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at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能力是学生能力的最高层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要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发展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继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我们应该抓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创新意识教育转变的最佳时机,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从民主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积极的发现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取向。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里的“创新”不是发明效益,而是指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加上学生自己的见解而产生出来的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见解,即学生思想的“标新立异”!
  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说:“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讨论、推论,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这两个“尽量”道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如在学《皇帝新装》这一课时,有的同学提出,应当对 “骗子”重新评价:“骗子”是可恨的,但他们骗的不是穷人百姓,他们骗的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为什么聪明的皇帝反而被小孩子也能看透的“骗局”骗得丢人现眼、狼狈不堪?皇帝的财富不是自己双手创造的,这些“骗子”或许换一个角度来说,是“绿林好汉”,他们欺骗皇帝而救穷人。以上学生的观点虽然在某方面显得稚嫩,但学生的这种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不人云亦云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丰厚的土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中的那些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创新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评估学生思维中的新颖的、有价值的成分,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对学生的各种解答莫要轻易言“不”,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无疑是起积极作用的。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其中独特性起主导作用。灵活性能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思,提出新的方法;流畅性能使人的思维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如在《项链》一课中,一般都认为路瓦栽夫人是贪图虚荣的反面典型,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时,可让学生思考:路瓦栽夫人身上有“可爱”之处吗?难道她仅仅是一个反面典型吗?学生则兴趣浓厚,在讨论中,学生又总结了路瓦栽夫人具有诚实,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的一面,同样,她能够直面自己不幸的坚强性格也令人钦佩不已。这样,通过学生的发散思维,我们的脑海中又诞生了一个新的“路瓦栽夫人”形象。这样的讨论不仅激起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同时也加深了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把握。
  二、从思维的“异想天开“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创新思维的出发点是求异思维,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异想天开”,敢于“与众不同”。诺贝尔奖得主、法国生理学家贝尔曾经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所以在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时,要鼓励学生“自由放任”、“大胆假设”、“标新立异”。想讲什么观念就讲什么观念,产生出来的观念越多,形成好观念的几率也越大。当然,如果学生的思维实在是离谱,教师则不应该批评,更不能强行打断,而是应当委婉诱导,因为这些似乎与问题不相干的话,可能恰好是创造性思维的根源,即抛砖引玉的“砖”。如在学习《愚公移山》时,师生共同讨论“愚公到底有没有移山的必要”这个问题,有的学生提出:愚公移山劳神费力,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愚公精神不可取。针对以上观念,可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在讨论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导到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上来,但对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要予以充分肯定。
  三、从课堂的“情感教学”中深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教学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可通过课文情境,创造性地绘制画面,深化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能力。如在学习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时,教师可根据诗意画出掩映成趣的竹枝和桃花,然后学生在吟诵“竹外桃花三两枝”中体会到大自然的一种宁静之美;再画江水与水上游鸭,则学生情不自禁地读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体现大自然的一种和谐之美;教师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再加绘上蒌蒿与芦芽,学生再读“蒌蒿满地芦芽短”体会到大自然的一种新生之美。这时教师再提问:正是河豚上时,河豚能否画在画面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意,色彩斑斓的画面不仅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而且可使学生体会那种寓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深化他们的创新能力。
  同样在阅读小说时,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不把一家之言强加给学生,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可在语文教学中打破常规,让学生不再拘泥于课堂,把课堂当做舞台,让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课本剧”,从而设身处地的联想课本人物,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和主题的理解,这样学生分析出来的人物形象可能更鲜明,主题可能更深刻。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勇于创新,那么,通过多种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这是深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创设培养创新能力的大环境,给学生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因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意识终归将被社会和时代所淘汰,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我们决不能刻意去拔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也不能始终在创新教育的边缘踏步。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培养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使他们养成求异和创新的习惯,进而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其他文献
《醉花阴》是李清照的早年之作,嫁给赵明诚后二人感情甚笃,结婚不久,赵明诚负笈远游,李清照独守空闺,常以鸿雁传书,托词表情。这首词就是李清照在重阳佳节日致函赵明诚,在词里表达了自己真切缠绵的感情,为历代词家所称道。李清照用的皆是浅俗语,字面意思不难理解,而对其中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所描述的是“此(即日)境”还是“彼(昔日)境”始终心存狐疑。胡适曾提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叫做“大胆假设,小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知识的学习过程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知识的应用,升华创新的过程,更离不开学生的相互合作、交流和探究。因此在新课程环境下学生课堂合作学习是非常必要而且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  当前,合作这一学习方式虽已被广大教师认可和采纳,但也有的教师认为这是形式主义,是流行形式,是做秀用的,自
期刊
我国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稳定增长、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人们善度余暇和健康生活的需要,学校时期的体育教育,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中,将转向与终身体育相连并成为终身体育重要的一环。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时期,也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关键时期。   那么如何进行中职体育教育使之更好地与终身体育接轨呢?我认为,
期刊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在教学要求中,对”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方向。而这些观点和要求在每年的高考试题中又得到了充分的印证,高考中对阅读能力的考核贯穿了整个试卷的始终,占了试卷分值的大头。  
期刊
在课外阅读中,孩子们虽然有了阅读兴趣,但仅凭兴趣浮光掠影地读,浅尝辄止,不会学以致用,这样的读书是收效甚微的。因此,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下面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采取地一些方法,也有一些成效。    1 创设良好阅读氛围    我们利用班会课,校宣传栏,班级黑板报,墙报等形式,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在黑板右侧或教
期刊
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系统中的一个大类,几乎每个年级段都会有安排,可见说明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举足轻重的,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一种课文类型,需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和实施。但是对于说明文的教学,教师们稍不留神就上成了某种知识课——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对于课文的表达形式很少关注,语言训练明显不足,语文味缺失。“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点风趣。”(叶圣陶语)那么如何根
期刊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现代人关注的一个焦点,心理健康的人能乐观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工作积极进取,与人交往友善合群;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性格孤僻、行为怪异,不能正确处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严重者甚至还会做出对别人或社会造成伤害的事。  当今的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总是将过重地学习任务强加于他们,使他们一入学就背上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如何结合小学生学习和校园生活的
期刊
电教作为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科学地、灵活地运用电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那么如何缴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    一、把握电教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大都配有插图,尤其是看图学文,图文并茂,文理兼容,非常生动。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这些教材的优势,恰当选择电教手段,将”死”的内容变成”活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初中数学则是数学领域里的一个小单元。在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要想达到教学预期的目的,不妨从以下方法着手。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大家都知道,数学不仅是抽象的,而且是非常复杂的一门学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感觉是非常枯燥无味,总是提不起兴趣,只是想应付一下升学考试而已,所以一直是数学教师头痛的问题。对此,数学教师不得不另辟捷径,从
期刊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那么,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激发情感,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T口语交际的过程也是感情交流的过程,因此上课时首先要激起学生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感情投人,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