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的传播特色与潜在风险分析

来源 :视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inc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短视频平台与综合视频网站都在向对方的领域延伸,加速布局微短剧产业.对众多视频平台播出的典型微短剧进行研究后发现,微短剧在总体上表现出制作专业化、时长短节奏快、竖屏传播为主以及投入成本低等特征.微短剧行业也面临着诸多考验.除了内容品质不高、盈利模式不够成熟外,行业还缺乏一套完整的运作标准和规制体系.未来微短剧的发展,需要微短剧平台、行业协会、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公众共同推进.
其他文献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利用抖音等新媒介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有利于普及防控知识和提高人们的防控意识.抖音防疫科普知识传播的形式主要是短视频和直播.防疫科普具有严谨性、科学性、非商业性和滞后性的特点,而抖音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具有娱乐性、感性、商业性和即时性的特点.从弱关系理论看,在抖音媒介的弱关系中,要强化连通性.抖音防疫科普知识传播,要强调科学性,提高防疫科普知识的可信度;重视情感性,提升防疫知识科普的温度;注重场景性,增强防疫知识科普的吸引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国日报》作为国家官方新闻媒体,通过漫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医护工作者与新冠病毒作斗争的情景.基于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从再现、互动、构图三个层面分析《中国日报》英文版发布的两幅新冠肺炎疫情漫画可知,其蕴含着医护人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战争的多模态隐喻,激发了公众对战争场景的想象,映射着抗疫的艰辛和残酷,体现了共同抗疫、科学抗疫的理念,反映出中国崇尚集体主义、以人为本的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