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编办官员揭秘大部制改革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07124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当过瘾,非常解渴。”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一名高级官员(下称“中编办官员)用这句话形容本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及职能转变方案给他的感觉。
  作为第七次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主要“操刀者”,在他眼中,本轮改革的威力十分巨大,将激发社会活力因子:“机构改革虽然是毙命式的动作,但终究没毙掉几条命,而职能转变是简政放权,相当于对各部委割肉,刀刀见血。这也是本轮改革的要害之处。”
  “我3个月没回家吃晚饭,周末没休息,多数时候还睡办公室”,中编办官员如此描述最近的工作状态。眼下,中央政府正紧锣密鼓推进72项政府审批权限的废除与下放,而最早的一批将于本月面世,因此中编办的工作人员都开足马力拟定“简政放权”的具体名目。
  起草班子进驻玉泉山
  中编办给省市一把手布置作业
  本轮改革已经是第七次,方案的名称原打算叫“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比以往多了“职能转变”四个字,也正是多了这四个字,才使本轮机构改革方案被赋予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早在2008年上一轮机构改革之后,中编办就启动了本轮机构改革的研究工作,并委托高校的专家进行预研。直到本轮改革启动前,已有20多份研究报告出笼。
  2012年7月,中编办又组织专家对重大问题进行集中研究,由综合司向国务院总理提交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报告,相当于本轮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雏形。2012年9月,中编办将研究成果上报中央。
  十八大闭幕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启动改革,文件起草小组也在2012年11月成立,组长由李克强挂帅,张高丽、汪洋任副组长,时任国务院秘书长马凯、中央书记处书记杨晶、中编办主任汪永清是小组成员,一共6个人。彼时,张高丽刚当选政治局常委,汪洋是新任政治局委员,工作都还没分工,他们两个集中精力协助李克强。
  2012年12月,中央向中编办、国务院办公厅、法制办、研究室、国家行政学院的官员和学者吹响“集结号”,成立方案起草班子。当月7日,班子成员进驻玉泉山。
  中编办官员透露,在玉泉山上,三四十人的班子全封闭式地“三班倒”,早上8点到中午12点,下午2点到6点,晚上7点半到12点半,这样连轴转了3个月。山下则成立了电子政务中心,负责收集网络意见,起草组从40万条网络意见中筛出2万条重点研究,又从中确定一两千条有价值的信息。
  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方案起草班子上了玉泉山时,网上有个“18部委制”的方案被炒得热火朝天。中编办官员说,“当时很多部长都相信这个方案,写得非常有水平,中央编办一半以上的干部写不出来。”为此,中编办官员还专门托国家有关部门的朋友帮忙查一查作者,打算和他聊聊。
  方案起草过程中,起草小组分别向政治局常委汇报,并听取老同志意见,登门拜访40多个部门,召开4次座谈会,听取了20个省的常务副省长和部委一把手、专家学者、国企民企负责人的意见。此外,中编办还把草案交给中央80个部门的将近100位领导过目。
  “第一次座谈会时,副省长们没讲什么干货出来。”中编办综合司司长李章泽4月2日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演讲时也表示无奈,在第二次座谈会前夕,李章泽给省长布置作业:“你就举你省里的例子,政府职能中哪些可以取消、哪些应该下放、哪些可以整合、哪些需要加强。”
  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也被请了去,他对不少政府部门官员办事拖沓、部门审批复杂相当的不满意,说自己去德国收购一个企业,德方一周就把手续办完了。而自己的手续在一个环节就卡了3个月,“三一重工的挖掘机出口出去,我要出国去换颗螺丝钉,都要相关部门批,一批就好几个月。”
  2013年春节前夕,根据中央要求,中编办把征求意见的目标转向地方。5个领导每人带三四个人,花4天时间分别跑3个省,听取各省委书记、省长(市长)的看法,当面征询意见。中编办还在当地召集座谈会,听取各省市主要部门一把手的意见。回到北京,再次修改方案。在春节之前,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草案基本确定下来。
  中编办官员透露,当时李克强看完方案之后很高兴,说你们很不错,也很辛苦,那春节继续加加班嘛。据了解,整个春节,起草班子成员只休息了三天。
  2013年春节后,方案进入“上程序”阶段。首先经国务院党组会议讨论,通过后由它提请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再根据常委会审议意见做修改,接下来向每位政治局委员汇报,汇报完之后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根据审议意见再做修改,然后提交二中全会。全会上大家提了一些意见,起草小组接着改,再开政治局会议讨论,最后审议通过,提交全国人大表决。
  3月10日上午,马凯在全国人大全体会议作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次日,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方案,中编办派出20多人听取意见。反馈显示,大家对方案评价很高,主要意见集中在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合并之后的名称上。
  “我们之前也考虑过传媒总局,但最后还是没用。”中编办官员说,3月14日全国人大审议投票,方案得票率达97.2%,在各项法案中通过率最高。
  热议发改委改革
  国家改革委员会流产有苦衷
  有“小国务院”之称的发改委的改革备受关注,历次机构改革中,对发改委进行裁撤、放权都是热门话题。
  “有人说发改委只搞发展不搞改革,只搞审批不搞发展。”中编办官员称,“这种计划经济的理念根深蒂固,对社会制约性太强。”
  中编办官员调研发现,地方政府的书记、市长天天在跑项目,他把原因归结为中央管得太多,目前地方政府20万元以上的项目,要经发改委审批,更让他不解的是,开发商拍下一块地办完各种手续后,发改委还要求提交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可是这个报告自己写还不行,得找发改委下面的咨询公司做评估。可是咨询公司也不去评估,直接让开发商填现成的模板,付一笔巨额费用后盖章,盖完之后送发改委去,发改委批准通过。   “我们跟省市长座谈,很多人诉苦。”中编办官员调研期间,不少的地方官员抱怨。
  因此,本轮改革方案中就有一条是,抓紧修订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主要是对发改委削权。实际上2008年机构改革中,针对发改委就提出了这一问题,但某些项目没有执行。原中编办副主任黄文平表示,当时直接与发改委谈的“三定”规定中就提过,要及时修订调整投资核准目录,大幅提高国家核准项目的规模和限额,不要很小的项目都跑到发改委审批。
  中编办副主任王峰3月11日指出,这次改革要进一步加大发改委转变职能的力度。“这次它的权力肯定是下放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满传解释道,权力过大完全可以通过职能转变来改,不一定要撤销。
  《证券市场周刊》获悉,在发改委20个司中,就1个司分管改革,对改革推进的力量不足。因此,成立国家改革委员会的呼声有段时间甚嚣尘上,持此观点的不乏像吴敬琏、张维迎这些知名学者,力图通过“改革委”进行顶层设计和通盘考量。
  但是摆在眼前的现实是,现在的改革多由中央领导牵头。“若成立一个正部级单位去统筹改革,首先是统不起来,其次是要把各个部门的职能捋一遍太难了。”李章泽解释道,部门利益非常复杂,你专门搞一个部委去改人家,不被干掉才怪。所以这次国家改革委员会没成立,但不代表今后不搞。
  卫生部审批地方厕所改造
  职能转变就是削权放权废权
  “制度性改革不改不行,要释放制度红利,给企业松绑,给社会放权,激发社会活力,只有这样社会才有创新,才能发展。”李章泽的话掷地有声。
  国务院各部委现有行政审批职能1700项,法定审批职能200项,一共1900余项,本届政府的目标是砍掉三分之一以上。
  中编办官员表示,机构改革的时候,部长们都和颜悦色一个劲说好,可是到职能转变的时候,他们就不玩了。“改革是撤并个别部委,是毙命,但是最终没毙掉几条命;而职能转变是针对各部委削权放权废权,是要动刀子割肉,力求刀刀见血。”中编办官员解释说,部长们最近睡不着觉,都纳闷你把我职能转变了,我的人马怎么办?
  此前中央定调本轮机构改革一定要给市场、社会、企业放权,厘清政府与市场、企业、公民的关系,一共理出十大类职能转变措施和要求,内含五个减少,两个改革,三个加强,这“五个减少”刀刀直逼命脉。
  第一个是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这一刀重点砍向发改委,中编办要求4月10日之前发改委要列出项目,哪几项职能取消,哪几项职能下放。
  “企业自己掏钱投资,只要符合政策,我赔钱了我自己埋单。现在你批了我,你又不帮我埋单,我凭什么让你批我,不该批的,就不要去批。”中编办官员说道,如果它不愿意放权,请给个理由,中编办会组织专家进行讨论,然后提交国务院定夺。
  第二个是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权。本届政府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可,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充分降低门槛扩大个人企业社会在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的自主权。言下之意是,量大面广的事项就交给地方去管,中央政府是管不过来的。
  第三个是减少资格资质许可认定。资格资质的认定主要是关系到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目前市场上的认证证书滥、培训乱、收费高。今后依照行政许可法要求,具备特殊条件的职业行业,需要资格资质审核之外,其他一律取消。
  中编办官员举了一个例子证明,他朋友要到一家保险公司工作,需要保监会批准,结果会里卡了大半年都没批。
  第四个是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力度。这一步棋,主要是缓解地方政府的阵痛。林毅夫对此予以阐释:中央政府收了很多税,但没有把这些税花掉,靠项目转移支付转到很多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要找到项目需获得中央政府的批准。而专项转移的标准是只要部委认为你合格就拨款,自主性很大,所以繁衍出了“跑部钱进”,谁跑得积极就有奶喝。
  中编办官员又举了一个例子,湖北一名副省长告诉他,省里面厕所改造要卫生部审,小水库改造要水利部审,马路改造要交通部审。该名副省长只好天天呆在北京跑。
  第五个是减少行政性的不合理收费。当前预算外的行政性收费名目繁多。前几天,中编办找财政部把取消收费的事项列个单子出来。“他们说这个很难,我说当然很难,但必须列个单子出来,准备取消哪些不合理行政收费。这个你办企业你就知道,苛捐杂税很多。”中编办官员有时也为企业感到无奈。
  眼下,中央政府暂定要转变的职能有72项,每一项都已列上日程,各部委都有放权的任务,最早的一批免审事项将于4月公布。待放权之后,公务员队伍也会瘦身,“政府职能转变过来后,相当于庙被拆了,那么和尚也就下岗了,公务员减少就是这个道理。”
  数个婆婆管不住一张嘴
  大刀阔斧升格与降格并行
  本轮机构改革中,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简而言之,共有6个机构被撤销或者重组。
  方案起草小组在山上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先拿目前最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刀,将食品药品监管局升格为总局,由副部级单位升为正部,改革实际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之前的食品安全分段管理存在空档,比如农业部管养猪,杀猪却归商务部管,此外还有卫生部、药监局,被诟病“数个婆婆管不住一张嘴”。今后,农业部管农产品,其他的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管,中央已经批给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有300多人编制。
  与药监局在改革中升格不同,电监会撤销后与国家能源局合并,国家能源局的级别仍然是副部。当初成立电监会,本来是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但电监会的定位没定准,成立十年了,它的事情不多。
  铁道部这次未能幸免。1998年,中央就想改革,后推迟到2003年,铁道部说再缓一下。直到2008年,当时连方案都拟好了,但因为南方雨雪的影响,最终未能成行。
  撤销铁道部后成立铁路运输总公司作为运输主体,归国家铁路局监督。这样一来,轮船、飞机、汽车的多维交通体系就清晰了。
  海洋局在本次改革中也长成了“实力派”,整合渔政、海关缉私等多“兵种”力量,成立中国海警局,局长由公安部一位副部长出任,正部长级,业务上归公安部领导。以往海上队伍多,集中不了力量,常出现“看得见管不着”的现象。
  此外,因为业务监管经常互相“掐架”的卫生部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也合并成自家人了。对于社会上呼吁的“大文化部”,中编办官员说,从学者的角度来讲,今后出版广电总局和文化部合并了或许会更好。
  李克强多次声明本届政府要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中编办官员透露,将在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编制总体数量不加的情况下,削减事业单位编制,这样来调整。
  “本轮改革仍留有不少遗憾之处,比如西方国家内阁大体由14-20个部委组成,目前国务院除办公厅外还有25个部委。”李章泽说,改革是延续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留下的遗憾权当为下次改革留个接口。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高业务能力的综合性营销人才,中职院校必须结合实际教学状况为提高市场营销能力提供动力保障。
目的:研究妇科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与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妇科中住院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目标,按照患者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其均匀分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能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对化学启蒙阶段学生的基本要求.rn一、化学实验基本技能rn1.会正确使用初中化学常用仪器rn(1)试管:用于少量试剂的盛放
在我国古代,最早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赵爽创制了一幅“勾股弦图”(简称“弦图”),借助该“弦图”,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
期刊
火力发电是当前我国电力能源的主要供应方式,汽轮机是火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汽轮机的运行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汽轮机的热耗率,提高火力发电的经济性.本文主要就火电厂汽轮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职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但是,中职学生情绪消极,干什么事情都“草率从事”,应付了事,就业后返回率较高。因此,需要我们教育学生
电子商务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以优越的贸易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国贸交易结构和交易流程,推动了无国界的全球市场形成,并且对于国际贸易的交易手段进行了更新,在这其中也会产
期刊
本文主要立足于电力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对其成本控制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目的:分析研究产后出血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在本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中选择62例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