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以学案为载体的单元教学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qiuyu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标》强调新时期的教学应着重于能力、方法的传授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学案为载体的单元教学模式。本文详细阐述了学案为载体的单元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学案预习,了解知识——重点透析,运用知识或方法引线,学会治史——重构历史,感悟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下的教材以模块——专题的形式呈现历史知识,这样一种结构形式使传统的一节一课时的教学方式不合时宜,呼唤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在4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种以学案为载体的单元教学模式。单元教学即以一个专题(单元)为一个教学单元展开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学生明确每一节课在专题(单元)中的地位,从而使教学不脱离专题的主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严格按照《课标》的要求去做,但总感觉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在课堂45分钟内难以兼顾。在这种情况下,我把学案教学与单元教学结合在一起。知识这一块的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去,因为这一块内容的预习和检查容易操作。学案为载体的单元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强、灵活性的特点,且更易于进行后两个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将这种方式的教学分成三步(知识——能力或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完成。每一步教学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依据课时的不同,三步可分成两种模式:1∶N∶1(前1为教学第一步所需课时数;N为第二步所需课时数;后1为第三步所需课时数);1∶N(1为教学第一步所需课时数;N为第二、三步所需课时数,这种模式第二、三步同时进行)。
  1 学案预习,了解知识
  教师提前一周将一个专题(单元)的学案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后预习,完成预留的空格,并可提出一些疑问。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在课上核对学案,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复习学案。在预习——核对——复习学案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一个专题知识的大概。这就为以下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层次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步教学中要注意学案的生成原则和构成。学案生成要注意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生成学案首先要从系统整体角度出发,研究教材内容,挖掘出历史发展的总体关系。例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与古代中国的经济是密切相关的。结构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例如:必修一专题一的内容可分成两部分: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秦以来的政治制度。开放性原则。例如:必修一专题一可与必修一专题二的内容相联系。动态性原则。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形成、发展和加强的过程。
  学案主要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过程(现象、人物、时间、地点、标志)和结果(作用、性质、影响、意义)三部分。可参见上面必修一专题一的学案。
  2 重点透析,运用知识。或方法引线,学会治史
  在这一步,根据专题知识的难易程度,我采取了两种方式。“重点透析,运用知识”这种方式以解析知识,渗透能力为主。这个地方的“能力”指历史思维能力,如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演绎等等。“方法引线,学会治史”则是在第一步呈现知识的基础上传授一些处理史料的方法,如鉴别史料,并用史料来重构“过去”。
  2.1 重点透析,运用知识
  重点透析,主要包括历史概念的解析和历史规律的探求。历史概念又包括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特点和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的概括和整理。
  在必修一专题一中,通过解析行政管理制度,我们知道,分封制是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且与宗法制这样一种用血缘关系来维系的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郡县制也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通过比较两种制度,我们可以看出:夏商周是血缘集权统治,而秦以降是政治集权统治。通过分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或国家组织形式),我们可以看出:夏商两代是“家天下”的国家,周是“方国联盟”的国家,而秦以降是“大一统”的帝国。通过分析王(或皇帝)与相的权力关系及中央官制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出:分封制下的王,虽是世袭的,但权力并非很大。像商的伊尹,他甚至可以放逐太甲,令他闭门思过。秦以后的皇帝,不但世袭,而且权力很大,达到了专制的地步。权力也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强。可以这样理解,三代是王权制时期,秦以降是君主专制时期。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专题一的两个时期三条线索,如下:
  第一阶段:夏商周
  第二阶段:秦——清
  线索一:(家天下——方国联盟)——大一统帝国
  线索二:血缘集权统治——政治集权统治
  线索三:王权制——君主专制
  在纵向分析历史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横向联系中外历史或中国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内容,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体系,得出历史发展的规律。
  在必修一专题一中,我们可以横向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作比较: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专制制度,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是民主制度。为什么会截然不同呢?这还得从中西方的地理条件与经济状况的不同说起。黄河流域兴起的中国文明是大河文明,是农业文明;而地中海兴起的希罗文明是海洋文明,是商业文明。前者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而后者则具有对外性和开放性。不同起源形式的文明铸就了不同的文化类型,不同的政治制度。由此,我们得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便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
  重点透析是为运用知识服务的。如果说重点透析是老师引导学生表演,那么运用知识便是学生离开老师的独立表演。在必修一专题一中,我设计了如下一些习题,提供学生运用知识的机会。
  (1)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五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3)下列两则材料分别表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2.2 方法引线,学会治史
  在英国的历史教学中,非常注重史料的研习。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科书结构的改革上。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编排,由过去的按年代顺序,转变到按主题编排。主题的数目不多,但每个主题之下都附有大量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练习以及具体的探究方式,并且要求达到一定的能力目标。其次,课堂上运用史料的方法也灵活多样。例如,历史教学中训练学生阅读和研习史料的方法有:(1)根据史料编写第二手的材料;(2)对史料进行分类;(3)概述史料;(4)转述史料;(5)推断作者;(6)对史料进行质疑等等。再次,史料研习在历史考试中的要求。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的历史试题内容包括四部分:客观题、半客观题、自由反应题和结构型试题。其中结构型试题是一种比较综合的材料解析题。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提供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2)根据背景介绍,提供一系列材料。(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从具体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不同材料进行对比、鉴别、推断和验证;对具体史料的可靠性和有用性作出判断;综合各种材料得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说法等。
  3 重构历史,感悟历史
  重构历史,就是运用史料重新构建历史演变的过程,展示历史发展的脉络。这涉及到史料的搜集和处理。史料的处理有如下几步:(1)分析史料的性质和成分:是实物史料,文字史料,还是口述史料;是一手史料(直接史料),还是二手史料(间接史料)。间接史料要注意哪些是历史叙述、史料、史料解释、史料评价。(2)提取有效信息。(3)鉴别真伪;对比不同观点、立场;前后验证、推论等等。(4)得出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的说法;分析现实问题;预测今后的发展方向等。
  如选修六“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一课,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场空前的战役。秦国和赵国集结了100万大军在长平展开决战。根据《史记》的记载,秦军在这场战役中大获全胜。但后人对其中很多细节还不是很清楚。战争开始与最后决战阶段,两军对垒,尽管赵军也十分强大,为何会不堪一击,溃不成军?战争相持阶段,秦国分别派出奇兵、轻兵、骑兵切断赵国的后路,不断骚扰折磨赵军,这是怎样的军队,如何作战?
  感悟历史,这是历史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历史教学的精华所在。与其让学生掌握一个历史事件,了解一位历史人物;还不如让学生感悟一个道理,以此来激发学生情感,慰藉灵魂;引发学生对现实的思考,启迪人生。《课标》也强调,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鉴于此,在必修一专题一的教学中,笔者选择与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
  (1)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姓氏中占有很大比重。如:陈姓,就是周武王灭商后,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许姓,是周武王封神农氏的后代文叔于许,建立许国,后人便以国名许为姓氏。你能查查自己姓氏的由来吗?
  (2)法治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如果同意的话,请说出理由。下面一些语句可能对你有所帮助。①中国君主专制的传统根深蒂固。②西方的现代民主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③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姬秉新,李稚勇,赵亚夫主编.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
  [2]朱汉国.历史教学研究与案例.
  [3]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岳麓版).
  [4]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5]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学科教育,2001(8).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教学中能够挖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素材应该来说是非常丰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常经常教授一些传统的主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有时候学生的体会却和我们的主观意图大相径庭。新课程标准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如何将学生的“非主流”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到历史教学的整体目标上就显得非常重要。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制定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目标有
针对初中生自主学习习惯不够,阅读水平缺失的现状,如何培养学生进行文本有效阅读成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和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基于新课程“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
摘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现代化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给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意义这两个方面阐述了现代教学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其目的在于促进广大教育工作者致力于这方面研究,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教学媒体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媒体无疑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代表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DW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A(磁共振血管成像)之间的相关性。快速发现及定位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责任病灶,了解颅内血管异常情况,是急性脑
摘要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达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技能”,经历或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然而,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于发展,思维方式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况且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对初中生来说学习物理离不开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
喉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虽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占据的位置不高,但在呼吸道及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位置较为重要,在呼吸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
民贸民品贴息贷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但自这一利国利民的政策出台以来,在政策执行上还处于落空状态。以甘肃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贸民
34.邮政总局关于保卫世界和平纪念邮票定于八月十五日开始售用发文单位:邮政总局发文号:文件类别:广播发文时间:1951年8月11日收文单位:各区、省、市邮电管理局、邮政管理局M
摘要2010年江苏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对于今年的高考试题,笔者听过不少学生和一线教师的反映,也看了不少专家的评论,总体来讲肯定的居多,师生反映总体难度比去年有所降低,专家们则从学科能力、课改理念、史学研究成果的体现、时代感等多方面加以肯定。然而,笔者认为今年的江苏历史试题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1 个别试题考查过偏、过细,有超纲
锅炉汽鼓的给水自动调节系统,在电厂的生产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控制系统了,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这类调节系统的组成也随着电厂设备容量的增大而逐趋完整。最初是采用单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