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界首市小麦减产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eck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了界首市2016年小麦生产形势及减产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下年小麦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 小麦;减产原因;对策;安徽界首;2016年
  中图分类号 S51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062-01
  2016年界首市小麦生产,虽然经受了主播期的干旱,3月20日的低温冷害和穗期赤霉病的较重发生,给小麦出苗、分蘖、根系形成与扩展、穗数、穗粒数的形成、千粒重的增减影响较大,但是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仍取得了好收成,与2015年小麦单产比减产10%左右。现就小麦生产的形势及小麦减产的原因分析如下。
  1 界首市小麦生产形势
  2016年界首市小麦总播种面积3.47万hm2,据农技推广中心测产调查全市小麦平均产量7 635 kg/hm2,总产26.47万t,与2015年小麦产量8 340 kg/hm2相比,减少了705 kg/hm2,减产8.45%,2016年3.2万hm2小麦总产26.69万t,与2015年比总产少0.22万t,减少0.82%。从产量构成三要素看:2015年穗数655.5万穗/hm2、穗粒数31.0粒、千粒重48.3 g;2016年穗数618.0万穗/hm2、穗粒数32.6粒、千粒重44.6 g。出现“两减一增”,即穗数较2015年减少37.5万穗/hm2,千粒重较2015年减少3.7 g,穗粒数较2015年增加1.6粒。
  2 小麦减产原因
  2.1 气象因素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2.1.1 降雨对小麦的影响。2015年10月总降雨量14.9 mm(中下旬仅降雨4 mm),与常年正常值58.5 mm比少43.6 mm。小麦主播期墒情不足,出苗较差,缺苗断垄现象严重。2015年小麦基本苗358.05万株/hm2,2016年小麦基本苗是307.5万株/hm2。2016年越冬之前总茎蘖数600万~900万个/hm2之间,次生根3~6条,叶6.8片,与2015年越冬之前总茎蘖数1 200万~1 350万个/hm2之间、次生根6~8条相比,明显看出越冬之前总茎蘖数偏少,次生根少,达到壮苗标准的田块较少。2015年12月及2016年1月、2月降雨量较历年值分别减少13.9、11.3、14.4 mm。越冬至返青期雨水偏少影响小麦分蘖和次生根的生长。3月、4月降雨量较正常值分别多39.2 mm和47.7 mm。给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创造了有利条件。5月降雨较历年值偏多33.3 mm,促进小麦根系死亡,降低小麦根系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出现未老先衰。
  2.1.2 温度对小麦生产的影响。11月的月平均气温较历年值低1.3 ℃,分蘖期的低温,小麦分蘖少,次生根少,总茎蘖数少。3月20日的最低气温3 ℃,对小麦幼穗的分化形成造成低温冷害,出现空颖难以形成籽粒。
  2.1.3 光照对小麦生产的影响。除2016年2月、5月的光照较为充足外,其余6个月份的光照皆比历年值偏少。2015年10月的光照较历年值少8.9 h;2015年11月的光照较历年值少96 h;2015年12月的光照较历年值少27.2 h;2016年1月的光照较历年值少49.9 h;2016年3月的光照较历年值少1.2 h;2016年4月的光照较历年值少36.2 h。
  2.2 秸秆还田、整地、播种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一是秸秆还田面积大,约占70%,有2.33万hm2左右。深耕深松只有2万hm2,有1.47万hm2左右是直接旋耕播种,深耕、深松、旋耕后镇压播种面积小。二是小麦播种后,10月中下旬降雨4 mm左右。秸秆熟腐、小麦种子出苗,需要大量的水分,这个时候水分不能满足,直接影响小麦出苗,导致缺苗断垄严重,基本苗下降。秸秆还田量大,即便是出苗的小麦也会影响小麦根系下扎,进而影响根系对土壤深层水、肥的吸收,同时秸秆腐熟还会与苗期小麦争水、争氮肥,必然导致小麦苗期瘦弱、叶片发黄,分蘖缺位,主要表现为冬前总茎蘖数偏少[1-2]。
  2.3 田间管理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2.3.1 老百姓靠天等雨思想严重。小麦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是高产的基础。2015年10月小麦播种出苗时干旱,很少有浇水、补水、补籽的麦田,指望老天下雨来缓解旱情。
  2.3.2 赤霉病防治不及时、方法不对路。在2016年的小麦生产中,各种病害均有发生,但发生程度不一,多年未见的秆黑粉病又重现舞台,最让人头疼的小麦赤霉病是历史上罕见的一年,主要表现在病株率高,病籽率高,出现大量的不完善粒(病粒、瘪粒)。一是老百姓通常是扬花后见病喷药,没有把握好小麦赤霉病见穗、见花喷药这一关键时机,错过最佳防治时期。二是药剂到位,水量不够。用药液225~300 kg/hm2,很难满足穗部、叶片均匀着药。三是防治次数少。一般在小麦抽穗至成熟,最少要防治2遍。四是用药不对路、盲目用药[3-4]。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防治赤霉病最好药剂是70%甲基硫菌灵和50%多菌灵,而不是三唑酮。
  2.4 周麦系列品种种植面积太大
  周麦系列品种种植面积在2万hm2以上,周麦易感赤霉病,与其他品种相比抗赤霉病要差一些。对界首市小麦总产影响较大。
  3 预防对策
  3.1 秸秆还田
  一是秸秆彻底粉碎、抛撒均匀。二是深翻旋耕、镇压后播种。三是增施尿素150 kg/hm2左右,防止苗期争氮。
  3.2 足墒播种
  宁愿晚播也要足墒下种,无墒一定造墒,播后墒情不足,及时补水促出苗。
  3.3 落实关键技术
  一是及时开展化学除草和防治纹枯病工作。冬前小麦3~5叶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和防治纹枯病。二是及时追施拔节肥。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开始伸长时视苗情及时追施拔节肥。三是及时预防倒春寒。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灌水、喷洒防冻剂或在上风口点燃柴堆熏烟预防倒春寒,一旦发生倒春寒危害,立即追速氮肥及浇水。四是及时开展以“一喷三防”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早春病虫害和后期的“一喷三防”要及时防治到位。把握好小麦赤霉病见穗、见花喷药这一关键时期;选准对路农药70%甲基硫菌灵和50%多菌灵防治并加足量的水。
  3.4 推廣绿色模式化栽培
  推广节肥、节水、节药栽培技术,选择高抗小麦品种,采用化肥深施、绿色防控病虫害等技术,推广全程机械化操作。
  4 参考文献
  [1] 陈素英,张喜英,孙宏勇,等.华北平原秸秆覆盖冬小麦减产原因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5):519-525.
  [2] 王同朝,杜园园,卫丽,等.雨养旱作区垄作小麦减产原因初步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6):38-43.
  [3] 江清霞.临颍县2012—2013年度小麦减产原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3):872-874.
  [4] 刘新兰,赵爱萍.2011年博州小麦减产原因初步分析[J].新疆农业科技,2012(2):15.
其他文献
介绍金农3优3号水稻的特征特性,从秧田选择、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和适时收割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为金农3优3号在蒲城县的种植提供参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并以兰溪市慧敏纺织有限公司为典型案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发展外贸依存度高、经济增
大竹县以清权查险为基础,监督防范为核心,预警控制为关键,责任追究为保障,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推动了全县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
三台县大力强化保障、教育、监督、长效四项机制,力求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力度大、氛围浓、效果好、管长远,充分发挥了《廉政准则》在加快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工作是一项操作性很强,而又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解决“考什么”、“怎样考”、“谁来考”的问题,切实改进考核方法,促进考评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既是干部工作中的一个老话题,也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课题。下面有针对性地对几个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一、能绩考评的特殊性。    对领导工作的评价,不同于物质发展成果的简单经济技术评估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服务贸易迅速发展,贸易进出口总额逐年增长。合肥市的服务贸易由于宏观环境的外部性也随着全国的步伐向前迈进。针对合肥市服务贸易的特点进行研究,着
作为亚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与越南在货物贸易上存在显著的互补性,特别是中国一自由贸易区建立形成之后,两国双边贸易更是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基于此,尝试对中越货
论述财务管理在企业的地位作用及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近年来,南部县筑牢“四道防线”,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营造了气正风清的千事创业环境,开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局面。
记者日前获悉,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一项旨在进一步规范所有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问题的政策文件已基本完成,现处于征求相关部委意见阶段。近日财政部下发的《金融类国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