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意义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14382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及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MPP住院患儿90例,其中重症MPP组42例、轻症MPP组48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儿血清D-二聚体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TLR4、MyD88和核因子(NF)-κB的表达。

结果

1.重症MPP组D-二聚体[(1 850.12±153.50) μg/L比(297.36±27.42) μg/L]、白细胞计数(WBC)[(11.52±0.38)×109/L比(7.98±0.6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N)(0.87±0.01比0.55±0.01)、C反应蛋白(CRP)[(64.59±7.93) mg/L比(19.79±6.38) mg/L]、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52.13±1.87) mm/1 h比(22.78±1.43) mm/1 h]均较轻症MPP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11、3.342、2.891、8.075、7.922,均P<0.05);2.重症MPP组血清TLR4 (1.53±0.12比0.45±0.07)、MyD88 (1.28±0.10比0.37±0.12)和NF-κB (1.49±0.16比0.53±0.10)表达均较轻症MPP组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11、7.614、8.122,均P<0.05);3.影像学表现为肺实变(46例)、肺不张(17例)、胸腔积液(29例)的患儿血清D-二聚体水平、TLR4、MyD88和NF-κB表达均较无相关表现者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有肺外并发症13例患儿血清D-二聚体水平[(2 984.19±138.43)μg/L比(640.48±78.89)μg/L]、TLR4(2.53±0.41比0.92±0.17)、MyD88(2.18±0.12比0.57±0.06)和NF-κB(2.47±0.16比0.89±0.15)表达均较无肺外并发症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48、5.614、5.876、7.318,均P<0.01)。

结论

重症MPP患儿血清中TLR4/MyD88表达的增加与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呈一致性,提示TLR4/MyD88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了重症MPP患儿血液高凝状态的形成过程。

其他文献
中国"百日咳再现"已经出现,同时其流行病学特征与传统百日咳相差甚远。中国缺乏统一的百日咳监测方案,原有的诊断标准滞后,导致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发现的百日咳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差异巨大。为应对"百日咳再现"带来的挑战,急需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首先,需要建立统一的百日咳监测病例定义和实验室检测标准,规范疫情处置原则。其次,应提高医务人员对百日咳新特征的认知水平,加强百日咳的报告、诊断水平。最后,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对难治性癫痫(IE)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和MRP2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9月徐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已明确诊断的68例IE患儿,进行LEV添加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LEV添加治疗前及添加治疗后6个月IE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RP1和MRP2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
目的探讨新生儿肛周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外科收治的185例肛周脓肿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家长意愿分为切开引流组(136例)和保守治疗组(49例)。切开引流组在局麻下行脓肿切开引流,切口填塞碘仿纱条引流换药治疗;保守治疗组肛周外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局部外涂红霉素眼膏。患儿形成肛瘘6个月后行肛瘘挂线术。所有患儿早期给予抗生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是一种机体对寄生于支气管的曲霉产生变态反应所致的肺部疾病,本病好发于哮喘和囊性纤维化的患者当中。我国哮喘发病率高,提高对哮喘患者中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认识,并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病以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炎性反应联合抗真菌制剂减轻真菌负荷为主要治疗方案。另外还有抗IgE治疗及其他治疗。
肠道病毒71型(EV71)高度噬神经性,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及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重要的神经毒性病原。EV71在亚太地区广泛流行,EV71致CNS损伤主要包括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预后差、病死率高,但损伤机制尚不明确。现就EV71相关病原学、流行病学、感染致CNS损伤的发病机制及EV71疫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EV71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百日咳是一个疫苗可预防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出现百日咳再现。该病以长达数周的阵发痉挛性咳嗽为典型临床表现,在小婴儿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未接种或部分接种疫苗的小婴儿病情尤重。可出现百日咳肺炎、百日咳脑病、肺动脉高压、高白细胞血症等并发症及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百日咳核酸检测、细菌培养、血清抗体检测等技术有助于实验室诊断。标本的采集和培养基的选择对百日咳细菌学诊断至关重要。
目的探讨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在郑州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诊断为原发初治SSNS、门诊随访1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6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男41例,女20例,依据1年随访期内是否复发分为无复发组和复发组,无复发22例(36.1%),复发39例(63.9%)。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复发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复发组与无复发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组家长依从率(
期刊
随着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相互交流与渗透,中西医联合用药在临床中普遍存在。但由于西医对中医药理论知识的欠缺,中西医联合用药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在儿科用药中,含有麻黄碱类成分的中成药和西药的联合使用是一大突出问题。因儿童用药的复杂性,含有麻黄碱类成分的药物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现对含麻黄碱类成分的药物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孕期患活动性结核病(TB)母亲结核垂直传播(VTRTB)所致新生儿期先天性结核感染(CLTBI)罹患活动性TB的风险、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随访1~6年的7例CLTBI患儿的临床资料及2例文献资料,分为CLTBI组5例、活动性TB组4例;结合母亲病史,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预后及相关因素。结果8例母亲孕期均有活动性TB,早产率及低出生体质量率均为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