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知识迁移理论的运用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g199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迁移的实质是学习者用原有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对比、理解、运用的过程。学习是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理解和运用都伴随着迁移,知识迁移是普遍存在又非常关键的一环,使知识的掌握系统化、结构化,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对知识迁移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知识迁移理论;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一、迁移规律概述
  所谓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态度、情感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简而言之即前面的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迁移的实质就是学习者运用原有认知结构的观念对新课题进行对比、分析、概括的过程,即原有认知结构与新课题的“同化、顺应的过程”。
  迁移就方向而言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前后两种学习活动是互相影响的,即存在着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其影响作用可能是促进的,也可能是阻碍的。因此,迁移又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两种类型。凡是已有知识、技能的掌握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起促进作用的就叫正迁移;反之,凡是已有的知识、技能干扰或阻碍了新知识、技能的掌握就叫负迁移。例如,前面所说学习汉语拼音字母,再学习英语字母时,在识别字母形状时有正迁移现象发生,而在读音上则容易产生干扰而出现负迁移现象。
  二、利用正迁移,提高学习效率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并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相互关系,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果被人们所认识和运用,人们就能够遵循知识迁移的规律,简单快捷的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如小学分数的同分母加减法,是在整数的加减法意义中迁移而来的;分数化为小数是利用除法的意义迁移而来的。
  由于数学知识内容大都是概念、法则、性质、定律等,而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记忆理解是促成知识迁移的重要条件。在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已知的知识结构,去分析理解新知识,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增加正迁移的效能和功用,降低新知识的教学难度,巩固旧知识的掌握力度。
  三、防范负迁移,克服学习困难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事物有联系,更有区别。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除了要善于利用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正迁移外,还要注重区分知识间的差异性,防止负迁移的不利影响。如在教时间概念时,1.5小时学生容易理解为1小时5分钟,这是受十进制计量单位的影响,而没有考虑时间单位进率的特殊性;又如,有些学生认为:“比就是除法,除法就是比。”实际上它们虽然有联系,但是也有区别。因为“除法”是一种运算方法,而“比”是比较两个量彼此之间通过分数来表现的数量关系。
  四、知识迁移理论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1、创设迁移情境,培养学生迁移意识。情境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有效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在情境中思考、联想、分析,加之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会积极探索新旧知识间的内在相互联系和本质规律,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三角形的面积算法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把一个平行四边形缓慢的分离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发问: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什么关系,是不是相等的?面积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由于之前学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与高乘积的一半。
  2、教会学生知识迁移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分析、归纳、迁移的思维方法。归纳习题的共同点,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寻找知识的相同要素,相同的知识要素对学习迁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同的知识结构、概念或法则能长久的保持并促进迁移的运用。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概括综合能力越高,说明学生对知识理解得越深,掌握得越牢,显然迁移到以后学习新的知识中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具体有以下几点:①要做好基础知识的铺垫。基础性是数学的特征之一,数学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是实现正迁移的基本条件,为了让学生掌握新概念、新方法,必须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充分的基础知识铺垫。②要做好知识的过渡准备。知识的迁移不是一步就完成的,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有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细致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深刻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各个例题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点,有机地安排好整个教学程序,力争做到潜移默化、环环紧扣。③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维创新。联系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思路就会变得开阔,思维也会活跃。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发现这样的现象,会拉小提琴的人再去学习拉二胡就会容易很多;相反,在学习英语字母的时候,总是受之前学习的言语拼音的干扰。其实这些都是知识迁移现象。知识迁移是双向的,前后知识是相互影响的,因而知识迁移有正反顺逆之分,对知识之间的学习和运用起到促进作用的是正迁移,反之起阻碍作用的迁移就是负迁移。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克服负迁移,利用正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互相作用,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其他文献
故障现象 呼入时,手机和主机均不振铃。手机开关打到“SB”位置时,有较强的白噪声。 分析与检修 首先检修不振铃故障、呼入时虽然手机、主机均不振铃,但此时只要摘机,即可与
近期,笔者接连检修几台NEC彩电,其故障很有共性(即通病),故整理出来,供参考。例1 机型:TC2132CH 故障现象:“三无”。分析检修:通电,按面板电源开关,能听到继电器吸合的“嗒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行耳内镜下中耳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行耳内镜下中置管术进行治疗的 98 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措施,分
日前本人接修一台长虹CJ37A1型彩电,故障现象为:行不同步。经查为集成电路AN5435内部水平振荡器不良。试更换一块AN5435,试机却出现“三无”故障,且电源发出“哼哼”叫声。
期刊
一、“画龙点睛”的原意和引申 “点睛”,即“画龙点睛”的略语。“画龙点睛”这句成语的原意是比喻做事要在重要事物或事物的关键部位着力用功。后引申用于写作,有两层意思
1 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量、血色、经质等某一方面超过正常范围所出现的症候,表现为月经提前、月经延迟、月经不准、月经过多或过少等。点击关键词:调经中医治
先在箱底层铺一层3厘米左右的泥(沙),然后将辣椒消毒处理,晾干后装入木箱内。一层辣椒一层泥(沙),向上装至离箱口5厘米~7厘米处,再覆盖泥(沙)密封即可。木箱装10公斤,箩筐可
“当宝宝软软地靠在你胸前,努力寻找乳房的时候,妈妈就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而当宝宝吃饱了满足地嘴巴咂吧咂吧,或者幸福地睡着了,另外一种强烈的成就感也会油然而生。”      医生们苦口婆心提倡了很久的母乳喂养,就在不合格奶粉名单的公布下,被人们轰轰烈烈地身体力行起来。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好事,也有人欣喜地感到:母乳喂养的时代开始回归了。然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简单?    奶粉风波折射母爱退化    “
摘要 设计的创新是设计艺术的核心,设计创新源于生活的需要,其中包括文化和物质全面的因素。本文从加拿大的城市公交设计的实例入手,分析设计创新的来源,意在理清设计创新的思路,认识设计与生活的关系,破除设计创新的表面化,让设计更加贴近生活,体现其价值。  关键词:设计 创新 来源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识码:A    在加拿大梅市学院视觉交流系的课堂上,有学生问老师:“是设计改变生活吗,设计的构思
l}、…:1:},}。…;};},…。…。}。i{霆墓;轰誉蚕〔正正三EE正三互坦n「住巨巨巨[匕匕r】}))})曰}「r{lIl!}1〔〔「一—I亡〔}厂}仁{!厂《鸳浮三 妥困妥月甲卜};夏三之「卜,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