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40中北半球高纬地区冬季气候变化和冰-气相互作用特征分析

来源 :极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k29001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ERA40)分析了最近几十年冬季北半球高纬地区的气候变化和冰-气相互作用特征.在全球增暖背景下,冬季北半球高纬地区增温幅度更大,但温度变化明显具有区域性特点.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格陵兰海、巴伦支海及欧亚大陆大部分区域和北美大陆部分区域在增暖,而拉布拉多海、格陵兰和白令海峡区域却变冷.与此对应,中央北极区及气候冰岛低压中心海平面气压在降低,而再往南区域海平面气压在升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格陵兰海和巴伦支海给大气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增多,这说明由于气温增加,使得海冰密集度减小,海冰对海气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交换的隔离层作用减小,通量交换大大增加.而在挪威海非海冰区,由于气温增加,海气温差减小,海洋给大气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减少.在拉布拉多海,由于气温降低,海气温差增大,使得海洋给大气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增加,有利于拉布拉多海海冰的增多.海平面气压、海冰密集度及表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之和对大气表面温度EOF展开第一模时间系数的线性回归结果均与各自的EOF展开第一模空间分布特征接近.
其他文献
使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首都圈地区39°~4 1°N,115°~118°E范围内1980~2 0 0 0年的2 0 98个小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定位均方根残差从重新定位前的1.4 s降到0 .32 s。重新定位后,地震活动多集中分布于北东与北西向断裂的交汇处,或密集成北东与北西向线性分布,与已知活动断裂具有密切的关系。在顺义与延怀盆地一带揭示出几条高角度北西向隐伏活动断裂,长度在10~2 0 km间。小
本研究将碳排放量目标引入到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之中,采用可视化优化方法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多目标优化.先将配合比试验数据降维映射到二维平面上,同时生成混凝土强度、碳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从湖北清江和尚洞石笋中检测出一些正构脂肪酸, 碳数分布范围主要为C14~C26, 主峰碳为C16, 次主峰为C22, 与上覆土壤中以高碳数分子为主的正构脂肪酸
对侵位于彭庐地块东南边缘与程浪断裂带毗邻的前寒武纪花岗岩和出露于程浪深断裂带内的超基性岩墙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者属板内与岛弧环境的过渡
文章在借鉴信息资源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主要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五个层面为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构建目标体系,并提出了信息资源产业的促进策略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近些年企业寻求业务创新的重要着眼点。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具体经营实践,可以将文化与科技融合划分为交互融合和密集融合两种类型。利用2010-2012年的公司年
用初动和振幅比的方法求解广东台网运行以来32个3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整理前人求得的83个广东及邻区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分析总结了广东省及邻区的震源机制特征,同时对阳
通过室内短期培养实验,利用δ13C的方法研究了外源有机物料分解过程中黑土有机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土中添加有机物料后,土壤有机碳的数量明显增加。在有机物料分解过程
中国经济正处在重要的战略转型期,要实现碳减排的目标,确保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依靠高能源消耗为拉动力的经济发展方式.运用跨时间的省域面板数据,测算碳排放约束
应用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等分析手段对新发现的含铬浅闪石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其分子式为(Na0.50Ca0.17K0.06)0.73Ca2.00(Mg3.92ⅥAl0.79Cr3+0.06 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