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补剂对运动性疲劳影响机制的研究现状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品质和长寿的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成为人们公认的保持健康的方法,然而运动会产生导致疲劳的物质并损害身体健康,人们试图应用抗氧化补剂中和运动产生的危害物质,如何在健身运动中达到健康的中和点成为人们选取针对运动性疲劳的抗氧化补剂的依据。该文针对抗氧化补剂对人体在运动性疲劳中的机制进行综述,为现代健康理念驱使下的人们选取抗氧化补剂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关键词:抗氧化补剂 运动性疲劳 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8(b)-0008-02
  随着现代生活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健康的生活品质及开始尝试长寿的生活方式,人们的健康观念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进步。更多的人通过尝试不同的方式来保持自己年轻健康的现状。在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会选择运动和营养补充剂。琳琅满目的保健产品中抗氧化产品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商家的重点推销对象,然而在人们保持健康运动和适宜营养补充剂的同时问题也会产生。
  想要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就必须产生运动疲劳。在运动后采取一定的恢复措施,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补充甚至达到超量恢复,这样即有助于疲劳恢复又达到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目的。在健康运动和保健产品中笔者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抗氧化。氧化过程是在当下你身体里无时不刻不断发生的事情,在人体每时每刻的代谢中,细胞会产生活性氧和活性氮,这两种活性物质都含有一种叫自由基的物质,被很多人视为万恶之源,化学上也称为“游离基”,是指化合物的分子外层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自由基自身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破坏其他分子的机构,被破坏的分子又会形成新的自由基,最后形成恶性循环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人体内自由基过多会对细胞的DNA、RNA、蛋白质、脂肪造成损害,最终破坏机体的组织和细胞,进而引起慢性疾病及衰老效应。因此抗氧化在健康的现代生活中显得十分重要。在运动中,氧化作用加剧,运动性疲劳后的抗氧化效应显得极为重要。该文在了解运动性疲劳和抗氧化机制基础上,试图对抗氧化补剂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进行总结。
  1 机制
  1.1 运动性疲劳机制
  人体的运动性疲劳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此文只涉及躯体性疲劳的生化机制。不少人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许多方面的研究,并提出很多种不同看法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1.1 能量耗竭学说
  在运动过程中体内的能源物质如ATP、CP、肌糖原等被大量消耗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从而引发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1.1.2 代谢产物堆积学说
  运动过程中某些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堆积而不能及时清楚所致,代谢产物的堆积将影响体内的正常代谢,造成运动能力下降。
  1.1.3 离子代谢紊乱学说
  运动时机体内离子如钙离子、钾离子、镁离子代谢的紊乱可导致运动型骨骼肌疲劳。
  1.1.4 自由基学说
  人体新陈代谢中氧化反应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自由基,它具有强氧化性,攻击细胞膜,破坏细胞结构。剧烈运动时自由基大量产生,如不及时清除,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破坏。该文主要针对此种机制。
  1.2 抗氧化机制
  所谓的“抗氧化”指缓和人体内自由基的氧化反应,其原理有两种:一是主动满足自由基的不稳定电子,给其提供电子,让它们不再抢夺细胞分子的电子,从而不破坏细胞分子机构。二是主动消除自由基的不成对电子,降低其夺取其他分子电子的能力,最终缓和自由基的氧化反应。
  面对自由基的攻击,人体天然具有对抗自由基的方法——抗氧化酶。人体内含有多种抗氧化酶,例如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它们共同作用于机体防止自由基的过量产生。SOD活性的高低是机体抗氧化能力强弱的标志。GSH-Px与SOD、CAT共同形成对抗机体活性氧的三道防线。线粒体MDA含量是目前公认的衡量机体自由基代谢的敏感指标。目前研究者们大多通过动物实验测定一种药物或补剂是否能够很好的辅助抗氧化酶对抗自由基,也就是通过测定抗氧化酶的含量变化以及抗氧化酶的活性来阐述一种药物或补剂的抗氧化功效。
  2 抗氧化补剂对运动性疲劳影响的机制
  不少研究者在研究单一一种抗氧化补剂对运动性疲劳的显著效果,其机制大多给总结为:GSH-Px、SOD是体内自然存在的自由基清除剂,在正常状体下自由基的生成与清除过程维持动态平衡,当力竭运动时,自由基大量生成,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GSH-Px、SOD等抗氧化酶被大量消耗,自由基仍不能被清除,诱发氧化应激反应,破坏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MDA是氧化应激反应的终产物,是公认的衡量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敏感指标。一些单方复方中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快BUN的清除,从而减轻运动性疲劳。
  崔笑梅[1]等通过对大鼠灌胃巴戟天并进行力竭游泳运动后测量大鼠脑组织中相关酶活性发现巴戟天组大鼠体重增加,力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低于实验对照组,GSH-Px含量高于对照组,其机制可能是巴戟天中含有巴戟素,使SON增加、活力增加,降低脑组织的过氧化脂质含量;并且可以减少机体超氧阳离子自由基的生成,使SOD消耗量相应降低。因此机体保持SOD动态平衡,提高了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对清除自由基,减缓自由基对组织的氧化损伤起到积极作用,从而能够起到延缓疲劳的作用。
  3 结语
  自由基影响着机体中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破坏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通透性,令其通透性增加,细胞内外成份发生改变,如钠,钾离子浓度改变,酶活性下降等。人体内天然存在的酶类及非酶类物质组成的防御系统能够有效清楚自由基,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系统,对防止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仅限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当人体进行长时间疲劳运动乃至力竭运动时,自由基的过多产生能引起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生理变化,想要提高机体运动性疲劳后抗氧化能力,适当的抗氧化补剂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 崔笑梅,曹建民,周海涛.巴戟天对大鼠抗运动性疲劳能力及脑组织自由基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9):100-102.
  [2] 申晋波,牛倩,马瑞.运动性疲劳机制及特殊营养品补充的研究进展[J].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0):113-115.
  [3] 张伊田,唐臻睿,王燕,等.抗运动性疲劳营养补剂的研制[J].食品科技,2012,37(2):133-136.
  [4] 尹瑞欣,白江涛,张晓红,等.还阳五行汤对运动性疲劳大鼠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10):1487-1489.
  [5] 沫沫哒.吃出“抗氧化”[J].课堂内外:科学FANS,2015(7):42-43.
  [6] 胡馨予,赵冰,孙晓琪,等.枸杞子多糖抗疲劳活性影响[J].食品科技,2015,40(7):197-200.
  [7] 斐保河.凌草总黄酮对小鼠抗运动性疲劳能力的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2013,49(7):53-54.
  [8] 石君杰,宋李亚,梅诗雪,等.仙鹤草醇提取物对运动性疲劳大鼠心肌氧化运动性损伤的干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9):868-969.
其他文献
目的:将酶解法和超声波法联用,通过工艺优化提高菟丝子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提取率,选取酶解pH、酶解温度和超声时间3个指标为影响因素,菟丝子总
礼仪民俗,是每一个民族都普遍具有的,它构成那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征。当然,一个民族和一个民族之间的礼仪民俗可能会有相似地方,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民俗与礼仪之间也有不同之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流利的口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
针对超高压往复泵溢流阀安全装置的技术要求,设计出一款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工作可靠的平板型安全膜片。该膜片设计基于其材料拉伸试验数据,运用有限元法对膜片进行设计与仿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学生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当前初中生体质普遍下降,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体育课担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任,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从学生体质的提升角度着手,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真正提高学生体质,实现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为此,本文从初中生体质现状入手,对初中体育对于学生体质提升存在的欠缺进行分析,并就基于提高学生体质前提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
随着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高效、环保、多功能的热稳定剂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成为研发的热点。传统的钙锌稳定剂虽然具有环保和价廉等优点,但短时间内容易引发PVC迅速变黑发
体育游戏是备受学生喜爱的一种课堂方式,尤其是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更是备受青睐.该文从体育游戏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出发,进而指出了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该如何从游戏前、
目的:研究PBL教学实行线上模式的效果,并与传统线下PBL教学进行对比。方法:开展在线PBL教学,并对2017级临床医学本科148名学生进行调查,对线下及线上两种PBL模式的感受度进行
以广东清远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本文综合文献记载并实地调查了清远市的主要药用资源的栽培及利用情况,清远市拥有药用植物资源约27种,包括26个科和27个属,主要功效范围广,如
以“平面内与两定点连线的斜率之积为特定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一类圆锥曲线”这一结论为例,具体阐述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应经历“经验萌芽、经验明晰、经验提炼、经验重构”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