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审美特征之意境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pac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植根于华夏文化沃土,跨越不同时空,历经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是世界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它所体现的艺术美蕴含昭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及宇宙意义的最高境界。传统中国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及审美特征。
  关键词:审美特征;意境;中国画
  正文:“五四”运动以后,西学东渐,近现代中国画借鉴了西方写实主义的观念和技法,力图中西合璧。而当代的中国画更是不断创新,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中国画的主要特征依然不变。
  早在大约一千多年前,东晋画家顾恺之就提出了“以形写神”的原则。相传他画人物,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答云:“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是六朝和唐代的常用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个”,在这里指“眼睛”。这句话指出,绘画的关键不在于对象的美与丑,而是重在“画龙点睛”,表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或精神意境,使其“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顾恺之的“传神论”奠定了中国画以形写神、重在传神的基础框架。
  中国画的写意性,体现在各种形式的绘画中,无论是简括疏放、水墨淋漓的写意画,或工整细致、层层渲染的工笔画,都有明显的写意性,其笔墨或写或工,只是技法形式的不同而已,其写意传神的艺术特征一致的。写意画可以“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可以放笔驰骋,直抒胸臆。而工笔画工致细腻,严谨周到,但同时也追求写意的韵味意趣。如北宋画家范宽《溪山行旅图》,画面既工整细腻,又开放有度,既是工笔又是写意。该画层次丰富,墨色凝重,极富美感。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细如弦丝的瀑布一泻千尺。整个画面气势逼人,使人感觉身临其境。山底下,是一条小路,一队商旅缓缓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一种动态的音乐感。马队铃声渐渐进入了画面,与山间潺潺溪水相应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就是诗情画意!我们从画面本身就能感受到画家本人的生活阅历、人生感悟及内心体验。范宽如果没有在终南山辋川一带的隐居生活,感悟自身,感悟自然,就不会有这经典的《溪山行旅图》问世。
  线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技法之一,更是中国画的基础。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例如,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和《人物驭龙》帛画,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独幅绘画实物。两幅帛画均以引领灵魂升天为主题,在丝帛材料上用毛笔勾线画成。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礎。
  其实,线并不在客观的物体中存在,而是画家们自己的主观想象。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画的线独具艺术魅力,因为它是立体的、有生命的、有情的线。说它是立体的线,是由于中国画的线讲究浑圆厚实,笔力深沉,力透纸背。这种“圆”、“厚”的效果是从中国毛笔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中产生出来的,主要通过“中锋行笔”获得。中锋行笔就是笔锋始终保持在行笔轨迹的中间运行,笔杆竖直下向。这样写出的线条是一个立体的圆柱形,中心是骨,四周是肉,外柔内劲,如“绵裹铁”。中国画的线是有生命的线。因为中国画的线条不僵硬,不呆板,讲究在起讫运转中一波三折,提按顿挫。画家把线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轻重、疾徐、浓淡、枯润加以巧妙的组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节奏和旋律,赋予线条以生动的气韵。线有了气韵便有了生命,自然会灵动传神。中国画的线又是有情的线。因为在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而成为表达作者的意念、思想、感情的手段,成为形、意、情的综合表述。既然线可以表达画家的思想感情,那么,每个画家的线条自然各有特点。如果说西画是体、面和色彩的交响,那么中国画就是点、线和水墨的协奏,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就是以线为主的笔墨。画家通过笔墨技巧,表现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有无笔墨,是人们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正是运用“以大观小”,散点透视的结果。何谓“以大观小”?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沈括生动地说明了山水画的散点透视,“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就是俯视鸟瞰,以高观下,山川之景尽收眼底,若同真山之法,再美之景也难成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说明了山水画家处理空间的艺术手法,所说“假山”绝非指花园里的大假山,而是指放在案头以供观赏的山水盆景,盆景中以小石块垒起数座径不盈尺的山峰,再放置小亭等等,画家只要站着就可以尽收眼底,就像在空中俯视大地上的千岩万壑,画家全山在胸,方能妙笔生花。
  中国画独具艺术特征,它所体现的艺术美蕴含,昭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及宇宙意义的最高境界。加强国人对中国画的认识和理解,让人们更好地体会到画中的美感和意境,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步。通过认识中国画的艺术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中国画,进而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使民族感情得到升华,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笪重光.画筌[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3]沈括.梦溪笔谈[M].北京市:中华书局,2016
  [4]徐书成.中国画之美[M].石家庄市: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
  [5]韩玮.中国画[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M].明文书局,1985
  作者简介
  付茹(1989-),女,山东工艺美术学院07级本科,专业为平面设计,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
  注释:
  参见沈括编《梦溪笔谈》,中华书局,2016年版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的探讨是基于行李追踪系统展开的,行李追踪系统用于跟踪和校验机场行李托运的全过程,同时提供行李的统计分析,提高了行李托运处理效率,又可降低行李在托运过程中出错的概率。首先对行李追踪系统进行简要说明,阐述其在机场应用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行李追踪系统处理流程、功能以及接口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对报文处理的介绍,来构建行李追踪系统的数据基础。  关键词:行李追踪系统;行李托运;报文处理  一
期刊
摘 要:民间文化的势衰,不仅是西方文化的侵入,也是本土文化无法被现代社会接纳的结果,如何更好的传承民间文化,成了社会热点话题。本文以安阳民间文化为例,讨论如何活用民间文化,让传统文化跟上时代的脚步。  关键词:民间文化;传承;创新  一、安阳民间文化的发展  安阳市地处河南省的北部,位于晋、冀、鲁、豫的接壤处,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内黄县、汤阴县、安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期刊
摘 要:网约车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使百姓的出行方式更加多样,满足了其日常生活需求。但网约车的运行过程中,因为法律没有相关的规定,网约车中的民事纠纷也逐渐增多。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利用相关的法律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以进一步规范网约车秩序。  关键词:网约车;民事纠纷;合法权益  一、网约车的涵义及相关的法律规定  1.网约车的涵义  网约车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市场不断地发展,满目琳琅设计产品也随之不断涌现。但存在的问题比比皆是:功能多但难操作、讲求美观而忽略实用功能......真正能够从实用、解决问题角度来看的属于小部分,伴随着科技快速地更新换代,设计产品向要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对人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时代的发展方向也将设计往前推进,从生态设计不断向设计生态转型。此次从设计与人的距离、无意识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共同的感受、真实的需求中探寻
期刊
摘 要:现代著名翻译家刘士聪(1937—)认为文学翻译需忠实于原文,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原文的艺术效果,比如风格,精神,意韵等,即基于翻译理论,传达原文的神韵。本文旨在用“信”和“神似”这两个翻译理论来分析比较刘士聪对夏衍(1900—1995)《野草》的英译版本,以此用来证明刘士聪的英译版本更加可行和恰当。  关键词:信;神似;文学翻译;野草  Abstract:As a modern fam
期刊
摘 要:中西方艺术最早都起源于人类对生产生活的记录,通过简单的方式记录当时的社会生活,这便是美学最早的表现形式。后来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的不断进步,中西方对艺术的追求和审美逐渐提高,中国表现为从陶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中国魏晋时期直到后来形成风格独特的中国画;而西方早期则产生大量的石刻建筑,到后期的文艺复兴,为西方艺术的发展拉开了帷幕,西方开始探寻人的最本质,人文主义的科学思想开始在欧洲蔓延,19世纪后
期刊
摘 要:拆迁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伴随的产物,拆除旧的,建造新的,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而前面添加的“强制”一词后,成了矛盾的导火索。因此,很多学者从行政法、宪法等角度对其合法性进行探讨,呼吁有关部门规范行政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坚决杜绝强制拆迁。从刑法的角度,结合现有法律法规对刑法中强制拆迁的防卫权进行进一步的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强制拆迁;被拆迁人;防卫权  一、强制拆迁问题
期刊
摘 要:随着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华裔作家在文坛涌现,他们开始赢得来自主流社会的认可。有着多文化背景的华裔作家更倾向立足于美国人的身份去追寻中国文化的渊源。与此同时,他们常常在作品中反应对少数族裔的文化身份的认同。  谭恩美是其中代表新的作家。在她的成名作《喜福會》中,谭恩美探讨了文化身份认同的时刻,并且更加深入考虑少数族裔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  本篇论文主要利用赛义德东方主义的理论作为指导,探讨了《喜
期刊
摘 要:文艺大众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左翼作家为了促进文学与人民大众相结合所展开的活动。或称文艺大众化讨论﹑文艺大众化运动。它是在苏联列宁的文学应该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艺术是属于人民的”的思想指引下展开的,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还直接受到20年代末日本左翼作家提倡革命文学大众化的启发。以瞿秋白﹑茅盾﹑鲁迅等为主要倡导者,本文将对瞿秋白所受的俄国影响而倡导的中文拉丁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通过一些知名的国际品牌如香奈儿,惠普,索尼等,利用影视广告以定格动画的形式推广其产品,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定格动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动画。它具有更广阔更自由的个人发挥空间和较低的成本投入优势,更加强调个性构思和创新的拍摄手法演绎导演对事物的情感表达和思想理念,定格动画本身具有真实性,多样性和对工程实施的重视;同时运用在商业上又有其特长——利于商品的推广。  关键词:定格动画;制作与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