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8干预中性粒细胞叉头状转录因子P3表达对口腔鳞状细胞癌进展的影响

来源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74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干预中性粒细胞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表达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进展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OSCC患者癌组织和同期进行体检的12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口腔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组织中FOXP3和IL-8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癌组织中性粒细胞FOXP3表达。购置人舌鳞癌细胞系SCC-9细胞,抽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提取中性粒细胞,分析中性粒细胞和IL-8对SCC-9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RT-qPCR检测IL-8对中性粒细胞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利用P60特异性抑制中性粒细胞FOXP3表达分析其表达的下调对SCC-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结果

OSCC组织中FOXP3和IL-8阳性表达率(71.05%、76.32%)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8.70%、4.35%),(P<0.05);OSCC组织中性粒细胞FOXP3蛋白呈低表达,且其水平随疾病进展而降低(P<0.05);SCC-9+中性粒细胞+IL-8组细胞增殖率高于SCC-9组、SCC-9+中性粒细胞组和SCC-9+IL-8组(P<0.05);IL-8干预组中性粒细胞FOXP3 mRNA水平低于PBS对照组(P<0.05);SCC-9细胞+中性粒细胞+P60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SCC-9细胞组、SCC-9细胞+中性粒细胞组和SCC-9细胞+P60组(P<0.05);培养24 h后SCC-9细胞+中性粒细胞+P60组细胞划痕伤口愈合率高于SCC-9细胞组、SCC-9细胞+中性粒细胞组和SCC-9细胞+P60组(P<0.05)。

结论

OSCC组织中FOXP3和IL-8呈高表达,而中性粒细胞FOXP3表达降低,IL-8可能通过下调FOXP3基因表达趋化中性粒细胞进入肿瘤微环境促进SCC-9细胞增殖和迁移。

其他文献
观察高压氧(HBO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并诊断为不安腿综合征的患者48例,观察HBO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患者甲状旁腺激素(iPTH)、超敏C反应蛋白(hCRP)、β2微球蛋白(β2-MG)、血钙(Ca)、血磷(P)等指标的影响,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
探讨心脏康复锻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透析质量、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MHD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使用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以MHD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脏康复锻炼。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透析质量、运动耐量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
目的探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DMAIC流程在改善透析设备运转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济南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的透析设备共6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试验组采用精益管理中的DMAIC流程对透析设备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设备管理,比较两组设备运转时长、患者等待时长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透析龄、内瘘穿刺所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究黄芪多糖抑制内质网应激进而缓解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芪多糖给药组,每组15只,预防性给药14天后阻断大脑中动脉,缺血3h后,将线栓拔出,恢复大脑血液正常供应24 h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脑组织备用。假手术组将线栓送入颈内动脉后迅速撤回。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比达到25.69%,而黄芪多糖预防给药组能够有效地降低大鼠脑组织缺血再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单纯超声引导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的新型双球囊导管。方法结合传统BALT球囊和Swan-Ganz漂浮球囊的优势研制新型双球囊导管,新型导管的远端是引导球囊;中间段是连接导管;近端是工作球囊。通过动物实验验证新型导管的可行性。结果共进行了两次动物实验,每次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BALT球囊,实验组使用新型双球囊。第一次实验中每组5只健康小型猪,实验组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未服药急性期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在弥散张量成像(DTI)成像下的全脑白质微结构损伤的特征表现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或者病房住院的29例MDD患者纳入MDD组,同期招募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BMI匹配的2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利用DTI技术进行全脑结构各向异性分数(FA)检测,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
目的探讨低含量锌加入钛种植体表面涂层后对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钛种植体分为PEO-Zn组(n=36)和PEO-Ca/P组(n=36),应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法(PEO)在其表面制备磷酸钙活性涂层,PEO-Zn组采用含锌涂层,PEO-Ca/P组为不含锌的涂层。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两组涂层表面形貌,X线衍射仪分析涂层晶相结构。将种植体72颗植入18只日本大耳白兔双侧下颌骨,每侧2颗。术后对大耳白兔进
目的观察深层肌肉刺激仪(DMS)对缓解健康成年人高强度抗阻训练后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至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实习及进修人员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试验过程中治疗组脱落4例。两组均通过肱二头肌高强度向心-离心抗阻训练,诱发延迟性肌肉酸痛。在训练后即刻和训练后24 h,治疗组给予DMS干预,对照组给予DMS假干预治
目的研究CT及MRI检查对原发性腹膜后间隙脂肪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0年6月至2019年6月于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106例原发性腹膜后间隙脂肪肉瘤患者为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CT与MRI诊断原发性腹膜后间隙脂肪肉瘤的一致性。结果106例患者中,术后病理检查发现高分化型22例,去分化型59例,黏液型16例,圆细胞型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重度脑外伤(TB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度TBI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33)与对照组(n=32),分别接受早期及晚期综合康复治疗,即分别在患者病情稳定后24 h和1个月后进行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电生理指标和实验室指标,治疗结束后相关量表评分及随访结果。结果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