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的临床应用分析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tiankong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EULAR/ACR)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分类标准权重积分对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纳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具有肾活检结果的狼疮肾炎患者,根据肾活检时是否经过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分为未治疗组和治疗后组,比较2组患者该分类标准的权重积分,并分析各权重积分与治疗缓解的关系。以未缓解作为终点事件,应用Cox回归分析各权重积分对终点事件的影响。

结果

共纳入153例患者,其中女性131例(85.6%)。肾活检时未治疗组70例(45.8%),治疗后组83例(54.2%)。按该分类标准权重积分情况,未治疗组发热(>38.3℃)、血液系统受累、补体下降、特异性抗体阳性率的积分高于治疗后组(均P<0.05)。全部患者中位随访34(6~50)个月,完全缓解99例(64.7%),部分缓解38例(24.8%),未缓解16例(10.5%)。以患者未缓解为终点事件,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增殖型狼疮肾炎(肾脏积分10分相比肾脏积分8分)、神经精神系统受累为患者未缓解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神经精神系统受累(HR=4.758,95%CI 1.324~17.101,P=0.017)为患者未缓解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该分类诊断标准权重积分对狼疮肾炎患者的治疗缓解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报道1例非典型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导致表现为急性肾损伤3期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儿童罕见病例。本例患儿缺乏典型EBV感染的临床特征,仅表现为反复低热、颈部淋巴结肿大,通过病原宏基因组学检测、特异性抗体检测、EBV-DNA载量测定诊断EBV感染。肾脏病理提示肾小管间质重度急性病变,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单个核细胞为主,肾小球轻微病变。18F-氟脱氧葡萄糖(flu
收集上海市同济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使用oXiris滤器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eptic acute kidney injury,SAKI)患者资料,评价oXiris滤器疗效。本研究共纳入7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71(62,72)岁。与首次oXiris滤器治疗前相比,首次oXiris滤器治疗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α、IL-6、IL-10
肝脏病理、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和胃镜检查分别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金标准,通常情况下三者表现一致并能体现患者的病因、病变程度和预后风险,但临床工作中也可能出现这3种金标准在同一病例中存在差异的情况。现报道1例酒精性肝病患者3种金标准结果不完全符合时的临床诊疗辨析过程与思考,提示在临床工作中不应局限于某种诊断标准,需提高对疾病整体的全面认识。
盐皮质激素受体的过度激活可促进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和纤维化,在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因低选择性、低亲和力及组织分布带来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一系列针对CKD,尤其是CK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证实,新型非甾体型高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finerenone)可显著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导致终末期肾病最常见的遗传病。ADPKD以肾小管上皮细胞失去极性,囊肿进行性增多增大、囊内充满液体为特点,肾功能进行性下降,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随着对ADPKD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ADPKD具有部分"肿瘤"特性。本文从基因变异、囊肿代谢改变、信号通路、微环境、临床表现及
克罗恩病是炎症性肠病的类型之一,有终身复发倾向。近年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已成为中重度克罗恩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其不耐受、失应答也较常见,导致长期安全性问题和医疗成本增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肠内营养联合TNF-α单克隆抗体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成人克罗恩病患者TNF-α单克隆抗体的失应答率,提高诱导缓解、维持缓解率。本文概述了肠内营养联合TNF-α单克隆抗体治疗成人克罗恩病的相关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消化道常见病,也是目前胃癌预防中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根除H.pylori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我国H.pylori感染率高,耐药形势复杂,含铋剂的四联疗法是我国主要的H.pylori根除方案。近年来,经改良的二联高剂量方案也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更好的临床普及性。现对H.pylori根除治疗中的关键问题和近年来国内外常用H.pylori根除治疗方案中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在NAFLD发病机制的"多重打击"学说中,脂肪因子不仅直接参与"第1次打击"脂肪肝的形成,而且在"第2次打击"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启动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和研究脂肪因子与NAFLD的关系有助于有效防治NAFLD。现对近年来脂肪因子在NAFLD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