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微课的概念与特征入手,总结和分析当前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教学应用中的难点,简要介绍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途径,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机械识图;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034
机械识图是中职机械专业及电气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未来学习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机械识图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门课程对学生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尤其是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将微课应用与机械识图教学之中,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促进机械识图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微课概述
1.微课的概念及特征
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极大区别,微课可以理解为“微小的课程”,即将课程中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加以讲解,从而形成的教学模式。微课一般呈现为视频及音频形式,教师既能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来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也将微课当做学生预习资料。不同的微课内容在应用时,其功能和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微课具备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微课内容是针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来进行讲解和展示,这些知识点一般是教学难点,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有选择的应用。微课长度通常为6至10分钟左右,因此灵活性较高,课前预习、教学导入、新课教学、课堂练习等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能运用微课来教学。同时,微课重现性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结束后,学生只能通过教材及课堂笔记来进行复习,一旦出现课堂笔记记录不全等情况,对学生的复习造成极大影响。而微课可以上传至网络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复习需要,用计算机、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来有选择性的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复习水平。另外,微课还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微课既可以相互联系共同阐述整个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独立应用于知识点教学之中,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2.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教学中应用难点
现阶段,将微课应用于中职机械识图教学中,所面临最大的难点在于微课资源较少,不同于其他常见科目,诸如语文、数学、物理、生物等等,机械识图微课视频及音频在互联网上并不常见。因此教师在应用时难以在网络上寻找资源,只能自行制作,然而微课制作需要应用各种视频录制及剪辑软件,教师个人之力很难完成视频制作,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职机械识图微课应用水平。另外,中职学生年龄较小,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性格上比较贪玩。在微课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走神现象,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时不能很好的应用微课视频。上述现象使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不佳。
二、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教学中的应用
1.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预习一般利用教材来进行,但是机械识图理论性较强,存在很多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学生预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利用微课来进行课前预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激发,同时微课作为教材的补充和延伸,能够阐述其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极大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将精心准备的微课上传到网络空间中,并通过QQ、微信、微博、E-mail等软件,将微课网址发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视频,预习相关机械识图知识点,以便于课堂教学顺利开展。例如,在“制图基础知识”环节中,学生刚刚接触机械识图这门课程,对其存在较高的陌生感,尤其是其中的专业术语和内容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制作相应的微课,微课中主要阐述制图、识图中各项专业术语的概念,以及数字、标识、线条的规范写法和画法,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新课导入中的应用
新课导入阶段是教学中的重点,良好的新课导入,能够使学生迅速进入到教学情境之中,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教学相关的微课视频,通过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学生随着微课进入到学习状态,有利于教师后续课堂教学的开展。例如,在投影作图教学中,该节课对学生空间想象力和立体几何掌握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属于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在微课中介绍之前学过的基本体结交线和相贯线概念和特征,详细阐述组合体三视图识法和制法以及尺寸标注方法。利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引出新课内容,这是微课中较为常见的导入模式,这种前后呼应的教学方式符合中职学生认知特征,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
3.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生学习机械识图课程时,最大的难点在于空间图形想象能力,机械识图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机械三视图,联想到机械的实际三维形象,对于刚刚接触机械识图课程的学生而言,存在极高的难度。为了培养学生的三维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机械的三维效果图,并进行多角度展示,學生观看微课视频后,对机械不同角度的形状及结构进行了解。通过这种方式来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二维图形和三维物体中进行快速转换,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识图意识。
4.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教学总结中的应用
总结与归纳是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简短概括课堂教学知识点,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加以回顾,使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同时,教师在总结与归纳中,帮助学生梳理教学内容,展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完整的机械识图知识脉络,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复习存在积极影响。例如,在“常用零件画法”教学后,教师针对不同零件之间的特征及制图注意事项加以总结和归纳,包括螺纹、键、销、齿轮、弹簧、轴承等等零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制作微课展示上述零件,同时,将零件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零件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将生活与教学联合有助于学生对机械识图课程的正确认识,使机械识图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识图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为了提升学生机械识图学习质量,教师应将微课应用于机械识图教学之中,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创新和完善微课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机械识图教学水平,为学生未来专业学习及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牟林英.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2):98-99.
[2]黄月明.浅谈微课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7(2):152-153.
[3]周贤波.基于学习者角度的微课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81-84,90.
作者簡介:许立新(1978.10.19),女,汉族,籍贯:山东平原,教师。
关键词:微课;机械识图;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034
机械识图是中职机械专业及电气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未来学习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机械识图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门课程对学生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尤其是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将微课应用与机械识图教学之中,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促进机械识图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微课概述
1.微课的概念及特征
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极大区别,微课可以理解为“微小的课程”,即将课程中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加以讲解,从而形成的教学模式。微课一般呈现为视频及音频形式,教师既能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来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也将微课当做学生预习资料。不同的微课内容在应用时,其功能和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微课具备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微课内容是针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来进行讲解和展示,这些知识点一般是教学难点,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有选择的应用。微课长度通常为6至10分钟左右,因此灵活性较高,课前预习、教学导入、新课教学、课堂练习等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能运用微课来教学。同时,微课重现性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结束后,学生只能通过教材及课堂笔记来进行复习,一旦出现课堂笔记记录不全等情况,对学生的复习造成极大影响。而微课可以上传至网络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复习需要,用计算机、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来有选择性的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复习水平。另外,微课还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微课既可以相互联系共同阐述整个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独立应用于知识点教学之中,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2.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教学中应用难点
现阶段,将微课应用于中职机械识图教学中,所面临最大的难点在于微课资源较少,不同于其他常见科目,诸如语文、数学、物理、生物等等,机械识图微课视频及音频在互联网上并不常见。因此教师在应用时难以在网络上寻找资源,只能自行制作,然而微课制作需要应用各种视频录制及剪辑软件,教师个人之力很难完成视频制作,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职机械识图微课应用水平。另外,中职学生年龄较小,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性格上比较贪玩。在微课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走神现象,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时不能很好的应用微课视频。上述现象使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不佳。
二、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教学中的应用
1.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预习一般利用教材来进行,但是机械识图理论性较强,存在很多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学生预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利用微课来进行课前预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激发,同时微课作为教材的补充和延伸,能够阐述其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极大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将精心准备的微课上传到网络空间中,并通过QQ、微信、微博、E-mail等软件,将微课网址发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视频,预习相关机械识图知识点,以便于课堂教学顺利开展。例如,在“制图基础知识”环节中,学生刚刚接触机械识图这门课程,对其存在较高的陌生感,尤其是其中的专业术语和内容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制作相应的微课,微课中主要阐述制图、识图中各项专业术语的概念,以及数字、标识、线条的规范写法和画法,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新课导入中的应用
新课导入阶段是教学中的重点,良好的新课导入,能够使学生迅速进入到教学情境之中,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教学相关的微课视频,通过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学生随着微课进入到学习状态,有利于教师后续课堂教学的开展。例如,在投影作图教学中,该节课对学生空间想象力和立体几何掌握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属于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在微课中介绍之前学过的基本体结交线和相贯线概念和特征,详细阐述组合体三视图识法和制法以及尺寸标注方法。利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引出新课内容,这是微课中较为常见的导入模式,这种前后呼应的教学方式符合中职学生认知特征,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
3.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生学习机械识图课程时,最大的难点在于空间图形想象能力,机械识图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机械三视图,联想到机械的实际三维形象,对于刚刚接触机械识图课程的学生而言,存在极高的难度。为了培养学生的三维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机械的三维效果图,并进行多角度展示,學生观看微课视频后,对机械不同角度的形状及结构进行了解。通过这种方式来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二维图形和三维物体中进行快速转换,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识图意识。
4.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教学总结中的应用
总结与归纳是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简短概括课堂教学知识点,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加以回顾,使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同时,教师在总结与归纳中,帮助学生梳理教学内容,展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完整的机械识图知识脉络,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复习存在积极影响。例如,在“常用零件画法”教学后,教师针对不同零件之间的特征及制图注意事项加以总结和归纳,包括螺纹、键、销、齿轮、弹簧、轴承等等零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制作微课展示上述零件,同时,将零件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零件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将生活与教学联合有助于学生对机械识图课程的正确认识,使机械识图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识图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为了提升学生机械识图学习质量,教师应将微课应用于机械识图教学之中,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创新和完善微课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机械识图教学水平,为学生未来专业学习及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牟林英.微课在中职机械识图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2):98-99.
[2]黄月明.浅谈微课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7(2):152-153.
[3]周贤波.基于学习者角度的微课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81-84,90.
作者簡介:许立新(1978.10.19),女,汉族,籍贯:山东平原,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