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二则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教作为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科学地、灵活地运用电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那么如何缴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
  
  一、把握电教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大都配有插图,尤其是看图学文,图文并茂,文理兼容,非常生动。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这些教材的优势,恰当选择电教手段,将”死”的内容变成”活”的画面,使学生能在求和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奇感,激起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的目标。如《小猴子下山》一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也是一篇看图学文,教学中,我首先出示幻灯投影图片,再放音乐,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听老师讲故事。我运用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引入新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整个教学过程一个美的开端。当学生听完故事后,我又适时向学生提出问题: “小猴子为什么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呢?”教师的关键一问,更加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我巧妙地创设了一个”欲知后事,且听分解”的良好教学氛围。学生在这个新奇的氛围之中,再结合教材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思想含义,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领会主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需要多种教法有机结合,协调利用,要一法为主,多法为辅。在同一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和电教手段,相到渗透,相到融通,相到补充,会产生良好的整体效应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主题。
  如《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我在讲解“雪中送炭”、“同归于尽”、“代价”等词时运用电教手段,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在教学中,我从课文的语言人手,抓住形象感知这个环节,把这些词语和动人的情景结合起来,制成三情投影片:(1)大娘为志愿军送打糕的动人场面;(2)小金花妈妈拉响手榴弹的场面;(3)大嫂倒在血泊中的悲惨情景。这三幅投影片的使用,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想象的广阔天地,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趁势我把表现这三幅画的关键词语,如“雪中送炭”、“同归于尽”、“代价”这几个词语制成复合片,分别映在这三幅画面的空白处,再伴有老师的点拨,让学生作这些词把画面展现的内容串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经过学生的精心观察,智力得到了开发,并能主动地讲解中朝人民的友谊,为何称之为“鲜血凝成”这一难点也迎刃而解了,使学生真正领会了本课的主题。
  
  三、利用电教,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力量。小学生一旦有了写作兴趣,就会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小学生注意力往往容易被新奇和颜色新鲜的东西所吸引,这就要求在作文教学时要把写作的材料通过声、色、光的形式,强化刺激学生视觉、听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在喜闻乐见的音乐和画面创设的情景中激发写作兴趣,主动去观察,去感知事物,从而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使他们对作文从“怕”变为不怕甚至“喜欢”,从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写作活动中去。如指导写《学做家务》时,我设计了几框学习炒菜过程的投影片,再配以录音,即把洗菜时的水流声、切菜时的刀与砧板的撞击声寻下来,进行同步演示,使学生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学生感到新奇,同时又感到熟悉和亲切,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情绪兴奋,写作热情倍增。
  
  运用多种方法尝试愉快教学
  胡青苗
  
  在物理教学的开始就要根据初中学生好学、好问、好奇、好动的特点,运行生动、直观、形象的物理实验,使其产生兴趣,顺利入门。上第一节物理课时,我便把学生带到实验室,每张实验桌上,摆放了酒精灯、烧瓶、试管、放大镜等。学生进到实验室都感到新鲜,看到这、摸到那,七嘴八舌问个不停。然后我在大试管中装入了半试管水,把小试管套在里面,当我把两个试管倒过来时,随着大试管中水的流出,小试管开始徐徐上升,同学们都惊奇极了怎么会上升呢?之后,我又给学生们演示了冷水使停止沸腾的热水重新沸腾的实验,由于这些情景的设置,学生的群情激昂,人人摩拳擦掌,都争着做实验,忙得不亦乐乎,师生在愉快的情景下完下完成了这堂课的任务。使今后的学习有了良好的开端。
  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尝试愉快教学。
  利用课前小实验,设置疑问,吸引同学注意力,能极大的调动学生探索物理的浓厚兴趣。在讲“大气压”这一节时,我不是先讲概念,而是先给学生表演了一个物理魔术:那一个大注射器,用橡皮帽把出口盖严,然后用细线把学生的凳子吊在注射器的活塞下面,凳子不会掉下去,学生们惊奇的问:“是什么力量吊住了凳子?”我又指导他们演示了“纸片浮杯”“瓶子吸鸡蛋”实验,学生通过分析,对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理解透彻印象深刻。“强制性”的教学活动变成了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效果非常好。
  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尝试愉快教学。
  在讲到摩擦起电的原因时,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原子核结构,我利用多媒体设备,在电脑上精心制作了一个课件:8个带正电的质子和8个不带电的中子组成了一个体型庞大的鲸鱼当作氧原子的原子核,周围有8个带负电的可爱的小蝌蚪围绕它旋转,用一个带正电的质子作成一个海豚代表氢原子核,周围有一个带负电的小蝌蚪围绕它旋转。当发生相互摩擦时,质量大的鲸鱼应会把质量小的海豚周围的小蝌蚪吸引过来。使它围绕自己旋转。这样鲸鱼周围多出了一个带负电的小蝌蚪,对外显示出带负电,而海豚由于周围没有了带负电的小蝌蚪,对外就显示出带正电。在整个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转移了原子核外的小蝌蚪(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核里的带正电的质子并没有发生转移。整节课由于配置了卡通动画及优美的音乐,使整个教学过程既科学严谨,又充满趣味。
  利用游戏激发兴趣,尝试愉快教学。
  学生学习往往是纸上谈兵,有些问题不加以实践,总是理解不透。电路图的连接(特别是并联电路)就是初学者难以掌握的一个问题。于是,我布置学生课下自己找些材料制作一些电路符号,自习课上让学生自己带上电路符号,充当电路元件,自己的两手做接线柱,用细毛线做电线来连接电路。我首先在合办设置几个容易出错的电路图,把一班80名学生分10组,选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当评委,看哪一组连得又快又好,看哪一组连法多样。学生兴趣盎然,难题也就在这游戏中化解了。
  课堂喻快教学不单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它还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在引导学生寻求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一个真正的、不可言喻的快乐,从而在学生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主动追求知识与探索规律的强烈愿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成功的基础。如何认真地把握与组织课堂喻快教学是一个值得长期深入探讨的课题,笔者所作的只是初步的尝试。
其他文献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这是古人对教师职业的诠释。教师主动的去讲解,学生被动的听,被动的接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新课标的开展,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却发生了变化,下面浅谈一下新课标背景下的教与学:  第一:让语文课堂上的读书声美起来  现在的语文新课堂,学生读得少了,读书声似乎已不再是校园里该存有的独特风景了;读的形式少了,读书似乎已不再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叶圣陶先生指出:“阅
期刊
电化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各科教学当中。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能力。声、图、像、文、情、境与看、思、读、写等诸多手段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立体化、多方位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电化教学手段的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优势,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时间的利用率,增大了教学传播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手
期刊
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播信息,而且要培养学生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然而,在大谈课程资源的多元开发与利用的今天,我们更应重视语文阅读,以一种最具审美优势和情感优势的态度去钻研教材,甚至是去透视教材。    一、我的教学认识    1 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树立服务与学生的观念  2 诱发问题,探索新知,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  3 带给学生理智挑战,
期刊
《醉花阴》是李清照的早年之作,嫁给赵明诚后二人感情甚笃,结婚不久,赵明诚负笈远游,李清照独守空闺,常以鸿雁传书,托词表情。这首词就是李清照在重阳佳节日致函赵明诚,在词里表达了自己真切缠绵的感情,为历代词家所称道。李清照用的皆是浅俗语,字面意思不难理解,而对其中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所描述的是“此(即日)境”还是“彼(昔日)境”始终心存狐疑。胡适曾提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叫做“大胆假设,小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知识的学习过程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知识的应用,升华创新的过程,更离不开学生的相互合作、交流和探究。因此在新课程环境下学生课堂合作学习是非常必要而且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  当前,合作这一学习方式虽已被广大教师认可和采纳,但也有的教师认为这是形式主义,是流行形式,是做秀用的,自
期刊
我国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稳定增长、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人们善度余暇和健康生活的需要,学校时期的体育教育,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中,将转向与终身体育相连并成为终身体育重要的一环。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时期,也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关键时期。   那么如何进行中职体育教育使之更好地与终身体育接轨呢?我认为,
期刊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在教学要求中,对”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方向。而这些观点和要求在每年的高考试题中又得到了充分的印证,高考中对阅读能力的考核贯穿了整个试卷的始终,占了试卷分值的大头。  
期刊
在课外阅读中,孩子们虽然有了阅读兴趣,但仅凭兴趣浮光掠影地读,浅尝辄止,不会学以致用,这样的读书是收效甚微的。因此,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下面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采取地一些方法,也有一些成效。    1 创设良好阅读氛围    我们利用班会课,校宣传栏,班级黑板报,墙报等形式,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在黑板右侧或教
期刊
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系统中的一个大类,几乎每个年级段都会有安排,可见说明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举足轻重的,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一种课文类型,需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和实施。但是对于说明文的教学,教师们稍不留神就上成了某种知识课——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对于课文的表达形式很少关注,语言训练明显不足,语文味缺失。“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点风趣。”(叶圣陶语)那么如何根
期刊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现代人关注的一个焦点,心理健康的人能乐观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工作积极进取,与人交往友善合群;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性格孤僻、行为怪异,不能正确处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严重者甚至还会做出对别人或社会造成伤害的事。  当今的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总是将过重地学习任务强加于他们,使他们一入学就背上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如何结合小学生学习和校园生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