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sk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更影响到学生的人生,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的人开始重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通过研究寻找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更有效途径,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以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更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兴趣为引;多种途径;以身作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4-0185-01

1.兴趣为引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初中生处于一个比较敏感、躁动的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内心世界比较复杂,容易受外界引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这个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而以兴趣为引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心理健康教育获得更大的成功。
  第一,老师要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引导,树立健康的心理、人格。例如,采用故事、多媒体等手段进行心理教育,一方面,学生对故事等教学方式具有很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学生潜意识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疾病”加以区分,学生会主动的接受教育,认真的思考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等,并将其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自内心接受老师传播的观点、思想,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以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老师要坚持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构建健康、积极上进的心理世界。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游戏开发,一些小故事教育学生如何建立规律的生活、学习“制度”,避免游戏对学生学业的影响,通过幽默的语言、贴心的谈话等先建立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使学生对于老师阐述的话题感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有效学习,采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2.多种途径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扩大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利用不同途径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坚持活泼、自然、幽默的教育方式,利用故事、童话、微课等构建形式丰富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通过环境渲染使学生在愉悦之中感受爱,感受情,使其内心充满正能量。例如,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体验故事中人物的心境,加深学生的心理感知,促使学生心理成熟。
  其次,老师要积极、主动的了解学生,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根据学生个体的心理特点制定教育方案,使每位学生都能将老师当成朋友,能够向老师透露心声,老师能够根据学生心中的问题有效的引导其排除自卑、烦躁等不良情绪,使其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例如,某个学生胆小、自卑,老师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就需要多鼓励他,多为其制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获得自豪感,使其能够大胆的参与各类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再次,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在心理教育开展过程中要积极的联系社会发展,联合家庭教育,使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不断扩展,以抬高学生眼界,使其对事物有更高远、更理性的认知。例如,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多数初中生对网络游戏都非常痴迷,因此,许多老师和家长都是“谈网色变”,拒绝学生接触电子设备,这种行为有时会加深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使其逆反心理增长。老师与家长沟通中可以引导家长采用更好的方法控制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可以利用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使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中发挥更大作用。
  最后,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和发展,营造良好的集体情感氛围,使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感受到关爱,得到帮助,使其保持乐观、积极、上进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心理素质不断提升。例如,利用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教会学生如何面对挫折,解决问题,积极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3.以身作则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
  每一位老师的行为、思想对学生都有深刻的影响,老师以身作则能够有效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初中生心理教育中老师先要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一方面,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学生从老师身上看到积极向上的精神,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养,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另一方面,老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学习、积累经验,积极接受和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能够与时俱进的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状态、心理变化等,使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到提升,进而更好的教育学生,以自身言行影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的心理观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途径不仅要结合当前的理论教学认真思考,更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积累经验,不断的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心理受到渲染,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排泄不良情绪,使其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使初中阶段的学生综合素质更高,使初中阶段培养的人才更加优秀。

参考文献
  [1]金宏.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J].信息周刊,2019(11):0304-0304
  [2]王麗娜.浅谈初中生健康阳光积极的心态培养途径[J].好家长,2019(12):174-174

其他文献
TOD开发模式又称"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是目前我国在城市新区建设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方法。本文以TOD开发模式为基础,阐述了城市与建筑设计的相关方面。我们尝试在TOD
文章王国里上上下下都是患病的文章。简直惨不忍睹,所以,我决定开一家文章医院!文章医院主要制订了以下几种病的治疗方案。大头病——文章的开头过于长,一般开头超过五行的都算
数学化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这种趋势也深刻影响了经济学。边际革命后西方主流经济学走上一条数学形式化的不归之路,但作为边际革命发起者之一的门格尔所创立的奥地利学
摘 要:游戏教学在小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更加适合小学生的思维和天性。首先,游戏教学可以以生动的形式,寓教于乐,将教学中一些晦涩的道理,通过游戏通俗易懂的展示给小学生;其次,游戏教学活泼有趣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从小就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游戏教学要以“教学”为主,以“游戏”为辅,通过“游戏”实现“教学”,将“教学”内容嵌合在“游戏”的形式中。  关键
对"市场化"内涵的准确理解是进行市场化水平测度的前提和基础,"市场化水平"是一个为进一步研究厘定政府职能,明确政府与市场边界,合理确定政府适度规模的基础性重要命题。本文在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核心观念的认知、认同和践行是教育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是其根本。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中,让学生得到价值观的培养与转化。因此,七年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需要注重教学策略的调整,主要从与学生进行情感共鸣的方式;导入生活例子的方式;分层推进的方式出发进行研究。  关键词:七年级学生;自主
摘 要: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但是目前小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习惯采用灌输式教学理念教学与时代发展需求存在背离情况,在加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已经成为当前
摘 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小学语文成绩?如何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又如何能给孩子们一个灿烂的童年生活?“海量阅读”是最好的办法。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  关键词:提前读写;单元整合;整本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4-0186-011.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育人科学,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用了"信任、关心、理解、欣赏、公正、爱心、耐心、尊重"这16个字,让我成了孩子的知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