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的变化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历史总是避免不了一个词“历史语境”,陶行知先生作为我国近现代的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而且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从提出之始到后面历经多次变化。本文拟就简单梳理三次变化,从抗战社会背景对生活教育思想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活教育;陶行知;抗日战争
  1921年,陶行知在南京金陵大学第一次讲到“生活教育”,实质而言,其属于为生活的进步与提高的教育。
  1927年,陶行知根据“个人为社会而生、社会为个人而立”的社会生活准则和“就事实生理想、凭理想正事实”的思维方法,再次论及生活教育。在《从野人生活出发》里面重新对其进行界定:人民的教育;人民为实现发展而追求的教育。其中系统论及: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在立脚点要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以及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等生活教育基本理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受当时社会影响,陶行知先生开始调整生活教育的内容,1936年3月,陶行知发起组织国难教育社,制定国难教育方案,反对奴化教育和买办教育。出版《大众教育》,提出教育目标的大众化,教育理论的现实化。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难教育社组织战时普及教育团,开始战时教育运动。在这个时候,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新的生活教育的内涵:
  1.教育是工具,在那个年代其实质上属于我国进行抗战的工具。教育者的活动,能够推动抗战工作,这样才可以看作是生活教育。按照他的观点,生活教育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应当对这一点形成共识,而存在分歧认识的属于纯粹为教育而办教育的人,这些人与抗战严重脱节。非常明显,他对前者的素养和信念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当时的大形势之下,毋庸置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利益。
  2.教育要进步。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变,教育同样一定要随之而改变,可以通过这场战争考验的才称得上地地道道地生活教育。其主要变成了以下4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也就是乡村、普及、国难、战时。上述改变同样是由于生活的改变引起的。
  3.处处有教育,这一场战争属于我们全国所有人们的抗战。对此,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社会即教育。生活教育不仅仅要在学校之中开展,另一方面也应当在抗战环境之中开展。
  4.人人都受教育。关于受教育者这个方面,按照他的观点,应当开展最为广泛的普及教育。他早在进行教育事业的开始便非常注重所有的人们,在他看来,如果成人教育没有办好,那么根本无法为顺利开展儿童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必须到处都有教育,一定要面对全国所有的民众,唯有如此,才可以推动个体不断成长。
  5.贯彻“工学团和战时集体主义的自我教育”。按照他的观点,相对比来说,集体的教育力量明显比个人大得多。他大力倡导广大学生应当团结一致,只有在集体中教育才能使他们不断发展、不断成长,推动国家不断发展,从而保卫民生民族。
  6.生活教育社具有无穷无尽的资源。按照他的观点,每一个人都当学生、老师,从而我们的全体民众均可以在抗战中迸发力量。该观点在中国共产党的各个根据地深受欢迎。在那个年代,我国的教师严重缺乏,他提出自己的小先生构思,小孩教大孩,这样一方面可以掌握技能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学会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自治,从而能够使全国民族团结起来。
  7.关于“教学做合一”这一个问题,他进行了非常精辟的阐述。按照他的观点,教育必须以行动为中国心,唯有如此,才能够摆脱虚空之困境。抗战必须真正干出来。要是教育的开展并未将运用当作其主旨,并未将现实生活当作其前提条件,则根本不具备其存在的价值。鉴于这一个方面的原因,一定要通过生活的变化来指导当前的生活,从而能够打造出一个崭新的生活。
  8.人是教育的前提与主体。炸弹能够将学校销毁,然而,如果有人在,就能够集合在一起开展教育活动,这样就可以重新构建起一个学校。无论是谁,都一定要有信仰,生活教育恰恰是由于其使我们从生活中接受到教育,所以可以使我们养成基于实践的信仰。广大师生形成该信仰以后,所有的破坏力量均对其无计可施。
  陶行知关于以抗战的需要组织教育的思想和行动,充分体现出其崇高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要是发展教育事业却不服务于国家与人民的生死,则根本谈不上教育效果。因此,生活教育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是为生活的发展与进步而形成的。从更深的层次进行分析,按照他的观点,学习一定要深深根植于生活之中才可以得到真正的知识,而此时的生活就是抗战,鉴于这一个方面的原因,所以生活教育一定要与抗战相结合,为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而开展;人民的生活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变化的生活和当前的生活相互冲突,于是便形成了教育;生活教育在人民的生话中开展,人民就是它的基础与参与主体,因此,生活教育依存于丰厚的沃土,可以不断更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金成林,张行可,吴琴南.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陶行知: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蔡元培教育论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3]张人杰,王卫东.20世纪教育学名家名著[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陶行知全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王一心.劳谦君子陶行知[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教育局)
其他文献
层次分析法(AHP),是分析复杂大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也是一种用于评估系统测度的数量化工具。本文从层次分析法的方法过程入手,重点介绍了“体育课程
本文用齐次平衡方法求出了哈密顿振幅方程的精确解.这是齐次平衡方法求解微分方程的又一应用.
本文介绍了用单片机设计的同时具有画面选择、阳历以及农历时间显示、时间预置及遥控操作功能的电子挂历的原理及软件设计。文中涉及到硬软件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性技术问题。
显然,江苏大学教授邹小波小是一个乐于接受采访的人。当然,他也没必要乐于此事。
本文对刚体力学中的惯量积这一物理量进行了分析,以其明确其物理意义。
本文对数据报协议远程网进行了性能分析。本文首次指出:数据报协议远程网的排队模型是一种自助服务系统模型。
摘 要:能力导向的课堂有效教学强调“老师少教,学生多学”,把学生应有的权利还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动眼、动口、动脑、动手,深入参与阅读实践和动手体验,尊重知识与能力获得的客观规律。阅读课的导入教学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步骤写出来主学生看,注意知识目标的有限性。导入要有趣味性并指导学习方法。阅读与思考,“引导学生完整地、全面地、独立地阅读教材(课文)”应编写导学案,灵活使用各种
以案例分析法将医学伦理学教育融入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将专业技能教育与伦理学理论及原则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医学遗传学伦理观念以及在医学实践中对患者及其家属和社会
本文从Fuzzy方阵与其截阵在周期和指数上的关系出发,得到了Fuzzy阵周期与指数的几个性质,并对个别已有结果进行了更为简洁的证明;对可控阵周期的图论特征进行了讨论,指出可控阵的极小强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