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课文探究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nm08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乎其内
   在这篇短文中,鲁迅通过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观点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具体内容如下:
   1.“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鲁迅既批判了那种在旧的遗产面前畏首畏尾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强,而故意毁灭遗产的“昏蛋”。对于这些貌似警惕性很高、革命性很强的“孱头”和“昏蛋”,鲁迅透过表面现象,看出了他们的实质。鲁迅清醒地、坚决地反对了他们所代表的错误倾向,为正确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扫清了第一层障碍。
   2.“挑选”,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把旧的遗产区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对人民有益无害的(即“鱼翅”)要“拿来”,而且“使用”,使之有益于人民的身体健康;一部分是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即“鸦片”),则要一分为二,正确地吸取、使用它有用的方面,而清除其有害的毒素;还有一部分是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烟枪”“烟灯”和“姨太太”),原则上要加以“毁灭”,有些则酌留少许,送进博物馆,以发挥其对人民的认识和教育作用。总之,要在“拿来”之后,再根据无产阶级的利益,进行细致的鉴别,严格的挑选,从而决定弃取:“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而不是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对于那种“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也就是那些“全盘继承”论者,鲁迅投以厌恶和鄙夷。这就为正确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扫清了第二层障碍。
   3.创新,即“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占有”“挑选”都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新文艺的创造,为了推陈出新。但是,要想很好地推陈出新,就必须勇于批判继承。因此鲁迅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对比的鲜明和反衬的强烈,是本文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先破字当头,切中时弊地展开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批判,然后立在其中,提出了“拿来主义”的观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是“拿来主义”的对立物,正好和“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照。它们的弊端越多,毛病越大,越可以反衬出“拿来主义”的必要和可贵。果然,在历数了“送去主义”的不足取之后,文章急转直下,提出“拿来主义”,便显得顺理成章,很有气势,“拿来主义”的难能可贵也显得十分突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便成了“拿来主义”的很好的铺垫。
  (摘自“华语网”,有删节)
  课后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送去主义”是近代中国继“闭关主义”之后实行的另一种对外政策,过去的“闭关主义”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
   B.送去主义者先是送古董,送画,后是准备送活人,能够只是送出去,可见送去主义者的“丰富”和“大度”。
   C.在当时“送去”是“摩登”,送去主义者与自诩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的哲学家尼采一样“发了疯”。
   D.送去主义者不给后代留下一点东西,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的子孙只好磕头贺喜,向别人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破立结合,一至七段立中有破,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八至十段破中有立,对“拿来主义”做正面、直接、具体的阐述。
   B.文章第四段阐述了“抛给”和“送来”在本质上的一致性,“抛给”即“送来”;第六段列举了他国“送来”的大量事实。
   C.文章第八段以“大宅子”设喻论证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批判了“孱头”“昏蛋”“废物”等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D.文章第十段重申“拿来主义”的主张并对拿来主义者提出要求,指出要区别对待文化遗产,实行“拿来主义”对建设民族新文化重要且紧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不对外开放,不实行“拿来主义”,就没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
   B.八十多年前,帝国主义国家“送来”;八十多年后,它们仍有可能给我们“送来”。
   C.否定或者肯定传统的文化和外来的文化,都不利于创造新时期自己民族的新文化。
   D.失去“运用眼光,自己来拿”的要旨,“拿来主义”就不能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出乎其外
  “鲁迅”的意义及当下价值
  ◎陈国恩
   “鲁迅”的意义是一个历史建构的过程。“五四”时期,人们大多看重鲁迅作品的反封建性质,肯定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批判。到二三十年代之交,站在左翼的立场上,鲁迅对国民灵魂的解剖、对民众愚昧揭露的态度,就不再适合新时代的需要了。中国革命呼唤农民英雄登上历史舞台,作家被要求反映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反抗和斗争的道路,再以写阿Q的方式来写农民,显然有了问题。著名的左翼批评家就曾发表过《死去了的阿Q时代》等文章,对鲁迅的小说提出了尖锐批评。虽然左翼文化阵营稍后被要求与鲁迅建立联合战线,但他们需要联合的理由。他们找到的理由,是鲁迅思想发生了飞跃,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个性主义到集体主义。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建立联盟,实际是以贬低鲁迅前期创作的意义为前提的,这就为左翼内部后来的分歧和争论埋下了伏笔。毛泽东并不计较鲁迅与左翼分歧的细节,而是以更為开阔的历史视野把鲁迅与左翼文学一起纳入新民主主义文学的范畴。这样一来,鲁迅与左翼的分歧,仅仅是新民主主义文学内部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不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了。从此以后,鲁迅的作品就被左翼从其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联系中来阐释——鲁迅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革命的一些重大问题,如革命领导权问题,革命与群众的关系问题,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革命实践中还有待于艰苦的探索,而鲁迅却在他20年代前期的小说中已经以艺术的形式提了出来,并给出了深刻的回答,他能不伟大吗?
其他文献
作家名片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浙江杭县(今杭州)人,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他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记录。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偏见集》《秋室杂文》《槐园梦忆
期刊
战国时,百家争鸣,诸子横议,著书立说,蔚为风尚。据《汉书·艺文志》载,当时主要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家十家。先秦诸子指的就是这一时期诸子百家阐述各自对自然、对社会不同观点和主张的哲理性著作。   思想上,他们都坚持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如孔子提倡仁义礼乐,墨子主张兼爱尚贤,庄子主张自然无为,韩非子则大倡法术。文风上,诸子各具个性和风格。如《论语》简括平易、迂徐含蓄,《墨子》质
期刊
夜色朦胧里,路灯把变电箱的影子胡乱地射在工地的一堵白墙上,道旁的树影交错掩映。乍起的薄凉的风,让我打了个寒战。   赶着早,我随父亲去装塔吊。车到了目的地,我仍睡意朦胧,父亲嘱咐我在车里眯一会儿,便匆匆换上工作服,背起他那破旧的工具包,穿过工地那堵白墙,消失在黑暗中。天蒙蒙亮了,我在周围逛了逛,就去看父亲忙得怎么样了。   穿过墙,只见父亲手执扳手拧着螺丝,豆大的汗珠往下掉,似乎是螺丝上了锈的缘故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沙弥说:“师傅,早起晚睡,打坐念经,自忖再没有比我更用 功的了,为什么总无法开悟?”   禅师说:“你一天到晚用功,怎么会开悟?”   小沙弥说:“难道不用功就可以开悟吗?”   禅师说:“修行如弹琴,弦太松,弹不出声音;弦太紧,又会断裂。你绷紧了用功的弦,却没有留下思考的时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期刊
命题作文在高中生习作题目中比重不大,但是也有着重要地位。命题作文对于学生的思维逻辑有着更高的要求。虽然命题作文给出了写作方向,避免了偏题的风险,但是命题作文也对写作角度进行了限制,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准确把握材料与题目的关系,写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本期将精选几则命题作文训练题目,希望能为同学们的写作拓宽思路,找准方向!   一、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真诚即真实诚恳。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从心
期刊
入乎其内  《论语》的辞约义丰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主张礼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有国家间交际的礼节仪式,有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有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
期刊
课本助读   《赤壁赋》写于苏轼被贬谪黄州期间。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轼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这篇赋在艺术手法上有如下特点:   一、“情、景、理”融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分三层
期刊
主持人语   禅宗六祖曾有偈语:“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心平行直,就算不持戒,不修禅又何妨?这句话是在开示大家,不要执着于工具本身。体验生活,抓住揭示灵魂的言行神态,就可以精准烘托出人物的心理变化。   不同性格的人,心理活动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果断,有的人优柔,均有不同的神态表现。我们描写人物内心的活动,也要符合人物性格。   一个人的思想波动,往往能够从人物的言语神态
期刊
历史人物与我们隔了许多个年代,但那些闪光的思想却没有横亘在彼岸。穿越时空,让我们穿过历史的风雨,穿过岁月的长河,去贴近文人贤士的治国思想,去了解时间筛选的文化遗珠。与灵魂对话,与日月同辉。  苏东坡突围(节选)  ◎余秋雨  ……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
期刊
关于记叙类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同学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了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了什么样的人;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弄清记叙类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  【阅读训练一】  风吹端午  万华伟   夏至来临,百毒之虫、湿气浊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