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岛屿写作:和四位导演谈镜头下的文学大师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宿媒体”近几年推出《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大师系列电影》,他们主张以纪录片为媒介,透过年轻导演的诠释,把战后最重要的文学家介绍给新生代读者。他们的缘起提到:“藉此永久记录作家的重要事迹,也希望透过这些作品,重燃新一波的书写复兴。”
  《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纪录片共出了两个系列,以大师为名,选取13位作家,并称为港台文学代表,一共拍了13部。13位作家是:杨牧、郑愁予、周梦蝶、余光中、林海音、王文兴、白先勇、洛夫、痖弦、林文月、西西、也斯、刘以鬯。
  文学迷怕画面毁了大师的文字,镜头打扰大师的生活,四位导演用他们的电影专业告诉你,请放心。
  白先勇,22岁创办《现代文学》,小说《台北人》、《孽子》是一代人的文学记忆。从投身青春版《牡丹亭》复兴昆曲,到近年写作《父亲与民国》、《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追忆历史,邓勇星说:“他在看过这么多人物沧桑,最后沉淀出来的是一丝温暖。”
  邓勇星,台湾导演,2002年推出改编自痞子蔡同名小说电影《7-11之恋》;2011年,电影《到阜阳六百里》,获得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单元最佳导演、第四十八届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和最佳女配角。)
  端传媒(以下简称“端”): 最早接触的白先勇先生作品是哪一部?
  邓勇星(以下简称“邓”):《孽子》,学生时代就看过他的小说。他在我心目中就是台湾很有名的作家,那时候也没有深入研究,就是看一个很好看的小说。
  端:拍摄之后对他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邓:之前对他本人没有什么想象。慢慢介入开始交流,这也是第一次。他的人格魅力,是值得我们这些从事创作的晚辈学习的。比如温暖、诚实,他说从事文学,必须要百分之百诚实。任何创作都是一样的。
  端: 在片中着重突出的部分有哪些?
  邓:拍这部片就像写一本书,他本人就是一本很厚的书。每个篇章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太能忽略。他和朋友的感情直接影响他的创作态度;他对父亲的感情;他对民国史、对国家的看法;对昆曲文化的使命感……这些都是构成一个完整的白先勇的部分。篇幅上因为复杂程度,做一些调整而已。但不能用素材在片中的长短,判断我们觉得哪部分比较重要。
  端:在拍摄过程中,和他的互动中,你的角色是什么?
  邓:我更像是一个陪伴的人。不全然是观察者,也不像我在访问他。片名《姹紫嫣红开遍》是《牡丹亭》当中,杜丽娘唱那一段“皂罗袍”。我接触白老师的人生,就像走进花园的杜丽娘一样,“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他的一生太灿烂了。我陪伴他,让他带着我们在他生命的花园里走一遭。
  其中有很多驚喜。比如我从来不知道昆曲这么美妙,我因为想要了解他去看昆曲。昆曲在美学上如此细致、极致,表达情感既奔放又节制,舞台设计既抽象又具体,形成它独特纯粹的美感。这是我以前没有看过的。
  再比如,我又重看了《台北人》,这一次又听他讲这一个个故事。发现这么多篇章,是有一个统一的影像意念的。这也很让我惊喜。他在看过这么多人物沧桑,最后沉淀出来的是一丝温暖,这也很像他这个人。
  端:一直有人改编他的小说成为影视作品,之后会想拍他的作品吗?
  邓:这个要看缘分,不能强求,我未来创作的过程中,如果和他的作品有交集,那才是恰当的时候。硬要规划,反而缺少了水到渠成的美感。
  王婉柔:追溯洛夫先生的超现实主义创作脉络
  洛夫,台湾诗人,从1959《石室之死亡》至今,一直在寻找、尝试不同的诗的语言。超现实主义代表诗作影响台湾文坛深远。2000年,创作三千行长诗《漂木》,打开了华人诗坛长诗的历史新页。将届70年的创作生涯,一再突破既有格局。   王婉柔,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毕业,英国Exeter University剧本写作硕士。2009年即参与岛屿写作第一系列制作,曾担任郑愁予纪录电影《如雾起时》制片,周梦蝶纪录电影《化城再来人》副导演、剪接、访谈人。
  端:最初接触洛夫先生的作品是什么时候?
  王婉柔(以下简称“王”):高中就看他的诗,一直很喜欢。《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一系列就觉得要拍他。但是当时目宿媒体刚成立,洛夫老师在加拿大,我们还没有十足把握可以应付在国外的拍摄。
  端:电影主要内容包括哪几部分?
  王:其实这部片去年在台湾就上映了,庞大的粉丝群也有一些批评意见。主要是因为洛夫的诗作非常多,为什么我比较集中在他的战争题材诗这一块。
  他一直坚持创作,有上千首诗作。我觉得作为一个纪录片,在有限的篇幅中,还是要找到一个主轴。最重要是我觉得,奠定洛夫老师的地位,就是他在金门写下的《石室之死亡》。这首超现实主义诗作,也影响了后来很多人。
  关于战争,诗人自己讲出来是一个层面,他的诗作是一个层面,而我如何理解他的话语和诗作又是另一个层面。所以我处理的时候,特别小心,不要把诗作视觉化,那个做不好会很拙劣。画面上我尽量写实,而不是模拟他的诗作。
  而在写实层面,怎么表达他的“超现实主义”?我选择尽量不要去解读他的“超现实主义”,而是去追溯他的“超现实主义”是在什么脉络下产生的。我找到了他当时接触的“超现实主义”材料,台湾一些诗刊翻译的法国的诗,还有他看过的里尔克诗集。在这些材料中,发现了一些他常用意象的来源。比如,台湾很少看到“豹”,但他的诗中有,在里尔克的诗中也看到了这个。
  “超现实主义”还有另一条线索是从日本来的。台湾南部那时有个诗社,风车诗社,其中的很多诗人去日本留学。我们采访到一位成员林亨泰,他是直接接触日本的超现实主义。我去追溯这些脉络如何影响洛夫,而不是解读他的超现实主义诗作。
  齐怡:林文月老师的心境,让她的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林文月,台湾史家连横之后,生于上海日租界,光复之后举家返台。家学渊源的她被誉为“台大第一景”,更是散文与翻译大家。
  齐怡,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毕业,作品包括电视制作《再见美丽岛》、《看见台湾——美学台湾》纪录片,分别获得亚洲电视节最佳新闻节目及入围国际艾美奖。另有《诚:董阳孜移动中的雕塑》、《回头看决策——萧万长公职之路五十年》等十余部纪录片。
  端:最早读过的林文月老师的作品是什么?
  齐怡(以下简称“齐”):《饮膳札记》。她不是在写食谱,而是巨细靡遗地写人。她觉得做一道菜和写一篇文章,是异曲同工的。从充分准备材料,到完成的过程,她都很享受。
  端:拍摄前后对她的印象有什么变化?
  齐:看她的文字和拍她,最重要的两个东西,一个是情,一个是生活。她在生命的每一个转弯处,跟人温暖相遇的这些美丽的场景。
  她的美丽也是台大当年一景,是很多人的美好回忆。她虽然性格温婉,但文字是刚毅、坚强的。《源氏物语》她翻译了五年半,66期没有一期间断。这需要很大的毅力、耐力跟恒心。《源氏物语》当中所有的插画都是她画的,素描功底非常好。
  她优雅,但也有一点小叛逆,比如考大学时把志愿从“外文系”臨时改成“中文系”;不顾父母反对,选择嫁给当时还是穷画家的郭豫伦先生。   她喜欢在家宴客。那时餐厅打烊早,聚会的文人们还没有尽兴,她就常在家做菜,让大家比较自在。当时家宴的座上宾有台静农先生、郑骞先生、孔德成先生等等,三毛、林海音、齐邦媛也都是常客。所以在二十世纪70年代,林文月家的餐桌,是台北重要的一处文化风景。
  她为了宴客准备不同的菜,都要写卡片。每次请客前,她都会写下客人名单、要准备哪几道菜、上菜的顺序、哪些菜可以先摆好的。上一次有谁来吃过了的菜,这次会换一道新的,她可以细致到这个程度。每个人爱吃什么她都记得。除了做菜的具体做法,她写饮膳更是回忆每一次客人的面孔。
  端:拍摄当中遇到哪些困难?
  齐:《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一系列就有邀请林老师,但她两次都婉拒了。2012年,她获得文化奖,我刚好在拍,就试试看能不能继续拍下去。但她还是没点头。
  将近四个月过去了,后来我专门去了她童年在上海的家,按照她写上海童年的散文中的路径、视角,走了一遍她生活过的地方,回来发了6封email给她。但还是没能打动她。
  陈怀恩:用电影和痖弦老师的诗,做一次有意思的共同创作
  痖弦,台湾诗人,自1966年后不再公开发表诗作,但一首《如歌的行板》,教人永远记得他诗人的身份。写就这首人人琅琅上口的诗行,此后投身编辑工作,从上一世纪中至今,影响力仍在扩散。
  陈怀恩,台湾导演,从事电影工作三十年,包括场记、剧照、副导演、摄影等等,与杨德昌、侯孝贤、张作骥等多位台湾知名导演合作。2007年自编自导第一部电影《练习曲》,温暖抒情地呈现台湾景观风貌。
  端:拍摄痖弦老师遇到什么困难?
  陈怀恩(以下简称“陈”):拍了快两年,开始比较苦恼的部分是,他一直在温哥华。他这么丰富的人生,我们却只有一点温哥华的素材。有三四个月被迫要想出新办法,怎么去呈现。隔年2月,他突然说要回台湾,我们就又调整。才发展出他比较特别的访友行程,也是片子比较特别的地方。
  端:痖弦老师给你的感受?
  陈:片中会看到他去拜访很多人。通常德高望重的传主,都是人家来拜访他。他很体贴,怕麻烦人家帮忙他的影片,所以他更乐于去拜访人家。他让晚辈都很自在。这部片子让看的人也感到轻松自在。
  其实从头到尾根本搞不清我在干什么,他有担忧,但并没有拒绝。他很体贴的配合我们。《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一系列六位作家,大概有四部,他都有出镜作为访谈对象,讲这些老友的故事。我们当时开玩笑说,我们可以直接拍他,就可以知道所有人的故事。
  而且他非常会讲,讲到每位作家最精彩的部分。他的确是非常棒的台湾文学发展的见证者,这当之无愧,很少人有这个接触面和角度。这和他长期在副刊工作的经历有关。他看着很多作家成长、成熟。这也是我们最早觉得他最有趣的部分。倒没有想去解构、分析他的诗作。
  他看完片子说,文学和电影,在他的故事里,做了一次有意思的对话,在轻松和乐的气氛下完成。
  端:这部片的拍摄构想有哪些调整?
  陈:痖弦老师是个很特别的文学家,他最重要的作品集中在13年的创作时间,1953到1966。这段时间的作品完成了他的詩集《痖弦诗抄》。他传奇的地方是,并不高产,但三十年间都名列台湾前十大诗人。   他的作品不管什么年代去看,都有很独特和创新的地方。即使现在读,也不会觉得他的诗很老旧。虽然他的作品不多,但这88首诗的样貌非常丰富。所以他可以一直是桂冠诗人。我们拍文学家,不想像定论那样给他一个评论、肯定。
  如果我对他作品有明确的解读,要按照一个规划去拍,我也会很小心。因为这不是剧情片,我们不知道作家会展现什么。所以我不想带一个鲜明的主观印象去拍。
  痖弦老师和人相处很随和,容易沟通,但他的作品中也会有固执、甚至高傲的东西。他的作品很多是很年轻的时候写的。我开玩笑说,观众都被片子骗了。
  因为看完你不会留意,他创作的时间很短,写的作品不算多。因为片子内容很丰富,大家可能也觉得他的作品很多。反而他有限的作品,蛮能把他的一生展现出来。
  他的兩个诗人朋友吴晟、席慕蓉,背景非常不一样,他们的交集就是痖弦。痖弦能兼容他们的诗,他自己的作品中同时有两个方向的关照,比如《印度》和《红玉米》。《印度》在讲甘地,《红玉米》是他思乡的感受,看似全然无关的创作方向。
  当吴晟和席慕蓉分别来谈他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就是台湾独特的文化现象。台湾承载的多种文化的冲突,尝试去寻找和谐、互相包容,但可能一开口就会吵架。我们只是用电影去展现事情本身的风貌,没有注解,主观评断。
  刚开始,还没有正式拍他的时候,没有把他和台湾不同文化对话这个角度联系在一起。当时只是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现代诗作者。他的诗有很多不一样的主题、形象、语汇。
  诗作从字面看,和朗诵出来,会产生很不一样的效果。四下无人,在一个很安静的空间,把一首诗读出来,那个东西可能和你产生某种撞击,那是令人享受的被触动的感觉。
  那不一定是理解、读懂了这首诗在讲什么。我们开始接触痖弦,也是被他的诗触动,觉得很有趣,但不知道为什么。
  有些没剪进片子里的素材,我们找了一些喜欢痖弦诗作的文学界的朋友做访谈,也请他们念诗。直到我们请痖弦老师自己念,赫然发现那是另外一个东西。
  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创作的过程很特别,这影响了诗的呈现。这部分是他口述,我整理之后的理解,没有放进片子。不想一个影片太高傲,有种看透一切、解读一切的感觉。我不想做所谓揭露痖弦创作秘辛。
  简单来说,他的诗和他小时候听到的地方戏曲很有关系。他会反复朗诵,用很多声音来检验用字。他平时讲普通话,但念诗是用像唱戏一样的调子。所以后来有很多评论说他的诗很甜,充满音乐性,其实都和这个有关。
  至于他的创作题材,很难说尽,他作为一个媒体人,什么事情都关心,比较博学。两小时的电影,怎么可能把一个作家一生的东西全部表现出来。
  我们只能是从一个我们能理解的、表现的角度,去分享我们对这个作家的感受和想法。这不是一个文学研究评论或者生平传记,更像是电影和文学做的一个有趣的共同创作。
其他文献
自主招生政策变化快  《中国青年报》发文介绍了江苏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政策变化所遇到的尴尬。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新政,从2013年起,全省共有26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可以面向普高和中职毕业生自主招生,去年仅有15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有这个特权,而且只能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因为去年的政策已经广为人知,所以今年中职生可以参与高职自主招生,这一新的政策尚很少有学生或家长知道,甚至连各地招办的工作人员也鲜
摘 要:德國曼海姆科技馆作为致力于科学与工业革命的博物馆,借助不同工作种类的人员配置,演示亲身实践的设施并解释现象背后的原理,在展览中起到了积极调动公众参与的作用。每两年一次的观众调查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观众,同时也反映了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啤酒特展为例,从展教活动的角度,探讨曼海姆科技馆对待困难话题的策略与方案。  关键词:教育活动 交互展项 观众调查  Abstract In this articl
概 况 位于上海的西北部。嘉定区辖3个街道、7个镇,1个新区、1个市级工业区。2014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5899人;全区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培训总量达到105万人次。  入选理由 组建由教育部门牵头的区域性职教集团,将其定位为职业教育的专门协调机构与公共服务平台,落实编制,赋予职能,并将协调与服务职能规范化、制度化,为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组织形态积累新经验。  亮 点 2009
摘 要 科技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青少年,最大限度发挥科学普及功能、着力提高科技教育质量是社会赋予科技馆的重要使命。绍兴科技馆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馆校联动”,实现资源互补共享,在实践过程中激发青少年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 科技馆 青少年 馆校结合 科技教育  0 引言  众所周知,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而科技馆则致力于增强全民科学素养,旨在向青少年传播科学知识。
2018年11月5—9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区域博物馆委员会和人员培训委员会在新西兰奥克兰、惠灵顿联合举办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为“直面新的政治现实:重新思考区域博物馆的人才培训”,重点研究区域博物馆现在及未来在更广泛运营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并考虑制定积极的培训策略,培養优秀人才以应对新的挑战。  当前的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人口、经济与文化政策更迭,民粹主义意识形态抬头,国家边境遭遇压力,政治结盟难以预料
摘 要 博物馆学术会议是促进馆际学术交流、提高科研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2019年博物馆领域112场学术会议的基本分析,发现博物馆领域学术会议具有主题丰富、规模大型化、时间冲突明显、地点相对固定、与社会合作不紧密等特征。针对会议组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议博物馆学术交流管理部门积极关注行业动态,降低会议冲突,将会议质量作为重点考察指标,探讨博物馆学术会议的管理方式,并提出建立学术会议组
摘 要 文章介绍了剑桥大学的惠普尔科学史博物馆,从建筑历史、兴办理念、收藏研究、展陈特色及公众服务等方面一一陈述,向读者揭示了这座属于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的博物馆如何启发大众对于科学的兴趣,发挥自身辅助教学的功能,助力剑桥大学成为全球的科学中心。  关键词 高校博物馆 科学史博物馆 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在《启蒙之所,智慧之源——一位剑桥教授
摘 要 本文讨论了博物馆面向观众的三种不同态度:(1)“陌生人”态度指的是博物馆的首要责任是藏品而非公众;(2)“客人”态度指的是博物馆出于使命感,试图借助教育活动和制度性的学习目标,把工作做得更好;(3)“顾客”态度指的是在社会思潮的督促下,博物馆调整自身的态度和实践以对观众负责。换句话说,当前的博物馆应该认识到,并有义务来理解和达成观众的需要、期望与诉求。同时,在史密森尼学会下属9个博物馆案例
我认识Z好久了,从高中到现在也有七年以上。刚认识那些年,我们还只是穿着黑色尼龙百褶裙的高中生,白袜白鞋,发禁仍在。回忆蒙上一层浑沌暧昧光影,老照片上画面定格比YA,我与她笑容满面的底片触及空气产生变异,曝光过度仍可见女孩的拘谨,若即若离困在懵懂年纪。但Z是奇异的存在,顺服地走入那些照片里,露出温良恭俭的笑容,却无人知晓定格的瞬间她究竟在想什么?──当然,每个青春期女孩的脑袋多少装着一点飘摇的繁花落
2014年7月1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此次车改方案制定过程中,较为核心的问题是补贴标准的制定、车辆处置以及司勤人员的妥善安置。  在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后,对参改的司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将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自行选择公务出行方式,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公务出行不再报销公务交通费用。  车辆处置遵循公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