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艺术基本美学特色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西方艺术最早都起源于人类对生产生活的记录,通过简单的方式记录当时的社会生活,这便是美学最早的表现形式。后来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的不断进步,中西方对艺术的追求和审美逐渐提高,中国表现为从陶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中国魏晋时期直到后来形成风格独特的中国画;而西方早期则产生大量的石刻建筑,到后期的文艺复兴,为西方艺术的发展拉开了帷幕,西方开始探寻人的最本质,人文主义的科学思想开始在欧洲蔓延,19世纪后西方各个流派出现,形成影响世界的艺术思潮。近代中国受到西方绘画思潮的影响,中国画也以各种不同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出现,在传承优秀文明的同时,也以独特的方式不断发展进步。
  关键词:中国画;西方绘画;艺术特色
  正文:中西方艺术的起源都是古代人类为了记录当时的生产生活开始的,最早出现的岩画最能反映出这一观点。通过比较中西方古代岩画发现这一时期的岩画都是为了记载当时的历史事件,因为人类还没有熟练掌握作画工具和成熟的载体,只能选择矿物或者动物的鲜血来当颜料,可以看出那时候中西方艺术大致在同一个阶层,都是不成熟的还未形成独立的意识形态的作品。关于艺术起源的论点有很多如劳动说、游戏说、巫术说它们都是在某一角度解释艺术的起源,而这些论点无论是哪一个都可以中西方通用,没有明显的区域限制,这说明中西方艺术的起源是相似的,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地域、文化、科技等条件的不断影响下中西方艺术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美术明显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从岩画过后中国古代艺术出现了明显的不同,陶的运用日渐成为主流的表现方式,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更是出现了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而西方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多为石刻作品,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地质条件对艺术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先秦时期的青铜器也领先了西方数百年的时间,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在科技上的领先地位。而西方的雕塑艺术却是中国无法比拟的,在古罗马时期诞生了许多雕刻大师,如雅典卫城这样气势雄伟的建筑群就出自这一时期,但这一时期的绘画发展还是十分的缓慢,大部分都是在墙上或者陶器上创作,其内容也是表现神话世界,丧葬祭奠等题材。
  中国在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画,注重以线条来烘托画面,注重神态的表现、着重表达主题。随着时代发展山水画、花鸟画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同时宗教绘画也兴盛起来,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相互撞击下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艺术,中国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都追求的是形神合一,和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品质,在色彩方面既有富丽堂皇的宫廷绘画也有玲琅满目的精美瓷器,也有素雅清秀的水墨画,白描画,注重笔墨用线贯穿整个中国绘画史始终,还有就是意境的烘托,意境表达的是内在精神与艺术技巧有机结合之后,其特征的集中表现和高度概括。笔与墨是最需有中国艺术特色的一点,他不仅仅涉及艺术创作活动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形式美感,而从这些形式美感中又反应出深刻的审美内涵。
  西方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走向了巅峰,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画派更是空前繁荣,如现实主义之父乔托、提香、文艺复兴三杰等著名艺术家,当时西方的艺术出现透视学、解剖学、明暗法等诸多技巧,在油画布上真实的描绘当时的历史事件和宗教信仰。其中乔托开启了现实主义的大门,把真实生动的现实因素融入到古老的圣经故事中,起到了跨时代的作用,为后世的绘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透视学,解剖学等科学开始兴盛,当时的画家追求作品的造型逼真、准确,真实的刻画人物的形态特征。在题材上努力的摆脱宗教的束缚,力求表现当时人们喜闻乐见的平凡人的面貌,世俗情节深入人心。西方艺术也有华丽、精致的贝尼尼艺术,主要是以上层社会的人们的审美理想为题材进行创作,这种艺术与中国宋代的皇家绘画十分相似,都是为了宫廷贵族而进行创作,大多取材都是欢乐、游玩等能表现上层社会奢侈、繁华的生活特点。但是当时西方不局限于这一种风格,如以农民为题材的风格,以米勒为典型代表创作了一系列农民题材的作品继承了现实主义的特点,充分的表现出当时普通人民的生活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关注现实生活,风景畫开始兴盛起来,如法国的枫丹白露画派,这一群年轻的画家群体,住在巴比松村专注描绘真实的自然景色。
  19世纪的西方世界出现了种类丰富,形态各异的艺术流派,比如印象主义、后印象注意、象征主义,极大地丰富了西方艺术,为现代主义美术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风格变化从立体,形象转变为平面、装饰趣味,色彩的运用也变得极为夸张,致力于真是的描绘事物当时特殊的光线条件,不容一丝偏差。由于象征主义的发展,西方艺术进入了现代主义时期,这一时代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抽象艺术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已经不局限于具体的形体描绘更加注重艺术家自身精神世界的表现,开始运用一切能够表达自己意图的方式来诠释艺术的概念。
  而中国这一时期的艺术发展还是停留在对传统的继承上,自主的创新比较缺少,有不少画家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艺术理论和表现方法,更有甚者大肆批评中国的传统艺术。我却认为他们的关念是本末倒置的,我们确实应该学习西方艺术的诸多优点,但是更不能忽略我国传统的艺术方式,需要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还要向大众传达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思想意识的传达,无论中方还是西方的艺术最终想表达的都是最先进的思想和画家本身的情感体现,这也是美学特色的基本精神体现。
  总结:由于科技的发展,艺术的形式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绘画、雕塑、版画等传统形式,摄影、广告、行为艺术等新兴的艺术种类开始发力,西方艺术的先进性告诉我们,艺术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潮流,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更不能忽视传统艺术的作用,传统艺术代表的是我国优秀文化上千年的传承,是我国最能体现文化底蕴的瑰宝,只有就将他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的艺术作品,一味的全盘西化和批判传统都是走不通的,要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在学习西方科学艺术理论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神,找到中西方艺术的共通点和区别,从中找到其发展的规律加以利用,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融入先进的思想理论,将想要传达的精神内涵用艺术的手法展现,最终形成我国独特的艺术特征,才能在世界民族艺术之林屹立不倒。
  作者简介
  纪文婧(1993—),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济南,研究方向:国画,工作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国山水画中的空间表现也正是在中国人自己的实践中,在不断地积淀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作者的创作思维的同时,而出现的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山水画以一种非常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呈现出对世界观的表达,创造出在诗意空间中对独特的生命体验的抒发,并且承载着人们的情感。  一、中国山水画空间结构的含义  中国山水画由景和地组成。中国山水画的空间表现将山水画家们的知识沉淀、生产环境、成长经历、及其精
期刊
摘 要:今天的中国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在建筑建造领域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随着我国对科学发展观和“绿色中国”理念的提出,绿色建筑已经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且出现了逐渐代替传统建筑的趋势。因此,本文笔者就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我国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发展现状进行阐释与分析,来进一步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与趋势进行展望与探究。希望通过笔者的阐释,能够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深,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电影文化则占据了很大的范畴,为了使异国人能够欣赏本国的电影,除了配音,常见的就是对电影字幕进行翻译,实现异国语言的信息传达。本文对字幕翻译研究的理论是德国功能主义的翻译目的论,它认为优秀的译文不一定完全对应原文,译者能自由选择可行的翻译手段达到翻译目的,这正反映了目的论关于翻译策略取决于目的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战狼,目的论
期刊
摘 要:由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现况不够乐观,我们就要用到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帮助记录保存下来,并且要主动的运用民歌里的曲调和少数民族独有的乐器,使得编曲具有民族特色,并对其进行传承发展。因此,我们在西南地区有序的进行田野工作,收集大量的少数民族民歌,少数民族乐器,通过录音,合成等手段进行音色的采样与曲调的采集,然后将采样过后的音色运用在歌曲制作中。  关键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歌;MIDI
期刊
摘 要:人们的生活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变得越来越便利,每个行业和领域中都在不断地加深其网络化,目前阶段来说互联网已经很大程度地渗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渐渐成为人们日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对于学生们来说,互联网的普及可以帮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触到汉语言文学相关的各种学习资源,,而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设备也能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们对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活跃性。但是
期刊
摘 要:本文的探讨是基于行李追踪系统展开的,行李追踪系统用于跟踪和校验机场行李托运的全过程,同时提供行李的统计分析,提高了行李托运处理效率,又可降低行李在托运过程中出错的概率。首先对行李追踪系统进行简要说明,阐述其在机场应用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行李追踪系统处理流程、功能以及接口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对报文处理的介绍,来构建行李追踪系统的数据基础。  关键词:行李追踪系统;行李托运;报文处理  一
期刊
摘 要:民间文化的势衰,不仅是西方文化的侵入,也是本土文化无法被现代社会接纳的结果,如何更好的传承民间文化,成了社会热点话题。本文以安阳民间文化为例,讨论如何活用民间文化,让传统文化跟上时代的脚步。  关键词:民间文化;传承;创新  一、安阳民间文化的发展  安阳市地处河南省的北部,位于晋、冀、鲁、豫的接壤处,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内黄县、汤阴县、安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期刊
摘 要:网约车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使百姓的出行方式更加多样,满足了其日常生活需求。但网约车的运行过程中,因为法律没有相关的规定,网约车中的民事纠纷也逐渐增多。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利用相关的法律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以进一步规范网约车秩序。  关键词:网约车;民事纠纷;合法权益  一、网约车的涵义及相关的法律规定  1.网约车的涵义  网约车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市场不断地发展,满目琳琅设计产品也随之不断涌现。但存在的问题比比皆是:功能多但难操作、讲求美观而忽略实用功能......真正能够从实用、解决问题角度来看的属于小部分,伴随着科技快速地更新换代,设计产品向要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对人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时代的发展方向也将设计往前推进,从生态设计不断向设计生态转型。此次从设计与人的距离、无意识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共同的感受、真实的需求中探寻
期刊
摘 要:现代著名翻译家刘士聪(1937—)认为文学翻译需忠实于原文,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原文的艺术效果,比如风格,精神,意韵等,即基于翻译理论,传达原文的神韵。本文旨在用“信”和“神似”这两个翻译理论来分析比较刘士聪对夏衍(1900—1995)《野草》的英译版本,以此用来证明刘士聪的英译版本更加可行和恰当。  关键词:信;神似;文学翻译;野草  Abstract:As a modern fa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