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医患沟通新模式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8400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段涛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主任医师,上海市产前诊断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围产学会委员。擅长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胎儿医学和产科危急重症的抢救等。
  对于每天门急诊人数超过5200、年平均分娩数为15000例左右的一家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来说,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增进医患沟通,提升患者满意度, 一直是我们医院管理者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般来说,做医生的,自己看病的经历比较少,即使看病也会打电话找同学、找熟人。在不多的就医经历中,我曾经带女儿去一家儿童医院就诊,当时感觉很糟糕,差点打电话给那家医院的院长求助,但后来还是忍住了。那次经历后,我对我们医院的员工发出了倡议,建议大家“每年做一次病人”,到医院去看病时不要找同学、找熟人,体验普通患者的就医感受,从而能换位思考,在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结果大家经历后都有很多感慨,但因为体验人数有限,而且每年只有一次,所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几年过去了,我一直在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更好的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女儿上小学后,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但流于形式,“家委会”几乎是单方面地看老师脸色、听老师意见,而不是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没有起到改善家校沟通、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的作用。从“家委会”,我想到了“患委会”,医院是不是可以成立由患者代表组成的患者委员会,从而真正起到增进医患沟通、提高医院服务和管理水平的作用?
  由此,我提出了关于患委会的几个设想。一是与医院的关系:相互独立、相互合作、相互依赖;二是原则:由患者组成、由患者管理、代表患者利益;三是工作口号:向医院提出理性、建设性、批判性意见和建议。
  但是,这种想法能否实现?一开始,我们是有不少担心的。不过,从患者代表招募、现场竞选、网络投票等一系列环节,到患者委员会成员独立制定章程和道德规范,再到2014年8月1日患者委员会正式成立,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可以形象地称之为“顺产”。这大大出乎了我们的意料,完全打消了我们的担心和顾虑。
  首批患委会的13名成员都是女性,她们都曾是我们医院的患者,“卧底”过医院,因此她们对院内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值得关注的是,13名成员的学历均在本科以上,来自法律、媒体、卫生、教育、管理等不同行业,其中,除了一名超过60岁,其余成员的平均年龄只有35岁。虽然年轻,但她们充满了智慧,对公益事业充满了热情,在竞选、制定章程、相互合作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文化素养,令我们赞叹。
  患委会成立以来,正致力于搭建患者与医院沟通的多渠道平台,如:调查研究、面对面咨询、微博和微信平台的开通及维护等,聆听患者的声音,对事关患者切身利益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医院不断完善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给我们“挑刺”的同时,我也希望患委会可以帮我们挖掘工作中的“亮点”,给我们输送“正能量”。我相信,患委会的成立,将会开辟医患沟通新模式,推动实现良性、和谐的医患关系。
其他文献
从茶到茶多酚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茶养生源远流长,当家度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体现了茶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二战时期,日本科学家发现,原子弹爆炸后很多人相继死去,有一部分人却存活下来,详细调查后发现,这些幸存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常年喝茶。看来,在那时人们就知道茶对健康有保健作用。  60多年前,科学家们围绕茶叶展开了全面、彻底的研究,又发现了
从这位读者所摄照片判断,所种的枸杞树应是枸杞家族中最常见的种——枸杞。那么读者所问:作为食用的枸杞,该在哪个年龄段采摘食用呢?  待枸杞红如玛瑙,便可采摘  枸杞属于茄科植物,枝条上常有尖锐的刺,卵状椭圆形的小叶片单个排列在茎枝上,或者几个集成一簇。花朵跟茄子花、辣椒花有几分类似,只是小一些。淡紫色的5个花瓣,下部联合在一起,上部呈辐射状展开,叫做辐状花冠。  待花谢了,卵形或长圆形的小浆果就一天
谈到斑,很多人都不陌生,为什么有些人年纪轻轻就长斑,而有些人活到70~80岁,脸上身上一点斑也没有,看着也舒服。斑究竟喜欢在哪些人身上落户呢?  一 斑的落户对象  1.30岁的职场人士  长期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过度疲劳者,加上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原因,使机体代谢功能下降,抗氧化能力降低,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引起色素沉着,脸上身上出现斑。  2. 怀孕妇女  怀孕以后,胎盘分泌雄、孕激素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节,而这些疾病又往往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由于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在高血压标准化治疗的同时,除考虑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危险分级外,还要考虑到每个患者是否伴有靶器官损害,制定因人而异的治疗计划。    标准化治疗必不可少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治疗目的是通过降压治疗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因此,如果只注
学生时代,无论是课堂上用眼卫生的教育,还是老师、家长叮嘱一定要认真对待的课间眼保健操,都让保护眼睛成为我们从小就建立的观念。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如今“小眼镜”“大眼镜”越来越多,令人好奇、推陈出新的科技产品使我们的眼睛除了睡觉,很难有休息的时间。而这从小就应或已培养的好习惯随着时代的改变渐渐被忽略,甚至不知不觉走入误区……  误区一:光线亮有利于阅读  专家评析:许多家长、学生都明白暗光下阅读对眼睛
保健功能  中医认为,巴旦木具有安神、健脑、明目、益肾、生精、润肺、润肠,健胃等功效,对心悸、喘咳、腰膝酸软、阳痿、尿频等病症有食疗作用。现代医学发现,巴旦木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对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皮肤过敏、气管炎、小儿佝偻病等有一定的作用。儿童食用,可促进大脑发育;老年人食用,既安神又健脑,对老年性脑萎缩、老年痴呆有预防作用。巴旦木富含维生素E和类黄酮,有抗自由基、延缓衰老
专家简介  刘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副组长、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和足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擅长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和足病、垂体瘤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五上午  糖尿病足病特需门诊:周二下午 
早在2000多年前,古代医家在医典《内经》中就有心病“冬重夏轻”的规律性总结:“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这一规律性总结反映了中医学“天人合一”思想。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有不少病症,如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等也具有在冬季病情加重的现象。这些心血管病症也属于“冬病”,同样可通过“夏治”而减轻冬季加重。  “心病”冬病夏治原则  1.夏养心火 中医学理认为,人
专家简介 2014年4期有  关于水果,流传着许多说法,例如有些不能吃太多,有些不能空腹吃,有些不能与酒同吃……其所述危害常令老百姓战战兢兢,吃个水果也三思而后行。究竟水果的这些传闻靠不靠谱,是真有其事,还是危言耸听?  传闻1:食用荔枝过多,易致低血糖  专家评述:传闻是真  食用荔枝过多易致低血糖的确切原理并不十分清楚,但有研究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荔枝中的糖以果糖为主,大量进食后血中果糖
我1948年开始学医,职业生涯里从护士到医生到副院长、副所长,干过很多岗位,1992年从河北省疾病控制中心离休。近20年来,多种疾痛缠上我身,高血压、冠心病、胃癌、脑梗、疝气、静脉曲张等等,数起来一双手也不够。  2002年4月,我被查出胃贲门腺癌,且属低分化型。当年5月做了胃贲门及部分食道切除术,术后体重70千克降至45千克,恶心呕吐严重,基本靠输液维持,经多方治疗才好转。康复期间,我接到人民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