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scotscotsc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自主学习模式的概念出发,简述了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提出了中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一、自主学习模式的提出
  传统教学方法根深蒂固,由此衍生的形式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致使教学内容僵化,教学测试方法过于单一,不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其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学生主动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成了压倒一切的主要教学需求。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应协助学生改变被动性学习的状况,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自主学习模式应运而生。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情况,自主地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方式方法、材料等,确定学习进度,实现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监控并做适当调适的一种学习模式。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近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者及研究者的不断推动下,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得以不断优化,更加注重“导、读、讲、练”,然而应试教育的痕迹仍然非常深刻,教学仍旧是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表达观点的机会,致使学生经过多年学习,仍只是记住了一些知识点,而不会表达思想感情,成了语文哑巴。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及人文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工具性)和“语文素养”(人文性)。由此可知,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更好地获取语文知识,实现运用语文的能力的提升。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立足于培养独立的学习者,它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决策及课堂的活动甚至课程的设置都应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个体需要的发展。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以往单一、被动的角色,走向复合、主动,使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具备强烈的学习责任心,能自行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评估自身的学习效果,并适时调整学习策略,以增强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加强引导,调动学生主动性。
  教师可积极倡导自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明确自身应承担的角色和任务,帮助他们认识自主学习的作用和必要性等,从意识和观念上确立自主性。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教材为依托,加强对学生树立伟大理想、提高生存技能、培育感恩情怀等方面的引导,树立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使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力拼搏,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要求,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需充分发挥自身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的作用,为学生服务,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孩子们的感情较为丰富、较为纯真,也易于受伤害,教师要以同样的纯真的感情来对待他们,可多开展面对面的对话式授课,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的被认同、被尊重,自己是一个平等的、独立的主体,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紧张感和顾虑,从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课堂上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养成,通过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师生间可以互相接纳、赞赏、争辩,并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批判。
  (二)帮助学生设定学习的目标。
  设定有效的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必须经一定努力可实现的,它的实现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激发潜在的学习动机,并在学习活动中持之以恒,直到长期目标的实现。有些学生成绩平平,努力不足,却又制定出不切实际的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修正这些难以实现的目标,帮助学生制定一个比较具体的、阶段性较强的学习目标,并通过有效引导,使学生努力且逐步实现阶段性的目标。对于学习能力较强、掌握知识较快的学生,语文教师可引导他们制定更具挑战性的学习目标,以激发其更为强烈的学习动机,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面对难题,并坚持不懈,通过自身的行动实现预期的结果。学习目标确定后,教师还需对学生从素质上予以培养,在技能、策略和方法上予以指导,使其走向完全自主学习。
  (三)增强学生在语文自主学习中的成就感。
  学习成就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学生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通过不畏艰难险阻,不断战胜挫折与失败,培养学生的坚强、自信、勇敢及顽强拼搏精神。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进步,那么学生对学习语文的信心也会大大增强,因此语文教师应不断增强学生在语文自主学习中的成就感。首先,可建构个体化及合作化的奖赏结构,要求学生作自我比较,即将自己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只要有进步即为成功,就能得到奖赏。同时强调小组之间的比较,小组共同努力完成一个目标,共同取得成功。注意要把课堂表现优秀的和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就会增加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其次,教师还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适时给予赞美、勉励和表扬,使学生始终充满学习的主动性。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天赋取得成功,鼓舞学生斗志,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潜能,碰撞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最后,教师还需使用恰当的情绪表达及言语评价。例如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困难任务,可对其大加赞扬,则会使其做出能力强的归因,从而加倍努力,走向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乔虹皓.自主学习模式中的教师角色[J].教育探索,2008.
  [2]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
其他文献
本文从实证角度阐明了沿海开放区域的竞争力来源于区域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总结了沿海开放区域技术创新的政府主导型、企业以及企业协作三种组织模式,在分析沿海区域技术创新
摘 要: 中西方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这使得人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感受,给东西方的文化交流造成了极大的障碍,造成了文化的不可译性。《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包含了典型的东方文化。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哲学观点、文化典故和人物名字的翻译来阐述文化的不可译性。  关键词: 《红楼梦》 文化不可译性 哲学观点 文化典故 人物名字  一、引言  无论从翻译在
摘 要: 新《纲要》指出,在注重幼儿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应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将教师的学习、发展与提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教师培养主要是通过园本教研的形式来开展的。因此,如何强化“园本教研”,促进年青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园本教研”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园本教研 青年教师 专业成长  引言 
1月19日,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吉林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12年和过去5年农业
1月19日,全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会议在长春市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2年全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13年工
1月13日,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省农委副主任于文波作重要讲话。他指出,这次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十一五”农机化发展取得的成效经验,深刻分析当前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谋划部署“十二五”时期我省农机化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2011年的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1月18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化辰,副省长王守臣,省政协副主席别胜学,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延春,省农委主任任克军等领导出席
摘 要: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独具匠心的标点符号,比语言文字更富表现力,能起到文字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小姐你早》中贴切独特的标点不仅再现了日常生活的繁琐性,而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表现了人物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  关键词: 《小姐你早》 标点艺术 日常生活 故事情节 人物心理  《小姐你早》是女作家池莉的一部颇有争议的中篇小说,小说的女主人公戚润物是一
摘 要: 高中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同场合、同语境中与同对象交际。与其他课程相比,它实用性更突出,所以更受师生重视。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遵循的3P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围绕如何“教”展开,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
1月19日,省农委召开了全省乡镇企业与农产品加工业会议。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全国农村农业工作会议、全国乡镇企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