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普外“活化石”陈国熙

来源 :福建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bg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里·更懂福建
  荣誉毕业生放弃“留京名额”回乡
  满目疮痍的城市,拖着孱弱的身体乞讨的人,蜷缩在街头角落等待死神……“11岁的表弟,还有我同父异母的哥哥都病死了。” 陈国熙出生于20世纪初的莆田,儿时的记忆,在他的脑海中一直无法淡去。
  但他下定决心学医却是因为父亲。
  他的父亲是近代民主革命家陈乃元,辛亥革命后曾代行福建省主席职务。可陈国熙读初三时,陈乃元患上了肺结核,最终没有救过来。母亲长叹了一口气:“如果家里有个医生就好了。”
  为了这句话,1936年,陈国熙考入了北平协和医学院(现为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这位一口南方口音的少年,让不少名师都印象深刻。在大四分专科实习前,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和一些外科教授都争着“抢”他,希望他到自己科里工作。
  1941年,陈国熙以外科专业各学科总成绩第一名毕业,获美国纽约大学、北平协和医学院颁发的医学博士学位,并被评为“荣誉毕业生”。他有足够的资历留在北京,但当时日寇鐵蹄已踏遍大半个中国。“大城市不缺好医生,家乡却盼着有个好大夫。”陈国熙决定回乡,这一干就是半个世纪。
  回莆田没多久,陈国熙就跟中共地下党取得了联系。一个外科医生,当时的社会名流,谁也没想到,他为了掩护地下党工作,竟将莆田城内祖屋作为秘密联络处,把各种药品、布匹、鞋子、袜子、被子等紧缺物资送给闽中游击队。
  “有次地下党行动前缺粮,我还和当地一名老师一起,利用我们的身份和名声发动募捐。”陈国熙回忆,那次共募集到140担(约合7000公斤)大米,成功解决了地下党口粮问题。
  戴个口罩就敢深入鼠疫区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莆田鼠疫、霍乱横行,当年这些病就意味着死亡。“当时全城人心惶惶,对鼠疫的恐惧,比后来的非典厉害多了。”陈国熙回忆道。
  他从上海购买浓缩鼠防疫苗,在莆田医院进行严格无菌稀释后,为农民一个个接种,“最后接种疫苗的农民至少有几十万人”。
  要接种就要跟患者近距离接触。鼠疫可通过体表和呼吸道传播,对医生来说,死亡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当时医疗条件差,医生、护士经常戴着一个口罩,就进入疫区,忙起来一整天都顾不上换。
  “那时真是在玩命啊。”陈国熙回想起来,仍唏嘘不已。他当时是外科主任,后来又代理院长,每次接种都自己带队。靠着一线医护的这种“拼命”精神,莆田的疫情被逐步控制。因为在防疫和治疗中表现突出,陈国熙被授予了“鼠防功臣”的称号。
  福建省第一例接活断臂
  1956年,陈国熙调到福州合组医院(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一上任,他就做了一例震惊全国的手术。
  当时一名工人在工作时发生意外,整只左臂被机器轧断,被送到合组医院抢救。在此之前,福建从未有人做过这类手术,即便放眼全国,也只有上海的一名专家完成11例。能否断臂再植,陈国熙心里也没底。
  “没想太多,只是知道,如果不接回来,工人的下半辈子就难过了。”陈国熙说,那台9个小时的手术,大概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手术,从骨头、肌腱,再到静脉、动脉、神经、皮肤,他和助手们争分夺秒。
  奇迹出现了。9个月后,工人左手的手指有了知觉,手腕也会动了。
  陈国熙的一生,除了断臂再植,其他的“第一”也数不胜数:他开了福建省肝、胰、肾手术的先河;他的133例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慢性消化性溃疡的外科手术设计,在全国为先例,并实现了手术台零死亡率的奇迹。
  陈国熙一生不仅救人无数,而且育人无数,福建诸多外科名医都是他的学生。晚年,他从手术台边退下来,专心教书育人,编写的《动物手术学》《腹部外科形态学基础》等著作,都成为医学院校的指定教材。
  他还向福建省人大建议,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在省市级大医院工作三年后,再分配到县市乡镇,以便打好全面基础。这也成为福建近年实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源流。
  百岁“活化石”爱读英文书籍
  陈国熙今年百岁有一,退休20多年后的日子大同小异,每天上午在家人陪伴下散步1400步,下午原地踏步1400步,晚上则开始“补课”:阅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书籍,还有《傲慢与偏见》等世界名著。让人惊讶的是,他看的这些书籍,全是英文原版。
  “头一代北协和学生中,恐怕我是唯一一个仍在世的。”陈国熙还记得当年考上北平协和医学院时,一个英国的妇产科教授面试了他,“他问我,抽烟吗?我说没有。有没有其他嗜好?我说我是大学的足球队长,还爱唱歌。他继续问读什么书,我答道喜欢狄更斯的作品。”
  陈国熙说,那时的医学教育,除了专业技能,还讲究通才教育,特别是人格塑造。因为手术刀下,就是一条人命,丝毫大意不得。
  “一个农民种田,可以通过农作物换钱;一个生意人做买卖,可以通过商品盈利。但作为一个医生,他的天职是为挽救生命,解除病痛,坚决不能靠职业来赚钱。”陈国熙的话掷地有声。
  “能读北协和,是我的幸运,也影响了我一生。”陈国熙拍了拍脑袋说,“别人现在都叫我‘活化石’,因为脑袋里储存了很多记忆。”
  回望百年,他说:“我很感恩,这是让我活着的精神力量。因为感恩,所以快乐,而快乐也是今天我还能活着的重要原因。”
  “东南茶王”欧阳康 用茉莉花制清朝“香奈儿”
其他文献
在这里·更懂福建  有这样一个人,上学时不是个好学生,打架打到被退学,换过十几所学校,可是他长大后一直念着老师的好,老想着给老师买洋房。他虽然富甲一方,但最常吃的是地瓜粥,穿的是旧衣服,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有钱人。  但这些,都不影响人们敬重这位叫李尚大的闽籍华侨。他2008年去世的时候,7000多人自发前往参加追悼会,后来人们还为他扫墓、建纪念公园。  2014年4月2日,李尚大94岁冥辰,集美校友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農业产业发挥减贫效应的门槛条件,为精准扶贫和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提供政策参考。【方法】在农业产业发展与贫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福建省县域贫困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构建门槛回归模型,以残差平方和最小化为条件确定门槛值,在考虑基础设施、金融情况、教育水平、医疗条件下,主要从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检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业产业扶贫的门槛效应。【结果】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门槛值
期刊
在这里·更懂福建  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19世纪初,上下杭是福州地区的CBD,众多茶商云集,每天有上千担茶叶从这里售卖出去,运往各地。经营生顺茶栈的欧阳家族,便是个中翘楚。  欧阳家族是北宋欧阳修的后裔,祖上为躲避战乱从江西吉安迁至福建长乐,在鹤上乡桃坑村定居。长乐当地几乎每家每户都与茶叶打交道,明正德年间,欧阳家族成为村中茶农,后产业日益壮大,逐渐发展为产供销一体的茶商。  福建茶
期刊
在这里·更懂福建  吳鲁的“考运”十分顺畅: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得福建学政孙毓汶赏识,登拔萃科,入国子监。翌年,以拔萃科朝考一等,授刑部七品京官,任满升刑部主事,充秋审处总办。光绪十二年(1886年),考军机章京;十四年(1888年),顺天乡试中举;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为庆贺光绪帝“亲政”而特开)进士及第,同榜进士共336人,吴鲁为状元。据翁同龢所记,七位读卷大臣“复加评次”,一
期刊
在这里·更懂福建  西藏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无数旅人都把它当做心中的圣地。可你知道吗?在漳州华安县马坑乡,就有个被称为“闽南西藏”的村庄。  从华安县城出发,车子在山道上蜿蜒盘旋,在云海中忽进忽出,花两三小时登顶和春山后,还要历经一番“山重水复疑无路”,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见着“久居深闺”的和春村。  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里海拔虽没有西藏那么高,但低点都达到了1030米,算是福建少有的高海
期刊
在这里·更懂福建  自入夏以来,南方多地持续强降雨,2016年的汛期来势汹汹,汛情由南向北迅速推进。7月初,受第1号台风“尼伯特”影响,福建闽清县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洪水过处一片狼藉。同样一片狼藉的,还有因连日暴雨而又发生大洪水的长江流域。与此同时,三峡工程又被拎出来“黑”了。  “修了三峡大坝,下游怎么还涝?”“三峡工程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网上一片质问的声音,甚至有网友直称“三峡工程没用”
期刊
在这里·更懂福建  刘步蟾,清末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兼“定远”旗舰的管带。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时,他指挥“定远”舰猛击日军“比睿”“西京丸”“松岛号”诸舰。提督丁汝昌受重伤后,他代为督战,用猛烈的炮火击中了日本旗舰“松岛号”的炮塔。  这次海战后,刘步蟾升任北洋水师提督,主张对日抵抗到底,反对求和。  1895年1月20日,日本陆军攻占了威海卫城和南北两帮炮台,其海军严密封锁海面,达成了对集泊于港内
期刊
在这里·更懂福建  1958年,叶飞在厦门指挥了生平最后一次战役——炮击金门。“文革”中,他仍然不能幸免于难,先被关押于福州,后囚禁于北京卫戍区驻通县的一个部队里,失去自由长达6年之久。妻子王于耕也被关押,孩子受牵连生活无着,由他人代为照看。  1972年底,叶飞被发现心律不齐、心跳过速,先经周恩来批示于北京阜外医院治疗,1973年6月,再经叶剑英批示住进总后勤部304医院。  “文革”后期,由毛
期刊
在这里·更懂福建  2015年11月16日,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在北京中关村落下帷幕。厦门理工学院的大三学生王鑫杰,击败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各路好手,带着他的“爱拼衣”项目从500多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高校组一等奖和最具市场潜力奖。  买衣服发现需求“痛点”  王鑫杰是泉州安溪人,2013年9月考入厦门理工学院,学的是软件专业。心里一直怀有创业梦想的他,入学后一直积极参加社会实
期刊
在这里·更懂福建  说起永泰县,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估计是李干。其实它在宋代,可是个闻名全国的“学霸”县。  大家应该都听过成语“三元及第”和“五子登科”。永泰这块只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宋代可是出现过“七年三状元”和“五子登科、三代人十八条官带”的盛况。  “学霸”辈出,三元及第  古代科举,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及第”,就是指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