壮硕,恢弘壮观,现为村老年活动室。
  2)民居建筑
  在走访的过程中记录下村中的古宅的位置,还有许多在“土改”时分给农户居住的有特色的木制民居。查询族谱,村里一些老房子的建造年代,在族谱里都有明确记载,每一个名称都代表了先人们的一种期许。建于1700年的六德堂,有着时代特征明显的深浮雕。一个叫八字门小厅的老房子,可以看到金华独有的建筑构件“猫儿梁”,这是东阳帮匠人具有代表性的构建,将实用与审美进行了完美结合。
  3)宗族建筑
  许多古村落的布局都是以宗祠为中心层层扩展开,成为传统村落中最重要的公共建筑,这种布局手法,主题鲜明,将整个村落以一种宗族关系紧紧联系在一起。现存最古老的房子是建于1414年的思任堂,现为伊氏祠堂。门楼朝西,祠门正上方,写着伊氏是宗祠,青石基座,青砖,木椽,小瓦,翘檐,颇具古风。
  4)功绩门坊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列宿堂前,一个砖仿木结构斗拱门坊,建于明嘉靖年间。砖仿木结构斗拱的门坊本就较为少见,其背后还有一个历史。400多年前,担任福建永春知县的伊惠公为官刚正清廉,处处为民着想,深受百姓爱戴,他的事迹感动了当时的皇上,御笔“甘露流芳”四字金匾。门坊上这四个字历经岁月变迁,仍赫然如新。
  四、金华婺城区汤溪镇下伊村保护现状
  1.古村落保留情况
  1)祠堂原貌保存良好。
  下伊村古村落中在伊氏宗祠附近的古建筑物保留较多,破损程度相对较小(或后期有修缮整理过的痕迹),规划相对整齐的代表。其中,以自身古村落历史底蕴优势结合民俗,打造一个特有的保稻节,并且还衍生出了相关的一系列庆祝活动,古村落韵味保留得很恰当。
  2)民居原貌保存一般。
  村落布局方整,建筑结构简明,但是由于常年失修,疏于管理,整个村落里的旧民居杂草丛生,有部分房屋、墙体坍塌现象,但其文化痕迹尚存。
  3)原貌保存较差。
  村中虽保有一定的建筑,但是其古村落聚集过小,且附近已经被村民另盖了新楼,建筑倒坍也非常严重。古建筑内还有居民,或是居民在古建筑的基础上加盖了另外式样的楼层,存在混建现象。
  五、下伊村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1.建立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模式。
  小组了解到,民间协会机构对下伊古村落的了解程度不比政府低,致力于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暑期社会服务小组的成员认为,以往政府划钱修缮、挂牌保留的方式需要改变。盲目的拨钱重修并不能使古村落发挥其价值。政府应加强与民间组织的合作,例如在从化古村落有组织地进行文化事务,将各古村落独有的建筑文化、村落习俗与现代新文化事物结合,改变古村落古老落后的印象,才能促使古村落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2.区域旅游发展。
  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文献后,小组认为下伊古村落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潜力。从下伊古村落的实际情况看,具有较好的旅游发展潜力。
  3.开发下伊村古村落,形式相对单一。
  但是另辟蹊径,结合古村落的文化和精神本质的一致性,结合在一起,立体发展,既发挥出各个村落的特色,又体现从化古村落整体文化形象。达到既能发展古村落经济,又通过经济发展来保护古村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旭烽,任重.美丽乡村建设的深生态内涵——以安吉县报福镇为范例[J].浙江学刊.2013(01)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黑人爵士音乐是流行音乐发展的基石,该音乐起源于上世纪,在短短的一百年的时间里,深刻的改变了当前音乐审美思想与音乐的发展方向,并对当前的音乐审美标准造成冲击,展现出独特的文化特点。基于此,本文从当前美国黑人爵士音乐的起源入手,深入分析其音乐蕴含的元素与特征,明确其现阶段的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美国黑人爵士音乐;起源;发展  引言:美国受其自身的发展影响,其音乐发展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才
期刊
摘 要:医疗器械的优劣将直接关系疾病诊断、治疗效果。然而在实际运用中,随着医疗器械的重复使用,医疗器械不可避免的出现磨损、毁坏,因此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及维修保养成为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医疗器械;使用管理;维修保养  一、我国医院对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以及维修保养所存在的问题  1、维修保养技术落后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医院中所使用的医疗器械逐渐增多,其中较多的高精尖
期刊
因循守旧,让人生黯淡无光,开拓创新,使梦想灿烂辉煌。  ——题记  守旧如漫漫长夜,创新如长夜的灯光,让人感受到光明;守旧如茫茫戈壁,创新如沙漠中绿洲,让人看到希望;守旧如山重水复,创新如独辟蹊径让人感受到柳暗花明。  翻开历史书册,守旧思想使人们陷入固步自封的泥泽,难以自拔。使人生堕入困境而无法救赎。  守旧思想使人们走不出固步自封的圈子。这个圈子封闭人们的眼界,阻碍人们的前进,甚至使人们沉溺于
期刊
摘 要:舞台设计越脱离原来剧本表面的规定,越是对歌剧本身精神的概括,越有当代性的艺术创造和特点,跟整个演出的密切交融变得更加重要,不然的话就会两败俱伤。--斯特法诺·波达 波达先生的作品始终是有整体性、创造性、连贯性、一体性的。这已能够反映出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他的作品常常是一个人在创作,无论是导演、舞台设计、灯光或者说是编舞,都是自己一个人创作完成。因为一个人思考所有的东西,能够体现出他的艺
期刊
摘 要:金针菇是人们比较喜爱的一种菌类,其营养价值丰富,所以在市场上的需求量比较大。就目前的金针菇食用分析来看,一般的金针菇食用会将菇根部位切除弃用,这造成了大量的金针菇菇根废弃。而从具体的研究来看,金针菇的菇根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对其进行利用有着突出的效果。基于此,将采摘的金针菇鲜切后将其菇根制成微粉并在中西式面点中进行应用不仅能够将金针菇的浪费情况做改善,而且可以提升中西式面点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武术动作在影视武打中的演变是为了揭开武术的神秘面纱,使更多的人了解武术,喜欢武术,进而为武术的推广做出贡献。本文通过研究武术动作在影视武打中的衍变,使人们能够了解武术动作在影视武打中的产生的作用与武打电影发生的衍变。  关键词:影视武打;武术动作;电影  一、影视武打的衍变与特征  影视武术在衍变过程根据表演形式和武术动作的变化可分为五个阶段: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鼎盛
期刊
摘 要:《美的历程》是一本广义的中国美学史纲要。作者以深邃独具的目光,雄浑凝炼的笔触,囊括了历史悠久的中国美学的整个历史。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到明清工艺,宏观地描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发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将自己以唯物实践论为基石的“积淀说”美学思想贯穿其中,为中国美学史“勾画了一个整体轮廓。其中“青铜饕餮”作为宗法制社会初期的典型文化现象,对中华文化艺术后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李泽厚先生在此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依法治国的重要性逐渐得到凸显,加强法制社会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树立发展意识,完善各项基本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法制社会在中国的建设,对社会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社会全体成员在一个共同体当中,开展社会活动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对一些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在中国法制进程中,法制社会建设属于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完善各项法律体系,健全社会法制环境。  关键词:法制中国;法治精神;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已经转向精神需求,而色彩作为自古存在的一项元素,自然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人们开始对色彩进行研究,继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色彩美学。本文通过对《一千零一种生活-色彩空间》影片色彩美学进行分析,希望对人们了解色彩有所帮助。  关键词:色彩空间;色彩美学;颜色  引言: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色彩在艺术中占据了大量的比例,例如:西方的油画
期刊
摘 要: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记事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传承着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文字的使用中,各地区伴随着各时期的文化和经济特征的差异,出现了各种文字书写形式,同时在人类审美需求的推动下,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创造不同的文字书写形式。字体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优秀的字体设计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更能突出审美特性,强化作品的视觉表现力。本文通过分析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