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fuwe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已得到了广泛使用,同时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方法 研究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3(a)-0007-01
  计算机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一种工具,是否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已成为一种技能。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教学也随之生机勃勃,同时给计算机一线教学的老师带来了很多挑战。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的公共基础课,也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如何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探索。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1 学生计算机能力存在差异
  目前,计算机基础是高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不管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要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刚入学的新生在计算机基础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一部分学生来自职高,已经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能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还有一部分学生来自普通高中,很少接触电脑,只会键盘、鼠标的使用,对系统一点也不熟悉,甚至有的连开机都不会。
  讲授计算机基础相对其它计算机课程来说不算难事,但如何在教学中让那些基本具备计算机能力的学生不感觉在重复已学过的知识,又让没学过计算机的学生学起来不觉得困难,成了一件让教师们两难的事情。
  1.2 教师授课中存在的问题
  1.2.1 教学目标不同
  院系不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标也有所不同。对于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本科和专科层次,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都设置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一般来说计算机非专业学生需要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网络;而计算机专业本科层次的学生除需具备这些要求外,还必须了解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页设计方面的知识。
  1.2.2 学生需求不同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本专业,还要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便将来能够把计算机技术运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
  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
  2.1 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新生计算机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在学生第一堂课前对他们的计算机能力做一个初步评估,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不同小组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授课方案。比如,对于计算机能力较弱的,教师应该着重对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而对于计算机能力强的,基础知识可以少讲,主要放在应用上。
  2.2 加强引导,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大多数新生,计算机在他们头脑中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他们甚至感觉计算机很神秘。当真正接触计算机之后,他们心中又有点落差,感觉计算机学起来太枯燥,不像高中语文和数学那样接近生活,甚至怀疑计算机知识学了之后没有用。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引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计算机二进制时可以介绍八卦与二进制的关系,能够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讲授计算机硬件结构时,可以带学生到开放的实验室观摩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让学生和计算机拉近距离,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3 采用案例法
  通过案例教学,将计算机基础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案例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实践、理论一体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掌握独立的知识点,而且具备了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大多数高校都使用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机房进行授课,教师可以把一些模板或优秀作品借助多媒体或局域网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比如在讲授word段落设置时,可以把设置好的段落样本事先发给学生,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讲授powerpoint时可以拿上届ppt大赛的一等奖作品给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讲授制作方法。
  2.4 明确教学任务,鼓励自学
  大部分新生自学能力较差,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若不指定具体的实验内容,他们往往不知道上机要做什么。因此,教师上实验课时应该明确教学任务,而且内容要尽可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能让计算机能力不强的学生能完成一些学习任务,树立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也要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感觉有挑战性,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起引导作用,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和体会,还可以鼓励他们多看些课外书,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培养他们自学能力。
  2.5 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因而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教学时教师讲授一节课,学生再练习一节课,如果始终遵循这样的方法教学效果肯定不好。教师可以选择几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分成两到三个时间段来完成。比如,先把一个或两个案例在一个时间段里给学生演示一遍,再让学生练习-在第二个时间段里,教师可以对前面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集体纠正和提醒,然后讲授其余的案例,学生再练习,这样通过讲练结合、精讲多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操作技能。
  3 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需要不断的调整以适应日益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参考文献
  [1]唐铸文.计算机应用基础.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8.
  [2]龚沛曾.大学计算机基础(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其他文献
N.Cavallaro和M.B.McBride用纽约酸性土壤的两个代表性土层中分离出来的粘粒部分进行铜和锌的吸附和固定的研究。他们发现32-95%吸附的Cu和Zn不能被 N. Cavallaro and M. B
我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实施近十年以来明显地改变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对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农民认知
本刊第五期《监察顾问》栏刊登出“对刘××的违纪行为应如何定性?”后,编辑部收到了大量读者来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要有三种: 一、认为刘××的行为应以受礼定性量纪。持这种
1994年5月~1998年2月我科救治82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均行支气管镜检手术抢救成功,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82例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8mo~12a,病程1h~45d,以1wk者多见,就诊时
用左旋多巴治疗弱视,是近年来眼科技术的新进展。为了寻找治疗弱视的新药物新方法,我们自1997年6月起采用口服美多巴“250”(MaDoPar“250”)治疗弱视38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目前,教材已在全国大面积使用,如何合理高效地运用好该教材已成为广大教师非常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作者的教学经验,从注重中小学衔接、集中识词、调整教材内容顺序、援引生活
问:什么是青光眼?青光眼能治吗?答:青光眼是以眼压过高为特征的眼病。正常人的眼压约为1.33~2.66kPa(10~20mmHg)(Schitz眼压计),超过3.19kPa(24mmHg)为病理现象。眼压长期增高可以使视神经、视网膜发生萎缩和变性,导致视 Q: What
目前我国化学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有4700多家,在总体上呈现出多、小、散、低的格局,生产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修订我国药品GMP、提高药品GMP实施
技工计算机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知识、普及计算机网络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职学校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本文
随着现代企业业务量的持续增长,企业信息化建设速度明显提升,由此,企业需要购置大量的信息设备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现代企业员工数量的增多、办公环境的改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