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细微颗粒物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来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999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观察交通主干道旁大气细微颗粒物(TAPM2.5)和使用木材烹饪厨房内细微颗粒物(WSPM2.5)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

方法

分别采集交通主干道旁和使用木材烹饪的厨房内大气中的细颗粒物,通过DMSO萃取获得TAPM2.5-DMSO和WSPM2.5-DMSO。用不同浓度TAPM2.5-DMSO和WSPM2.5-DMSO刺激HBEC 24 h后,应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力;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APM2.5-DMSO(20 mg/L)、WSPM2.5-DMSO(10 mg/L)刺激HBEC 14 d后,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素蛋白(E-cadherin)、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和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和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表达情况。

结果

TAPM2.5-DMSO(浓度为1、2、10 mg/L)和WSPM2.5-DMSO(浓度为1、5、10 mg/L)对细胞活力产生影响,增强细胞的活力[分别为(118.4±13.7)%、(118.2±8.0)%、(123.0±19.6)%和(112.4±4.1)%、(120±5.4)%、(117.8±7.0)%, F值分别为71.4和49.09,均P<0.05],在TAPM2.5-DMSO(20 mg/L)和WSPM2.5-DMSO(15和20 mg/L)刺激组细胞活力处于平衡状态[(100.7±12.1)%和(106.8±10.0)%、(93.8±7.9)%,均P>0.05]。TAPM2.5-DMSO浓度达到100、200 mg/L,WSPM2.5-DMSO浓度达到30、40 mg/L后,对细胞活力逐渐呈现抑制作用[分别为(53.4±15.3)%、(9.4±1.7)%和(60.9 ±9.5)%、(46.2±3.6)%, 均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APM2.5-DMSO和WSPM2.5-DMSO刺激组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免疫荧光提示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和Cytokeratin表达减少,间质细胞标志物α-SMA和波形蛋白表达上调;蛋白免疫印迹提示Cytokeratin表达水平在两组均明显下调[(0.063±0.109)和(0.039±0.313),P值分别为0.033和0.030],E-cadherin表达呈下调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62±0.096)和(0.817±0.212),P值分别为0.228和0.117];PM2.5刺激组COL-Ⅰ表达均上调[(2.549±1.037)和(3.658±1.207),P值分别为0.034和0.001],α-SMA仅在WSPM2.5-DMSO刺激组表达明显上调(8±5,P=0.049)。

结论

交通主干道旁大气PM2.5和木材烟雾PM2.5均可引起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改变,木材烟雾PM2.5的作用似乎更为显著。

其他文献
期刊
@@
酶促氧化EGCG形成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DTSA)和聚酯型儿荼素A(TSA),然后研究DTSA和TSA的生成特性及稳定特性.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TSA的生成量一直在积累,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
实验中碱度的测定属于滴定分析,在滴定分析中判断到达终点的方法有电位滴定法和指示剂法这两种方法.电位滴定法是指通过测量两个不同电极的电位差,再根据电位差的大小更改来
期刊
皮鞋是人类最早的文化产物之一.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中,鞋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从简单到复杂、由实用到美观逐步发展
词汇是英语学科教学的重头戏,对整个英语学科学习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学生英语基础差、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并缺乏有效教学方法的现状,这样势必造成了
目的研究表达Hsp16.3蛋白与不表达Hsp16.3蛋白的巨噬细胞中蛋白表达的差异,探讨MTB潜伏感染的细胞与正常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方法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表达MTB蛋白Hsp16.3与不表达Hsp16.3蛋白的巨噬细胞U937全细胞蛋白表达图谱进行差异比较和分析,利用质谱技术对其中5个表达明显差异的蛋白质斑点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获得了明确的肽质量指纹图谱,通过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分析,确定6个差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在中国人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2009年9—12月在北京市招募31名健康志愿者,年龄18~45岁,平均28岁,单次给予利奈唑胺600 mg静脉滴注;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收集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者57例,年龄21~83岁,平均53岁,给予利奈唑胺600 mg/12 h静脉滴注或口服至少5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奈唑胺血浆浓度,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
《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强调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