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差成像技术在人类胚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ry_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兴起的时差成像技术在为胚胎发育提供稳定培养环境的同时可通过拍摄系统全程记录植入前胚胎的动态发育过程,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准确的胚胎发育信息。这些信息能够显示人类胚胎行为学及动力学指标,建立胚胎评估模型,能有效地克服形态学评估主观性大、所提供信息有限的弊端,成为胚胎评估更为有利的手段。本文总结了时差成像技术建立的参数与模型,及其在胚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电钻驱动技术与徒手技术在寰枢椎后路钉道制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2月 — 2019年3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9例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10~72岁,平均44.6岁。均行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14例采用电钻驱动制备钉道(电钻组),15例采用徒手制备钉道(徒手组)。电钻组共置入寰椎侧块螺钉28枚、枢椎椎弓根螺钉28枚;徒手组共
目的探讨清创缝合术后局部加压和固定对胫前烧瓶样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5月 — 2018年6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7例单纯胫前烧瓶样伤口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20~60岁[(41.4±8.1)岁]。受伤原因均为急性外伤,伤口长度为1~10 cm。患者均仅为急性皮肤软组织损伤,无骨折、大面积皮肤缺损及大面积撕脱伤等情况,并且均无糖尿病、下肢
目的观察经颈前入路椎间植骨融合(ACDF)加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7月 — 2018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2例因不稳定Hangman骨折接受ACDF加钢板内固定术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4~70岁,平均46.2岁。根据Levine-Edwards分型:Ⅱ型7例,ⅡA型4例,Ⅲ型1例。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协
脊髓损伤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耗费等特点,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对脊髓损伤的研究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目前药物治疗是脊髓损伤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非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仍存在争议。近年来,随着脊髓损伤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电刺激治疗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已取得一定进展。笔者就脊髓损伤的脊髓电刺激、脑刺激、磁刺激等方面作一综述,为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提
宫腔粘连纤维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Wnt信号通路,但这不能全面说明宫腔粘连纤维化复杂的分子机制。随着Hippo信号通路研究的不断跟进,研究表明该通路在纤维化的形成、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节等方面均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Hippo信号通路在宫腔粘连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中心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建立本辅助生殖中心的护理管理评价体系提供具体的评价与监测项目的依据。方法通过头脑风暴、专家咨询及问卷调查法对各护理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整理。结果根据护理质量指标名称、定义,进行归纳整理,其结果分为3个维度(结构-过程-结果),16项护理质量指标,其中包括结构指标2项,过程指标9项,结果指标5项。过程指标在整个维度中得分最高,其次为结果指标。结论建立辅助生
目的探索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助孕治疗后患者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OHSS的诺曼(Nomogram,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治疗的6288例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适当联合磁共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esarean scar diverticulum,C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因CSD行经阴道子宫憩室修补术的1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这些患者的超声和磁共振的影像学特征,测量CSD长度、宽度、深度、残留肌层厚度、深度/残留肌层厚度。结果199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有
MicroRNAs(miRNAs)是一种非编码小RNA分子,其十分稳定,可以通过影响靶蛋白编码基因的转录后翻译过程而调节大部分蛋白的表达水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s可能参与了复发性流产的病理过程。本文主要对miRNAs与复发性流产病理过程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从事相关研究和临床的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是哺乳动物卵子与精子的前体细胞,在生殖系统早期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配子生成障碍是辅助生殖技术面临的巨大挑战。由于伦理及技术受限,PGCs在人类胚胎中的起源及特化机制仍不清楚。多能性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逐步建立与成熟,使体外诱导生成原始生殖细胞样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 like cells,PGCLCs)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