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是一种精神,它无处不在。在我们的物理教学中采用合作的方法,可以形成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并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情感资源,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会学、乐学、学会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课前合作,充分预习做好上课准备
  物理这门学科内容非常丰富,课前材料的准备和信息的收集,有时不是学生个体能完成的,在课前的准备工作部署后,学生也经常会出现疏漏现象,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讨论协作方法,引导学生自分小组、分工准备、分工合作探究。如在研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学生通过导线、电池、所研究材料的连接,观察小电珠是否发光,从而判断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整个过程光靠老师的示范演示是显然不够的,所以要求学生自备些生活中的材料,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到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发挥每个人的特点,让学生共同参与材料准备,并且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积极的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自主探究,很多学生经过自己的摆弄后会兴奋,对他们所研究的材料特性记忆也会更加地深刻。显然通过他们共同的合作探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也会对预备的堂课有所期待,甚至开始布置组员如何做好堂课的准备工作了。所以,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相互督促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课堂合作,能更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社团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学生的"职位地位"可谓大大提高,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关系,学生不再是教师"专政"的对象,相反教师成了学生的服务者。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有效方法。
  (一)在物理概念的形成时运用合作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摩擦力》一节中,学生对于“摩擦力”一词并不陌生,可要他们具体说说摩擦力是什么样的一种力恐怕很少有人讲的清楚。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1.重新体验:让学生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体验手的感觉,向下用力按着桌面试一试;让学生用手在衣服上蹭一蹭,体会手的感觉;脚在地上蹭一蹭,体会脚的感觉。
  2.小组讨论:汽车在冰面和泥地里打滑。汽车为什么会打滑?怎样解决?
  3.小组交流:你能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制造出一种摩擦吗?你能交流一下在摩擦实验过程中你的感受吗?
  4.学生比较:在光滑的斜面上放一个木块,木块会滑下来;在粗糙的斜面上放一个木块,木块不会滑下来。
  5.教师点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这里,教师先让学生重新感受他们生活中所熟悉的摩擦力,然后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和比较,得出最后的结论,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二)在探究活动中运用合作学习,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使学生能够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有助于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小组各成员间能互助共进,优势互补,势必可以充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的个体思维出现增值现象,从而产生出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课后合作,辅助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有的实验在课堂上我们无法完成,需要学生在课后继续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不过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好周密的安排,让学生按照教师原先设计的方向去做并且及时做好评价,这样学生就能有方向、有目标地完成合作探究内容。
  例如:在《功率》一节,估测上楼时的功率。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活动,学生要在上课时走出教室,容易造成现场混乱,因此只能将这个活动安排在课后来完成。在活动前,教师组织小组讨论:
  1.你需要哪些器材?
  2.请探究小组设计好方案。
  3.从物理学角度考虑,你认为人的功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4.你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请设计出实验表格。
  5.带着你的猜想与其他同学合作,测量在不同情况下人的功率。
  6.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另外,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通过全班的交流讨论,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让学生总结出此次活动中经验。这一合作过程就是学生之间能力、情感、心理上不断调整,是互补、互动合作的全过程。
  总之,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系统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在物理教学频繁的探究活动中,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进而有效地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新学习.新教学》,作者: David W.Johnson Roger T.Johnson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 年7月
  [2]中国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课堂教学论》主编:袁金华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正】CBA十大得分高手自1995年CBA联赛正式开始以来,十个赛季每个赛季的得分王几乎都在更换,但是谁也不会想到从来没有得到得分王的李楠居然是CBA历史上得分最多的球员。现
【摘 要】因材施教理念是一种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性而诞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通过因材施教,可以有效地挖掘不同的学生身上的不同的潜能,从而有利于每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都能够获得相应的个人成长和提高。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了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总结了几种能够实施因材施教理念的途径,希望高中生物教学在因材施教理念的影响能够更好地迈向素质教育的行列。  【关键词】因材施教;素质教育;个体差异性  心理学研究
【摘 要】 在小班化英语教学提供的条件下,教师不仅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使教学有了较强的针对性,而且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语言交流深入下去,去表达自己的独立的见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本文则主要讨论在小班化的教学背景下,如何结合词汇和句型的教学创立情境,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小班化英语教学;汇和句型;语言情境  Weingarten·R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多处指出:通过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大胆猜想,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启发动手操作,引导观察猜想  数学规律往往是人们在实践中,经过认真观察发现问题后提出猜想,并通过实验操作进行探究、验证的
【正】瓦伦西亚至今仍在西甲联赛中保持不败,刚刚作客诺坎普球场同红蓝巨人巴塞罗那打成平手,但是阵中已经有人为了要上场比赛而造反了,那就是没有获得上场机会的塔瓦诺。意
【正】巴勒莫第1轮433布雷西亚诺、布里恩扎和阿毛里第2轮352阿毛里和迪米凯莱第3轮4312阿毛里和迪米凯莱第4轮4321布里恩扎和布雷西亚诺单前锋阿毛里第5轮4321迪米凯莱和布
【正】1.每天斯普瑞维尔的满头小辫需要打理多长时间?2.斯普瑞维尔得到46分是在哪一天?3.他代言的鞋子叫什么?4.NBA推出第一代斯普瑞维尔的球星卡的防伪标志是什么?5.斯普瑞
近年来,在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多数单位不仅要求员工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还要求具备能服务于日常工作需要的技能,例如电脑办公操作、驾车和英语口语交际等。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的企业不断增多,每年向境外进行劳务派遣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对英语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作为面向广大企业和用人单位输送人才的职业中专培训学校,英
【正】1.爱尔兰国家队这一届爱尔兰国家队实在让人惋惜——竟然无缘世界杯正赛,回想1994年美国世界杯,爱尔兰取得了第16名的佳绩。罗伊·基恩是在爱尔兰队无缘2006年德国
【正】由央视体育中心主办、361°(中国)有限公司全程赞助的一档大型电视选秀活动——“CCTV5-361°娱乐篮球全国大赛”,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的街头表演推广,正在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