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浆之旅[组章]

来源 :诗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longhai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遇见


  红缨子高粱从半山腰下来,
  我有理由面对神,说出隐秘。
  纬度和气候,保证了质地饱满。圆润的夜开始出发。一滴滴赤水河的水浸润之后,我和你相遇。
  高温下的你和我,彼此有了灵魂的闪电贯通。
  置身于淡泊,褪去影子和虚无。
  你被唤醒了,我也被唤醒了。醒来的我和你在河岸,在灯火里牵手漫步。
  桥上的风景告别了叹息。
  不管半生来要经历多少苦难,也不能让我们退却。
  赤水河,独特的气候,赋予了高粱的神谕。

酿造


  多么美。茅台古镇。酒旗猎猎。
  一杯酱香,救赎自我。
  一粒粒高粱经历考究的工艺和精湛的配方,便灵光闪现。那些遥不可及的,就有了酱香传递。人间也许就像一个花园,创建起来的亭台与楼阁,深养的大家闺秀,或者小家碧玉,探出身子来,我一眼就认出了你。
  认出一段火的沉默。
  认出火候的计量。
  微生物不可替代,用古老的纯手工剔除高粱中的杂质,亦如人生剔除庞杂,让一个人更澄明。
  从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为灵魂超度。
  一阕蓝,多么优雅。绵柔的质感,不用言语。如一盏灯,打开了爱情。就将余生托付给这一滴酱香吧。

窖藏


  很多事物都需要时间和环境来检验。
  当一粒高粱变换了形态,本质和气场在工艺中发生演变。
  从我发现那天开始,品质就在我心里沉淀,与外界的干扰无关,上帝已经给了我最明确的答案。
  持续高温锤炼出的本色,无可否认。
  微生物质地。十年,二十年,久经不衰,印证了丰饶。
  生死也不能动摇。从固态到液态,躲进黑暗,不是回避,是完善自我。要经历的就是修炼,必须以坚定的信念接受磨砺。只有修炼我和你,两粒酒分子才能抱紧光明。创造了世界上的独一无二。
  煎熬锤炼了我和你的品质。
  一旦开坛,这世界,唯我独尊。

开坛


  庄重而严肃。
  一坛坛从深窖取出来,排在寂静的茅台古镇,就如半山腰的高粱成熟时节,头冠上那十粒,如珍珠,熠熠生辉。
  祭上这一杯。天与地,无限宽阔。
  所有的诗篇都在你到来时,持续高涨。我奉上这一杯挚爱,上帝啊,我煎熬得太久了。半生的寻找,终究没有荒芜。
  人间的美就是这样创造的。汗水,敞开了胸怀。
  爱是需要礼仪感的。于是才有圣神和高洁,不可玷污。
  你枕着我的鼾声。开坛,奔涌而来,将我淹没。
  只有内心那份虔诚和真挚。世代相传的诺言,就是一滴酒,配以静心,有了今天传世的酱香。
  上帝啊,给了我走出黑暗的勇气和路径。
  相遇你,和你走入殿堂,是我余生的荣耀。

酱香


  一个智者的歌唱,在赤水河畔。
  夜的质地如此细腻,我只能望着河水远去。卵石说,它们都带着高粱和工艺去的。窖藏千年,而今的远行,是神意。
  整个茅台古镇,酒庄演绎传奇。
  我和你坐在长椅上,细细的雨,小声说话。
  当我想要写出这些话时,一整夜都无从下笔。深入到血脉里的词语,在酱香里,一点一点缝补我这一生的遗憾。
  每一个早上,衍生出浓烈的爱。
  整个世界都是酱香的。

酌饮


  那个名字,过去只是在满足我的虚荣。
  一口喝下去,明白了利益和企图。那些勾兑了虚假的眼神,毫不避讳天昏地转。
  赤水河啊,涨潮期来临了。我却不能深入到河里去打捞一枚月亮。两岸的灯火备好的酒,我只能小小的一口,试探今天与昨天是否一样。
  茅台古镇,小小的一口,如绸。
  绵软悠长,和我的血液融合。
  你就是我的余生。出门,夜色等着河岸,我能将整条河安放在心里。
  尽管荒芜了半生,但我还是不得不克制着,让河水慢慢地上涨。

珍藏


  夜色降临,你还没有到。
  焦急的心情在酒杯中越斟越多。心跳激烈的聲响暗合了赤水河的奔腾。也许这一刻的脸,和半山腰秋天的红缨子高粱一样,一粒粒红了。
  没有分行的语速,下楼来。
  你就在我的眼前,远非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拥抱已经不足以分离酒分子中的酱香,我递上的唇,在那一夜才能将嗅觉和味觉完全统一。
  夜色在赤水河畔,牵手漫步。
  身后的酒香,进入到血液,早已在血脉里有了更为汹涌的声势。
  是的,这个夜晚我不能分行书写出茅台古镇那木质结构的过往,也不能将一杯茅台王子酒和远方分清。
  一月的气候将整个茅台古镇都笼罩在散文诗的唯美之中。高粱精确的手工技艺,在爱情的秘制中,和微生物一起发酵。
  我和你的体内,从此不再分行。
  这一笔至高无上,必须珍藏。
其他文献
王葆安
期刊
泥人的诗  泥人   泥人,1982年生,作品发于《青年文学》《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潮》《诗  林》等刊,出版诗合集《一个坡度》,获温州市第九届文艺创作奖新秀奖,入选  浙江省第六批新荷計划人才库。送葬者  我亲吻最后一颗石头  以亲吻你的灵魂  这垒起的坟墓多突兀  像你在尘世坚硬孤独光秃秃  但别怕阳光依然照耀你  野草会拥抱你  浩瀚星空将你隐藏  你会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成为神灵的一部
期刊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1933- ),原名郑文韬,生于山东  济南。1949年随父到台湾。《错误》发生在两个  人之间,即“我”和“你”。诗歌第一节和第三节  写“
期刊
第一次到新泰市,就见到了陈师超先生的书法作品,后来又几次读到,渐渐有了深刻印象。从直观上感觉是挺自然的,也挺质朴的。现在希望把字写到这样状态的毕竟还是不多。行草书家所展示的作品品相还是趋于华美流丽的,许多学习王羲之书法者都行走在美观的轨迹上,就我对魏晋书风的理解,不至于如此新、如此俏,写着写着就浮薄了,应该是有一些章草遗韵的,譬如多一些拙朴、厚实的成分,而不至于如此风花。是时尚使然,把行草书写得华
期刊
王猛仁作品
期刊
至少有十年时间,我把育邦归类在小说家里面。我记得有一年他自余姚北返,经嘉兴,难得地来我东升路的书房闲谈,那时他赠给我的正是出版不久的小说集《再见,甲壳虫》。他的小说家身份由此定格在我顽固的记忆中。  我认识的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这批作家,论文学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育邦都是一个很好也很专业的榜样。这一点,无疑也加重了他的评论家的身份。我这样说,是有大量文学评论可以做证的。  然而,这几年,诗是育邦最专
期刊
此刻,我属于一片暗影[外一首] 卜丽爽  你离开的时候  我感觉到你的背影是冰冷的  就像此刻的时间  和烟花过后的天空  就像那些落地的誓言再淋上  不识时务的雨水  就像一场戏散场  我还在情节里发呆  一个背影又一个背影  组成的墙,没有门  我只能像一条埋进土里的蚯蚓  把自己陷在一片暗影里  越埋越深侧脸的萤火虫  从门缝里,偷偷看你  低垂的额,一缕黑发微微弯曲  挡住半边耳郭,小小的
期刊
读周梦蝶诗,非正心诚意跏趺而坐頷首下心才成,非摒弃世间俗虑通达万物之理究极天人之际方可,这是大时代里一角孤冷的青光,荧荧烛火,滴滴泪痕,窃窃私语,但又那么妩媚隽永,傲岸峭拔,至情至性地缠绵,字里行间流动着罕有的生之痛切、死之悲凉,幻美深处的吟诵者,方寸之地里,竟然也带来秋天的果味,夏天的蓬勃,冬天的落寞,还有春天的微薄希冀。  是的,梦蝶先生是远去岁月的吊客,生命路途上的苦行人,寂寥天地间的隐士和
期刊
角度[三章]  任俊国  任俊国,上海作协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  会员。先后获《星星》全国散文诗大赛一等奖、  “人祖山杯”全国散文诗大赛一等奖、重庆“巴  南美文”全国征文一等奖、上海樱花诗赛一等  奖等。 虫洞的角度  从另一个角度看,虫洞是我们浪费掉的那部  分光阴。  蜜蜂、蜻蜓只是幻影。  蝴蝶在时间里埋下伏笔。它产下卵,在恰当  的溫度下,孵化成幼虫,以叶为食。  叶子并不浪费光阴,
期刊
在墨西哥吃仙人掌[组诗]  周瑟瑟天上人间  机舱外零下67摄氏度  机舱外一层薄薄的粉红色阳光  飞机在更大的  无边无际的淡蓝色里颠簸得厉害  我们已经成功飞越了冰川高山与大海  即将抵达美国达拉斯  人们纷纷颠醒了  打出响亮的喷嚏  他们不知道飞机在零下67摄氏度的天空  把我们送到了地球的另一边  由此我断定  这是一飞机刚刚解冻了的人墨西哥城  一座城市需要多少灯盏  才能温暖陌生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