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理想爱国教育策略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y_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国主义是情感和理性的有机统一。当代大学生对祖国有着深切、高涨的热爱之情,但是由于客观主观方面的原因,言谈举止表现出非理性的特点。因此,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课题,培养他们持久、冷静、理智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1918年11月列宁在《真理报》上提出了爱国主义的经典定义:“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1]完整的爱国主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祖国的深厚情感;第二,对爱国的理性把握和认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升华。理性爱国主义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体,是一种高级的坚定的成熟的纯真的执著的爱国主义,表现为深入事物本质的认识、冷静理性的情绪、温和理智的行为、巧妙机智的方式。总之,“爱国主义不是指一种不系统、不定型、不稳定的对祖国的强烈的、盲目的和冲动的感情,而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成熟性和持久性的思想体系,是意识形态,是世界观”[2]。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其加强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和引导变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必须要把理性爱国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课题来抓。
  一、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1.针对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需要加强理性爱国主义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年龄一般介于18-25岁之间,由于系统接受了大学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了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他们思维敏捷,积极热情,视野开放,但是他们生活在象牙塔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没有真正地接触社会,缺乏社会实践活动和经验,思想和实际情况会产生不可避免的脱节和不符。加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发展的阶段,他们遇事容易冲动,争强好胜,情感比较强烈,抵制诱惑的能力不够,极易受到一些企图分裂祖国统一破坏我国和平的非法分子的煽动、蛊惑、摆布和利用,例如1989的学生政治风波以及最近为保卫钓鱼岛而发生的抵制日货打砸抢事件,都是大学生被另有企图的人利用的具体表现。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必须要对他们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理性爱国主义教育
  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广泛,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一个封闭的国家不可能也不能独立于其他国家而存在。随着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交融、交锋,各种摩擦、矛盾、冲突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对外开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国家正处于大发展、大改革、大调整的时期,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我们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离不开与其他国家的各种交流和交往,更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所以,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要培养一种国际性的宽容胸怀,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尽量用和平谈话的方式解决各种争端,诉诸于国际法律手段而非暴力手段和纯粹的情绪宣泄手段,这种理性的、有理有据的爱国行为为我国提供了安定有序的国内国际发展环境,有利于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当然我们讲宽容讲和平,并不代表我们放弃武力。
  二、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策略
  1.以科学的爱国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赋予爱国主义很多科学的内涵,邓小平作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继承者和积极的发展传播者,把深切的爱国之情具体落实在发展实业、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爱国主义。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可以体现出邓小平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感,“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切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胡锦涛总书记也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他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009年5月2日胡锦涛同志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正是因为有爱国主义这一强大精神支柱,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这是非常可贵的,应当继续发扬光大。”[3]
  要想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意识和情感,就必须要把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爱国理论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教育和教学中,使他们真正理解、相信、掌握、运用科学的爱国主义理论,以此武装他们的头脑,指导他们的爱国行为,从而达到教育他们理性爱国的目的。
  2.以优秀的爱国主义作品鼓舞大学生
  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让更多优秀的爱国主义作品进入学生们的生活,进入他们的头脑,激发大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感,引导其采取理智的爱国行动。爱国主义作品范畴很广泛,有书籍、图画、歌曲、舞蹈、雕塑、电视剧、电影、纪录片等。因此,广大艺术家、导演、文艺工作者要勇于担负责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不动摇,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青年,创作出更多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优秀作品来教育鼓舞大学生。
  随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爱国主义作品迅速地传播开来。高校要结合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和时代特征来选择一种他们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众多优秀的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就是最佳选择。电影和电视剧以其丰富动感的画面内容、直观的情感表达、深受大学生的青睐。高校要抓住大学生的特点,通过放映爱国影片、爱国纪录片对他们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东京审判》等等,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就在这种轻松娱乐的氛围中悄悄实现。当然,仅仅利用放映影片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重视爱国书籍理论、爱国歌曲等的教导作用和潜移默化作用。   3.以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大学生
  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利用社会舆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党的一大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对高校学子加强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高度重视社会舆论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高校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党中央的理论动态,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保持紧密一致性,以主流思想、主流意识、主流观点来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为基准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高校要注意以主流的、积极的、健康的、严谨的、合乎党性的理论、言论来占据校园广播、校园论坛、校园网络主页。在平时要利用这些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持久的、润物无声的影响和教育,提高他们辨别真与假、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形成科学的“三观”。当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影响力极大事件的时候,高校更要抓住时机耐心地、循序渐进地、循循善诱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高校要采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而非简单粗暴的方法疏通引导他们,使他们保持冷静理智的态度,使他们高涨的热情慢慢趋于平静,使他们真正掌握事物表象背后的实质,从而避免因为冲动、不理智而被一些别有企图心的人蛊惑、利用的危险。
  4.以高尚的爱国主义模范精神感染人
  在炮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和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的今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内容在外延和内涵上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和模范:雷锋、张思德、王进喜、邓稼先、杨利伟、人民解放军、大学生志愿者等等。前仆后继的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精神,科学奋进的两弹一星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洪救灾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以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都是爱国主义与时俱进的硕果。
  青年大学生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思想的一代。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可塑空间大,所以高校要重视以具体、形象、生动的爱国事例、爱国人物科学地诠释爱国主义精神的真正内涵,通过大力弘扬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大学生科学、理智的爱国情感、爱国意识、爱国行为。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理性的爱国主义就是爱社会主义,表现在青年大学生身上就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应有贡献。理性爱国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课题,对这一重大课题的完美书写需要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也需要家庭、社会以及其他各种力量的紧密配合。
  参考文献
  [1]列寧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9-580.
  [2]郑汉华.弘扬理性爱国主义由列宁论述布列斯特和约所想到的[J].思想教育研究,2005,(9).
  [3]胡锦涛.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9-5-3.
其他文献
摘要:对后进生的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要充分考虑后进生的个性特长,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实施一种潜移默化法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德育;潜移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德育工作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做好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德育教育?我认为,首先要对后进生的成因作深入的分析。概括起来,后进生的成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目的]:为了进一步验证前期工作中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得到的丙酮醛刺激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后差异性表达基因,本实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一步对丙酮醛刺激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后表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复合异种部分脱钙骨(partly demineralized xenogeneic bone,PDXB)修复兔下颌骨缺损时的成
【论文摘要】细致入微的管理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根本保证,抓好心理动态监控,培养健康心理是思政工作的核心。只有做到细致入微的管理,抓实过程,才能保证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好状态,保证培养出政治合格、意志坚定、思想健康、学识渊博的合格大学生。  【关键词】细致入微;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有人认为:“中国有一流的大学生,管理却是三流的,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成了不入流的”,这不能不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复合异种部分脱钙骨(partly demineralized xenogeneic bone,PDXB)修复兔下颌骨缺损时转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伴有阻生牙(特指第三磨牙,以下均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患者使用单颌牙合垫治疗3个月前后颞下颌关节的功能状态,客观地评价牙合垫
当前的大多数山区农村初中,由于受环境、社会、经济等条件相对滞后的制约,与城市教育的差异还较大。结合当前山区农村初中的教育现状与学生实际,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不仅是我们的职责,更是我们的义务。笔者就多年来在山区初中从事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切身经历与思考,谈点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当前山区农村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缺
期刊
面对一大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小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通过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德育为首,措施及时到位。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往往是抱守着极端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局限在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
期刊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如何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这是教育的智慧,也是教学模式所探索的问题。教师要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盲目被动的接受者。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生;班级  【中图分类号】G420  一、对自主学习的认识。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很习惯的去学习,学习已经养成习惯,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