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农业秸秆焚烧成因及建议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deai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德宏地区秸秆资源利用情况调查数据中的粮油和经济作物种类、种植面积、秸秆产生量、秸秆去向、各类作物秸秆焚烧数量等数据进行深入地对比分析,并结合该地区农业实际发展情况趋势、耕作制度变化情况、复制情况、秸秆资源化技术使用、农业机械化普及情况、方便农事操作与减少病虫草害、农村劳动力现状和秸秆回收收益等方面,剖析出农业从事者焚烧秸秆的客观原因。最后从加强政策扶持、促进资源利用、加大宣传培训、加强执法力度、强化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及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等方面,提出解决当地秸秆焚烧形成冬季“季节性雾霾”问题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雾霾;秸秆资源;焚烧;成因;建议;云南德宏
  中图分类号 S1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188-03
  Abstract In this paper,species,acreage,production amount of crop straws,straw whereabouts,and all kinds of crop straw quantity of grain and oil crops from straw resource utilization survey in Dehong region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And then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trends in agriculture in this region,changes in farming systems,replication,use of straw resources and technology,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universal situation,convenience in agricultural operation and reducing agricultural pests,rural labor force status and earnings straw recovery and other aspects,the objective reasons of burning crop straws were figured out. Finally by thinking about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to promote the use of resources,increasing awareness training,strengthening law enforcement to strengthen basic research and achievements,and aspects of straw utilization demonstration,solu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local straw burning which resulted in “seasonal haze” in winter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haze;crop straws resource;burning;cause;proposals;Dehong Yunnan
  近年德宏州冬季农业快速发展,耕地复种指数大幅提高,耕地利用潜力趋于饱和。冬农产值不断增加,作物产生的秸秆也变得越来越多,秸秆焚烧亦变得越来越普遍,加之冬种作物收获时节天干气燥、缺风少雨,平坝和山地秸秆在露天进行燃烧已成为德宏州冬季“季节性雾霾”形成的主因之一。对人们的生活健康、道路交通安全、森林防火、输电和通信线路等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1]。2013年中央农村1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目标,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协调发展提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地位,突出可持续发展生态美的乡村建设特点[2]。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特别是大量秸秆焚烧,空气污染问题亟待解决。笔者旨在牢固树立农业生态发展新理念,围绕秸秆焚烧,剖析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促进德宏州新形势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1 秸秆资源焚烧现状
  1.1 秸秆来源
  据德宏州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德宏2014年主要秸秆资源利用情况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图1):秸秆来源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甘蔗、烟草、油菜、豆类、花生、甘薯类等作物,这些作物总播种面积229 966.70 hm2。其中以水稻、玉米、甘蔗的播种面积占主体地位,播种面积共为182 733.33 hm2,占总播种面积的79.46%;全州秸秆产生总量为192.88万t,其中甘蔗产生秸秆量居第1位,达101.12万t,占秸秆总量的52.43%,玉米产生秸秆量居第2位,为37.05万t,占19.21%,水稻秸秆量居第3位,达34.56万t,占17.92%。其他秸秆主要由马铃薯、小麦、油菜、烟草等作物产生,产生量达20.15万t,占总量的10.44%。
  1.2 秸秆去向
  全州秸秆去向有还田、饲料、燃料、原料、焚烧、弃置乱堆等6个主要途径,其中还田量最大,达88.44万t,占45.85%。其次是饲料用途量48.98万t,占25.39%。焚烧居第3位,达40.5万t,占总量的21%(图2)。各去向途径中以还田为主,主要以机械翻压还田、覆盖还田、堆沤和腐熟剂等方式處理为主。饲料主要是甘蔗嫩尖、甜玉米秸秆和稻草为主,主要用于饲喂农户或养殖场养殖的牛、猪、马、羊等牲畜。原料主要用于食用菌的栽培基质和有机肥料、沼气的物料投入品,燃料主要用于秸秆气化。对于焚烧和弃置乱堆,一般是干枯、老黄、纤维素含量高和蛋白质含量极低的秸秆,或处于交通不便、劳动力成本高和劳力缺乏的耕作区。
  1.3 秸秆焚烧种类和数量分析   全州秸秆焚烧总量40.50万t,其中以甘蔗作物的焚烧居多,焚烧量为28.05万t,占焚烧总量的69.26%。其次是玉米的焚烧量7.47万t,占18.44%。水稻居第3位,为2.75万t,占6.8%(表1)。甘蔗、玉米、水稻作物秸秆之所以焚烧量大,首要原因是播种面积大,秸秆产生量大,导致焚烧量也大。其中,甘蔗的播种面积大部分分布在山区半山区,耕种面积大,且交通不便、收集困难,致使甘蔗秸秆焚烧量最大;玉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坝区和半山区,且玉米秸秆量比较大,部分交通不便,回收成本高;水稻大部分种植在坝区,其秸秆焚烧和丢弃的量相对较少,农户打捆回收率较高,焚烧量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水稻种植面积大和秸秆产生量多。
  2 秸秆焚烧主要成因
  2.1 秸秆总量增加,需求减少
  近年在努力提升农业产值的同时深挖潜力,德宏州农业呈现“夏抓粮,冬抓钱”格局,辖区内一改过去传统单一的一年两熟制,大力发展多熟制模式,极大地延长和拓宽冬季农业生产的时间和空间,其中2014年共完成冬季农业开发总面积8.24万hm2,比上年增加1 000 hm2,增长1%。实现农业产值21.25亿元,同比增加4.18亿元,增长25%[3]。在冬季农业产值逐年上升,作物秸秆产生量由2007年的41.35万t[1]增至2014年的192.88万t,数据呈现倍增趋势。另外,在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下,良种、化肥和农机的增加投入,极大地减少了牲畜和农家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农民普遍存在种“卫生田”现象。另外,农村用电普遍化,养牛、马大型食草牲畜的家庭越来越少,农民已不再大量而普遍需要秸秆作燃料和饲料。同时,全州秸秆收购企业仅限于少数几家饲养场,没有大型化综合开发利用秸秆的企业,缺乏相关技术的应用。
  2.2 秸秆还田技术应用薄弱
  近年德宏州农业机械化普及速度提高,2014年全州农机总动力134.07万kW,较2011年增加18.93%,机耕面积14.09万hm2,较2011年增21.74%,机耕与播种面积同比增加4.49%,机收面积5.02万hm2,机收与播种面积同比增加1.54%[4-6],坝区粮食主产区抢收庄家的效率大幅提高,但收割时留茬过高,影响下季作物种植。同时,农民受精耕细作的传统习惯影响,播种前均将田面平整、杂物清理,这就出现留高茬烧高茬、留秸秆烧秸秆现象。作为德宏州秸秆产生量最大的作物甘蔗,主要种植在山区、半山区,目前机械化收获还田技术尚处于引进阶段,除蔗尖嫩叶少量作饲料外其余均被焚烧。此外,秸秆腐熟剂推广引用效果差,据德宏州2012年、2013年开展土壤耕地质量提升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分析总结,发现使用秸秆腐熟剂既需要在一定湿度下,还需要7 d左右的时间才能腐熟秸秆发挥作用,在该州冬季干燥少雨情况下,秸秆腐熟剂未能发挥理想作用。
  2.3 方便农事操作,减少病虫草害
  秸秆通过焚烧,耕地地面杂物清理彻底,极大地减少农户对耕地犁耙、施肥施药的障碍,提高农事效率,赶复种茬口,不误农时。同时,焚烧对残留在作物秸秆和地表上的病菌、害虫[7]、虫卵,田间杂草及其种子得到清理,一定程度上减少下茬作物的病虫草害发生,降低农户用药成本。
  2.4 回收效益低
  秸秆还田技术难的主要原因:一是秸秆还田机械成本高,农民为抢收抢种,一把火烧掉图省事,致使秸秆还田技术难以得到群众重视和推广;二是缺乏规范作业标准,收割庄稼时考虑到速度和节本,秸秆茬口留得很高,割下的秸秆粉碎和喷撒也不到位,少量农民使用的旋耕机的旋耕深度有限,且没有反转灭茬机,灭茬不到位使得下季农作物无法耕种;三是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转移,在家种地的大多是老年人,且大量的秸秆清运劳动成本高,经济收益少。
  3 建议
  3.1 加强政策扶持,促进秸秆资源化
  当地政府部门应对有利于秸秆转化利用的产业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扶持,充分利用财政、税收、价格、项目立项等优惠、激励政策,一方面积极扶持、引导各类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企业对相关项目的立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农业部门的优势积极立项推广秸秆还田、秸稈留茬少耕或免耕覆盖种植、秸秆还田机械引进等技术项目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加大农作物收获及秸秆还田收集一体化农机补贴力度。同时,鼓励并补贴农民收集和出售秸秆,用技术引导农民、用示范带动群众、用效益吸引群众。从数量上、规模上全面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从根本上、大面积范围内解决秸秆资源化利用数量,减少焚烧。
  3.2 加大宣传培训和强化执法力度
  发动全社会,广泛宣传焚烧秸秆存在的危害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普及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知识,引导农民改变观念,鼓励支持村社制定相关村规民约,达到农民自觉妥善处理秸秆和明确农村集体组织在秸秆处理利用中的任务和责任。另外,要加大秸秆还田、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通过现场示范展示为农户因地制宜选择技术应用模式提供可操作模式,从推广成熟适用技术入手,提高农民综合利用秸秆技能。同时,强化执法力度,按《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原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8],划定禁烧区域,各级政府为秸秆禁烧工作责任主体,各级环保、农业部门对本辖区秸秆禁烧进行督查和责任落实。
  3.3 强化秸秆资源化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
  政府、科技部门要结合当地情况积极鼓励、扶持推进秸秆资源化开发利用相关基础研究和成功转化工作,具体体现在促进以下几方面相关秸秆领域发展:一是能源化,涵盖利用秸秆发电,作为沼气投入物料、秸秆气化、机制炭原料等领域。二是肥料化,涵盖秸秆用于还田,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生产等。三是工业利用化,秸秆作为天然纤维,可用于板材加工、造纸、建材、编织等领域。四是饲料化,秸秆是食草畜禽的饲料来源,可通过青贮、粉碎、氨化、压缩等制造高端饲料,对提升秸秆利用效益,提高饲料营养价值有重要意义。五是循环利用化,将秸秆在同一领域产生的物质或废弃物作为其他领域的原料再次投入使用,以延长秸秆资源化链条,将秸秆利用做精做透,从深度上提高秸秆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如沼气产生的沼渣可作为肥料还田,发电、气化后的草灰作为钾肥使用,通过畜禽过腹产生的粪便做有机肥,制作食用菌栽培基质后的菌渣作为花卉栽培基质或有机肥生产原料加以利用等[9-11]。   3.4 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示范
  利用循环生态农业工作机制,挖潜当地优势和特点,结合具体项目建立秸秆利用示范基地[12],打造秸秆综合利用亮点,达到以点带面、以面辐射成片的效果,用事例作宣传,让广大群众从具体中看到实惠,从具体中学会技术,从而带动广大农业生产者、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发、利用秸秆的态势和局面,从根本上、面上减少秸秆焚烧污染空气,造福人类。
  4 参考文献
  [1] 张国云,毕生斌,熊勇,等.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德宏州农业污染源[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12:39-40. ZHANG Guo-yun,BI Sheng-bin,XIONG Yong,et al. Dehong agricultural pollution sources of the first national census of pollution sources [M].Dehong:Dehong Ethnic Publish-ing House,2012:39-40.
  [2] 任克军.关于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J].吉林农业,2015(7):24-25. REN Ke-Jun.Suggestions on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J].Jining Agriculture,2015(7):24-25.
  [3] 德宏2014年冬农开发再创佳绩[EB/OL].(2014-11-07)[2016-04-05].http://cpc.dehong.gov.cn/index.php?m=content
其他文献
摘要 为快速培肥热带地区土壤地力,设计4个处理:对照、淹水处理、淹水 覆膜处理、淹水 覆膜 紫花苜蓿处理(强化还原处理),研究淹水或添加有机物料对土壤碳氮含量及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淹水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其中强化还原处理对改善土壤结构效果最为显著,强化还原处理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全碳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综合可知,淹水 覆膜 紫花苜蓿处理(强化还原处理)是改善土壤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摘要 本文研究了在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专一取食攀枝花苏铁叶片造成危害的曲纹紫灰蝶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结果表明,毒死蜱1 200倍液可全部杀死曲纹紫灰蝶幼虫,防效较好。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曲纹紫灰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防治;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S4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117-02  A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老人的比例逐年上升,务农、养老、医保等社会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以吉林省为例,分析了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和特点,指出了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探析了农村新型养老模式。  关键词 农村养老;形式;问题;新型养老模式;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F323.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307-01  随着我国经济
摘要 介绍青冈县大豆生育期间缺乏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钼、铁、锌、铜等某种元素的症状,并介绍补救措施,以为识别和预防大豆缺素症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缺素;症状;防治措施;黑龙江青冈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2-0076-01  按照省、市、县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要求,青冈县主要是减少玉米面积,增加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面积。青冈
摘要 盐胁迫对果蔬作物品质的影响,因作物种类、耐盐程度以及盐胁迫程度的不同,影响有所差异。本文对盐胁迫对果蔬作物风味品质、营养价值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发挥中轻度盐碱地提高果蔬品质的优势,为发展特色果蔬产业提供指导。  关键词 盐胁迫;果蔬作物;品质;影响  中图分类号 S6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063-02  Abstract The effect
摘要 结合第十二届全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在新乡县种植104个甜玉米品种、40个甜加糯玉米品种、33个糯玉米品种进行产量和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104个甜玉米品种产量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万甜2015、绿色超人、GS93、陕科15FA、沪甜2号、BM800;40个甜加糯玉米品种产量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万糯11、品甜糯9号、彩甜糯100、天贵糯932、s1606、中品甜糯;33个糯玉米品种产量排名前几位
摘要 以河北省474户农民的调查问卷为样本,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担保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访者年龄、对于抵押担保了解与否、家庭年收入、距离县城远近和是否曾将宅基地进行抵押担保这5个因素对于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担保具有显著影响。为了更好地支持目前国家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推进,特提出相关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担保;农户意愿;
摘要 食品化学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有限,结合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特点,介绍了运用不同种类的生活案例与课程知识点进行衔接,突破食品化学理论知识晦涩难懂的特点,以期为该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食品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案例式教学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263-02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
摘要 介绍了引入第三方参与农业项目投资审核的工作成因、具体做法,阐述了桐城市引入第三方参与农业项目投资审核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工作过程中的体会,以期为引入第三方参与农业项目投资审核提供参考。  关键词 第三方;农业项目;投资审核  中图分类号 F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313-02  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日趋重视,各级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增强
摘要 随着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本文对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平山县进行研究,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成效、瓶颈,并提出具体的发展建议,旨在探索出一条冀西部山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成效;问题;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