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消融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关难治性高血压:技术关键与应用前景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t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为代表的肾上腺疾病是内分泌高血压的主要病因,10%~20%的高血压患者合并PA,PA还是导致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卒中等的重要原因。PA的诊断依赖于血生化检测、肾上腺影像学及必要时肾上腺静脉取血。药物干预或外科手术是PA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常会出现药物不能耐受及不适合手术的问题。肾上腺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小的干预措施,也是对现有PA治疗的重要补充。该文对肾上腺消融术治疗PA相关高血压的临床应用现况、技术关键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EULAR/ACR)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分类标准权重积分对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具有肾活检结果的狼疮肾炎患者,根据肾活检时是否经过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分为未治疗组和治疗后组,比较2组患者该分类标准的
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导致肾动脉狭窄继发的高血压常为难治性高血压,通过合理的影像学诊断尽早明确病因是正确治疗的开端。该文报道了一例因脑出血就诊而发现高血压的青少年男性患者,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双肾CT血管造影及卡托普利介入肾动态显像等影像学检查最终诊断为孤立肾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致肾动脉狭窄,并分析了不同影像学检查在该病诊断中的价值,以供临床参考。
二尖瓣环分离(MAD)是一种二尖瓣环的结构异常,表现为二尖瓣后叶附着点从左心室后侧壁顶部移位至左心房。MAD可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并与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密切相关。该文就MAD的研究现状做一概述,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四肢血压测量已经从科研工具逐步发展成为临床检查手段。通过四肢血压同步测量可获得臂间血压差、踝间血压差和踝臂指数等指标,综合应用这些指标,能够提高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和下肢动脉狭窄性疾病的检出率,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该共识就四肢血压测量的设备、方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四肢血压异常的病理基础、诊断标准以及临床意义,对需要进行四肢血压测量的重点人群进行了推荐,对于测量和结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
关键词:文创+;互联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6 — 0127 — 03 引言   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与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不断加剧,文化对经济的驱动作用日趋增强。作为另一种形式的生产力,文化资源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征。因此,如何开展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高
期刊
关键词:教育生态;生命教育;价值意蕴;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6 — 0144 — 03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提出的伟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命健康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但现实与理想所呈现的
目的探讨外泌体微RNA-93-5p(miR-93-5p)作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CKD的患者(≥18周岁)和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分为CKD组(160例)与对照组(70例),其中CKD组行肾活检者60例(包括糖尿病肾病、IgA肾病、膜性肾病各20例),以
关键词:抗日战争;东兴汇路;侨批;潮汕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6 — 0114 — 03   侨批,潮汕地区的人民又将其称之为“番批”,在潮汕话当中,“批”又有信件的意思,在这里专指远在海外的华侨同胞通过各种方式寄回给国内侨眷的信文与钱款,即包含了家庭情感与汇兑金融双重功能的珍贵原始资料,侨批为家庭的延续、当地潮汕侨乡
含碘对比剂广泛应用于经动脉心血管介入诊疗。近年来,随着患者疾病特征的变化和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对含碘对比剂相关不良反应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自2012年《含碘对比剂在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2012)》发布以来,在对比剂相关不良反应的防治领域积累了较多新的循证医学证据。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及大血管病学组组织国内相关学科专家,对最新证据进行同行评议,同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