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小学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七月底,带仔仔远赴云南瑞丽,接待我们的是我深交了二十多年的闺蜜老程一家。
  8月2日中午,我们正吃着老程做的可口的午餐。她突然交代我:“吃饭后午睡一下,下午别到处跑,李同志(老程老公)要带你们去缅甸。”我连忙接上:“你们也去吗?一起去!”“是的,李同志说,今天下午不做别的,就光带我们五个人(包括老程和老李的一双儿女)玩儿。”老程笑了。
  下午一点多钟,李同志开着车子在外面喊我们上车。我的心情有点激动,又有点忐忑。
  不到二十分钟,我们就到了中缅的界河——澜沧江。利用站在岸上等待轮渡的时间,我们都拿了手机拍照片。那天空,像用清水洗过似的干净。云朵离我们那么近,感觉若是个子再高一点,便能触手可及。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与天空有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轮渡来了,我觉得在上面拍照的效果会更好,但上面的工作人员制止了我,我只好乖乖地将手机放进包里。这时,近11岁的仔仔,莫名地在我耳旁嘀咕了一句:“我是多么舍不得我的祖国啊!”我准备笑话她,我们无非就是离开一个下午的时间而已。但看到小家伙一脸的严肃,便拍了拍她的肩膀,没有启口。
  或许是职业的敏感吧,一路上那么多的风景,我的目光,重点追寻的目标只有一个——学校。恰巧,看到对面的山路上有几个小朋友背着书包在走。我断定,附近一定有学校!就算是找不到中小学,去幼儿园瞅瞅也不枉此行。这个时期,缅甸的学校都在开课,他们的假期跟我们不一样。缅甸的新年是在4月份,放假一般是4月之前,开学是6月份或7月份。
  一路上走走玩玩,很快,就近下午四点了。我对老程和老李提出抗议:“庙就不要再去看了,你们带我去一所学校看看吧!”老李將车速放慢,我望着车窗外,唯恐错过,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很快,一所学校神奇般的出现在我们眼前。聪明的老李赶紧刹车。
  这是一所多么简陋的学校呀!淡绿色的墙壁,深灰色的斜屋顶,就那么几间简单的矮小的并排房间,连后面的那棵树,都要比它高出很多。外面的空地也不大,几乎是黄泥地。只有一小块地方铺了水泥。旗杆倒是有的,立在水泥地上,也是那么矮小。走廊稍高的栏杆上,挂了一些雨伞。两根木柱子上,朝外立着两块蓝色与绿色的牌子。绿色的牌子上特地用英文和缅文写着“校园拒绝毒品”的标语。看来,这该死的毒品,在缅甸挺嚣张的,可千万不要祸害无辜的孩子们!
  去教室里面看看,看到底是怎样的?我带着满心的疑惑大步往前走。一个年轻帅气的男老师突然从哪里冒出来般,从左前方朝我奔过来。他一边朝我说着听不懂的缅文,一边用手做着制止我前行的动作。我连忙一边微笑一边跟他打招呼:“你好!”他看了我一眼,转身去里面,喊了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出来。万幸的是,这个女老师很棒,懂一些中文。我赶紧跟她解释,我是中国人,跟她一样,也是老师。我们都是同行。我想去参观一下他们的教室。那个女老师看了看我们,想必在心里琢磨:他们应该不是坏人。接着点头同意了。我“得寸进尺”,喊了仔仔过来,跟她在教室前合影一张,她大方地靠近仔仔。我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要仔仔也给我和她拍了一张珍贵的合影。拍照片的时候,我忘记了她是缅甸人,也忘记了我是中国人。我只记住了,我们有着共同的教书育人的职业——老师。
  得到她可以进教室参观的允许,我满怀着好奇,快步走进了一间教室。说是一间,其实就是一个整的长方形房间,中间用竹篾做的墙将它们间隔成几个小房间。教室之间,留着一张门宽度的通道。每个教室的后面有门,估计学生和老师进出教室,都得走“后门”。教室里的课桌椅很少,还是我们以前的那种老式的,两人共用的长条形课桌,两个人合一条长凳子。这些桌椅应该有一定年纪了,有的桌子不仅旧,中间还有裂缝。教室前面,没有供老师使用的专门的讲台。只是在教室的左上方或是右上方的角落搁了一张桌子,方便老师放教具什么的。有意思的是,这个竹篾墙上,除了挂一块黑板,上面一截都是空荡荡的。我想,别说是隔墙有耳,这种不封顶的墙,不管是老师上课,还是学生读课文,都得温柔再温柔才行。要不然,真的会互相“串课”。
  每间教室顶多二十来个学生,除了我之前看到的那个男老师,其他三个教室,都是女老师在上课。一个在上缅文课,一个在上音乐课,一个在上英文课。我翻开他们的书,发现纸张都不厚,比我们这边的小学教材薄多了。他们的语文书,插图很少,几乎是整版的文字。我在数学书里,居然看到了珠算图,这两科教材好像都不是彩页的。最漂亮、最好玩的要属他们的英文书,五颜六色的,不管是字母、单词,还是句子,都一个个写得“牛”大,看起来特别方便。想必也容易学,反正一页没多少内容。我觉得,这个对于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提升学习兴趣的好办法。
  我猜测,这所学校平常应该也偶尔有人来参观的。老师,尤其是学生,看到我,没有表现出很意外的样子,只是看了我一眼,然后继续认真地上着课。只有几个跟着老师跳舞的小男孩,原本怏怏的,看到我们后,跳得起劲了。孩子们都跟老师一样,穿着同样颜色的校服:上白下绿。上面都是穿着白色的衬衣。不过,女孩子的衬衣明显地比男孩子的要漂亮些。她们的衣领和袖口设计了很精致的边,衣服上面也绣了好看的花纹。女孩子的下装都统一着深绿色的长裙子。女老师和女学生的脸上,都涂了那种防晒又护肤的黄颜色香木粉。让我不解的是,无论是在我国的云南瑞丽还是在缅甸这边,包括之前看到的那个男老师,这边的成年男人,通通穿的都是裙子。这里的小男孩,穿的却是长裤子。我不知道,这些习惯了穿裤子的男孩们,长大以后换裙子会不会感觉怪怪的呢?
  从教室出来,就看到了马路边的树林里,零零散散地竖着横着几辆自行车,估计是远地方的孩子骑的吧。怪不得教室中间的小房子里,放了几个不锈钢的饭桶,应该也是孩子们用来带午餐的。
  “妈妈,他们的学校好穷啊!”女儿在一旁感慨。
  “他们虽然穷,但不影响他们认真学习,对不对?”我回过头望着她。小家伙一脸认真地点着头。
  不远处,一群可爱的孩子,正围着刚来时那个迎接我们的女老师,大声地背诵着课文。那琅琅的书声,跟我们班上孩子的背书声一模一样。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入冬后,气温骤降。父亲又翻出那件军绿色的棉大衣,在前胸后背贴上涂成橙黄色的锡纸。  大衣穿了很多年了,摸起来硬邦邦的、坑坑洼洼的,里面的棉花都打结了。锡纸大小不一,歪歪扭扭的,颜色也不匀。父亲费力地套上大衣,腿上再绑几块厚布——用旧棉花胎做的,脚上蹬着一双自家做的棉鞋,瘦弱的他便显得臃肿起来。父亲身边立着一只大麻袋,鼓鼓的,衬得原本不高大的他越发矮小。  父亲是一个农民工、一个冬季拾荒人。  我有
长者亦师亦友。他们教会我们的不仅是“之乎者也”或者“加减乘除”,他们更用半生经验教育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我的学校里就有这么一位长者。至于他的身份,绝大多数同学都说不清楚。有人说他是退休的老教师,可看他的穿戴又不像“文化人”。虽然他的鼻梁上总架着一副金丝眼镜,但凌乱的白发和洗得发白的外套给他的外表减分不少。  同学们都喜欢叫他“大爷”,大爷就喜欢和同学们聊天,聊的无非就是些陈年旧
“走着!”晨曦洒在碧色琉璃上,嵌有九九八十一颗铜钉的朱门次第打开,一声惯常的吆喝,白鸟惊飞,“御猫”退避,红墙之间,老师傅们跨过层层石级,笃定悠然。  他们是故宫文物修复者,在帝王将相消逝于时光洪流之后,以新时代的匠心,重现昔日种种繁华与记忆。  在柔和的日光里,青铜组王有亮师傅的桌上静卧着两只锈迹斑驳的夔纹壶。一只来白周朝,穿越两千年;一只手工仿制,以假乱真。手艺已穿越千年,面对国之瑰宝,提起画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思维似乎被禁锢在了这样一个圆中——乏味淡然,四平八稳。  我们习惯了按照父母、老师的要求生活。他们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避免别人对自己的伤害……我们不敢去做一些所谓“逾规”的事,因为怕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和非议,然后弄得自己不知所措。我们没有勇气跳出禁锢我们的圆,我们就这样在各自的圆里“快乐”着,循规蹈矩地生活着。  也正因为这个圆的存在,我们像极了一直徘徊在十字路口的雏鸟
多伦路上一尊尊文化名人栩栩如生的雕像,鲁迅纪念馆里一部部充满时代印记的作品,甜爱路边一幅幅夺人眼球的涂鸦……一切场景都使这次城市漫步活动在满是怀旧气息的同时趣味横生。  2017年5月,2019届人文班学子走上了探索虹口的道路,在这片昔日文人荟萃的土地上,以“出走”的方式感受文化的魅力。(“出走文化”是学校一项特色活动,旨在引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课本走向社会,去领略上海各类文化场所举办的各种活动。
汪曾祺曾写王世襄焖葱的故事:“有一次有几个朋友会餐,规定每人备料表演一道菜。王世襄来了,提了一捆葱。他做了一道菜,焖葱。结果把所有的菜全压下去了。”  可以想象,写出用筷子一戳红油就吱得冒出来的端午的鸭蛋的汪曾祺先生,他的朋友们在美食上一定也颇有心得,餐桌上一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由此看来,靠焖葱胜出的王世襄真是出乎意料。  为什么出乎意料?  因为这道菜实在太平淡了。在这么一场“选秀”中,有“冠
父亲的战马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亲:著名翻译家那顺德利格尔(1929.3.12-2019.11.8).  我父亲那顺德力格尔第一次来到沈阳是在1948年11月2日。他们从塔湾进入,这里是沈阳的西北角。  地上铺一尺多厚的雪,马奋力抬蹄,再踏进去,跑不起来。国军的黑飞机从树梢那么低掠过,倾洒机枪子弹,像泼水似的。马跑不动,骑兵们活下来全靠运气。  我爸现在说国民党的黑飞机,还咬着牙不松开:“它们横着
青萝古木,桂香竹风。阁榭树影,洗墨池中。幽静庭院,未闻禅钟。荷锄菊圃,南山之终。  石階青瓦,兰杏柏松。归来亭记,五柳遗踪。此心久远,来会陶公。面阳山下,樟木森森。  拜谒公墓,此心肃恭。托命山水,来去庐峰。寄情诗赋,桃花源中。高山仰止,靖节先生。
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刺猬。我承认,我讨厌它。  曾多次看到图片中的刺猬长得那么“英俊潇洒”、惹人怜爱:棕色的“铠甲”、肉色的躯体、粉嫩玲珑的小鼻子,和眼前这只刺猬简直是天壤之别。我再一次捏着鼻子凑过去,它背上耸立着的黑白交织的“剑”又一次令我毛骨悚然,再加上它黝黑的皮肤、褐色的鼻子、乌黑的小眼睛,总让我想起一个词:老奸巨猾。对,确实老!图片中的刺猬只有拳头大小,可是,这只刺猬的身长绝对超过了2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说:“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然而,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在当下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一系列便捷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科技过度发展造成的人主体地位的丧失,正如愛因斯坦所说:“有一个现象的明显程度已经让我毛骨悚然,这便是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