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辽宁產业结构调整

来源 :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ll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產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和產业结构演变的必然趋势,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对辽宁產业结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產业结构转型才是產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并对辽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產业结构如何转型升级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產业结构;產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OS-0053-03
  
  一、经济发展方式与產业结构的内在联系
  
  (一)经济增长与產业结构演变的关系
  早期的经济学理论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常常被当做内涵相同的两个概念。然而后来人们在经济实践中发现,有时候GDP增长了,经济社会还有生活环境等方面却并未相应的发展,甚至还出现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出现了“有增长却无发展”的现象。因此,经济学家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看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经济增长是指社会物质生產的增长和发展,而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又包括人们社会福利的改善,环境质量的提高等。所以,经济发展相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更加丰富和充实的内涵,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则是经济增长。產业结构,即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指產业结构各產业的构成及各產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生活资料和生產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是產业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从部门角度看,则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各產业部门的内部关系。一国或地区產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类:一是供给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状况、人口因素、技术进步、资金供应状况等;--是需求因素,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三是国际贸易因素,包括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
  產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导致產业结构的变动加快,而產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也能引起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產业部门不断增多等等说明这两者间的内在联系日益增强。许多经济学家发现,由于不同產业部门对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部门之间投入结构、產出结构的不同,也必然会影响大量资本和劳动所產生的效益。所以,大量的资本积累和劳动投入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有两种观点:
  1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力投入和科技进步长期作用的结果,并且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结构因素始终被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排斥在经济增长源泉之外。由于所有部门的资本和劳动具有相同的边际效益,所以认为需求变化和资源在產业部门间的配置是相对不重要的。
  2 经济增长的结构主义观点则认为,需求结构的变化会影响生產结构的变化,资本和劳动在各个產业部门之间的流动配置会促进经济增长,因而经济增长是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这种观点不认为资源具有相同的边际效益,而认为相同的资源在不同的部门,其收益可能出现差异。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產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是指通过生產要素变化包括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而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既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还包括產业结构、收人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由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又要求从通常的增长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低级的经济结构到高级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含义。
  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高劳动生產率、经济效益和质量是关键,產业结构的合理和优化则是基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调整和优化產业结构。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產要素在各个產业部门得到利用的有效程度取决于產业结构的合理性。產业结构的合理化主要是指產业与產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能力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合理的產业结构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一般来说,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决于资源的不断投入及其有效的配置,產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果。如果產业结构比较合理,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相适应,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则资源配置是有效的,投入增长则能带来產出的增长,经济就得以持续的增长。
  產业结构合理化是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与前提。合理的產业结构一方面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每种投入的资源获得最有效的配置,而且还能使所有的產业获得结构效益。结构效益就是指在现有生產要素投入总量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仅仅由于资源配置优化即產业结构比以前更为合理而带来的那部分经济增长。这说明结构效益意味着经济增长的质量改善,这属于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世界经济发展和產业结构演变的必然趋势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產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產业从劳动密集到资本密集,再到知识和技术密集是工业化国家的產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路径。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说明,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產业结构的演进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会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但是特殊的,如德国、日本能在短短几十年内从二战的创伤中恢复过来,而且能迅速实现產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说明,通过必要的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能够推进產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辽宁调整產业结构的客观性和紧迫性
  
  (一)辽宁產业结构现状
  近年来辽宁经济始终保持较快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GDP由2000年的4 669.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8278.3亿元,增长了4倍。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辽宁產业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第一產业增加值由503.4亿元增加到1631.1亿元,占GDP的比重由10.8%下降到8.9%;第二產业增加值由2344.4亿元增加到9 872.3亿元,比重由50.2%增加到54%;第三產业增加值由1821.2亿元增加到6774.9亿元,比重由39%下降到37.1%。
  第一產业中,农林牧渔总產值由2000年的967.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631.1亿元。第二產业中工业生產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2114.9亿元增加到2010年868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比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8%,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1.8%。建筑业也有快速的发 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18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2%。第三產业自2000年以来增加值在生產总值中所占比重为40%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约为40%。2010年,服务业总增加值6774.9亿元。第三產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批发和零售贸易1645.3亿元,占服务业產值比重的24%,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922.6亿元,比重占13%,住宿和餐饮业372.2亿元,比重占5%。从各行业在第三產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看出,批发和零售贸易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共占第三產业比重约50%,传统服务业依然是主体地位。
  
  (二)辽宁產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1 现代產业体系不完善,產业内部结构严重失调。2000年辽宁的三次產业比重是10.8:50.2:39,到2010年三次產业比重是8.9:54:37.1。从十年比重变化中看出辽宁產业结构变化不大,產业结构优化效果依然不显著。第一產业所占CDP比重较大,达到10%左右,而且农业的劳动生產成果和规模效益十分低下,农產品的规模和质量还远达不到辽宁城市化的需要。第二產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比例占到50%以上,并且第二產业内部结构很不协调,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导,资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工业结构水平低下。第三產业发展不足,只占40%左右而且近几年有所下降,远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70%產值比重。而且主导服务业依然是传统的服务业,以高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 资源消耗型工业结构没有明显改变,“三高”企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大。辽宁近年来虽来淘汰了一批小铁矿等落后生產企业,但其整体產业结构水平仍然很低下。在采矿、冶金、钢铁、石化等行业,“三高”企业(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在行业生產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辽宁以石油化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为代表的高耗能原材料加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9%,其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45.46%。同年8月,《中国经济周刊》披露了一份“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其主要的评价依据是能源消耗,辽宁排名第24位,在全国倒数第八。可见辽宁的资源消耗型工业结构并没有改变,仍然存在產业集中度低,產品结构不合理,產业链较短,附加值不高,配套能力不强,新兴產业发展滞后。
  3 第三產业发展十分滞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辽宁的现代服务业比重小,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第三產业占生產总值的比重是衡量產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指标,2010年辽宁第三產业所占比重为37.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1%,而且近五年来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同时辽宁服务业的就业率是44%,高于產值比重,说明服务业的劳动生產率水平低下。主要原因是工业生產人员的下岗失业和农村部分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传统服务业占辽宁第三產业的主导地位,并且传统服务业在服务业内部结构所占比重较大。尚未形成有利于生產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生產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和互动不足,这必然会阻碍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落后的现代服务业必然会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瓶颈產业。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辽宁调整產业结构的必要性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辽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新成绩。但要看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还是初步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也还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依然比较落后,还远达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就辽宁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和滞后。无论从前面对辽宁產业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看,还是从辽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產业结构的调整已经是刻不容缓。同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进一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巩固和发展经济良好势头的当务之急。要想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抓住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机遇,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占据有利地位,并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重点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只有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產业结构,辽宁的经济发展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才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保持经济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辽宁產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產业结构升级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不仅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能促进產业结构合理化、生态化和高度化。“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下,逐步减少或淘汰资源浪费严重和资源再利用率低的產业,提高那些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的產业比重,实现產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符合经济发展方式和產业结构演变理论的要求,能够促进產业结构合理化、生态化和高度化,是辽宁產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辽宁要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合理的方面,就必须加快传统主导產业改造和升级,大力发展高技术產业、新兴產业等。例如,在辽宁比重最大的工业生產领域,以工业生產的集中区为重点区域,依托废水废弃物、工业副產品、余能余热等资源,加强不同產业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两化”融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积极发展有突破性和带动作用的高技术產业,并把这些產业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產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因为目前辽宁部分制造业的技术装备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是不适应的,因此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辽宁传统產业,振兴壮大装备制造业,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把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支撑点。一方面要紧紧抓住世界制造业加速转移和国家推进重大装备国產化的有利时机,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继续优化全省装备制造业布局;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工业潜力型產业,船舶和海洋石油工程装备是辽宁一个重要的工业潜力型產业,依托大连造船重工、渤海造船重工等几个骨干企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北方造船基地。
  
  (三)控制“三高”企业,坚持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辽宁的整体產业结构仍呈现低度化特征,在冶金、石化等行业,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生產能力所占比重仍然较高。“三高”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產生,本质上并不是重化工业本身的问题,而是重化工业的增长方式问题。因为重化工业是辽宁 传统的优势產业,但重化工业增长方式的调整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所以在调整和控制现有產业结构的同时,辽宁还应该谋求如何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实现重化工业与减少污染、节能降耗的协同发展,加快转变重化工业以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辽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例如,对与辽宁沿海新兴的產业基地,严格控制新项目的能耗和环保指标,依据我国《节约能源法》,严厉执行固定资產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四)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促进產业结构升级
  国际贸易通过本国產品的出口刺激本国需求增长和外国產品的进口以增加国内供给来影响本国或本地区的產业结构。2010年,辽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压力与挑战中加大对外经贸的促进工作,全省对外经济贸易呈现出积极的变化,进出口降幅逐步收窄,利用外资持续增长。通过进口的“推力”和出口的“拉力”,发挥对外贸易对產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加强技术创新,以高新技术產品带动传统產品出口,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產业结构转型升级。努力扩大生產型资源產品的进口,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力度,充分利用国外进口资源的有效供给,促进產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例如,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同时依托大连港,组建辽宁沿海港口群,从而提高辽宁省整体的对外开放能力。
  
  (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產业结构升级
  从前文关于辽宁產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分析看出,辽宁现代服务发展缓慢,远无法满足辽宁高速的经济增长。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保证。辽宁必须抓住现在產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生產性服务业,从而加快產业结构升级。通过鼓励自主开发的研发服务活动、扩大用于设计產业的投资、促进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等方面推进生產性服务业的发展,为装备制造业提供有力的保障,为降低农副產品流通成本提供条件。同时,还要大力发展辽宁消费性服务业。因人而异的创新性发展特色服务业,并利用先进的高新技术装备消费服务业,提高服务标准,加快辽宁餐饮、旅游、商业等传统服务业向特色服务业的转变。例如,大力开展辽宁旅游欢乐节和“辽宁人游辽宁”活动,加快辽宁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辽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要推进產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產业结构调整,形成合理而优化的產业结构。协调的產业结构必然会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简介]刘伯霞(1959-)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產业经济学;李亮.沈阳大学经济学院,2009级產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1-09-09
  责编:林月;校对;正融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基于城市流强度的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个中心城市的城市流相关指标进行了测算、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集聚与扩散能力差异较大,按城市流强度数值的大小可将其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别;2006-2008三年间,上海、南京等部分中心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而城市流倾向度指标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平稳;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已明显表现出多个都市圈绵延发展的态势,长
期刊
在工程应用中,含缺陷结构往往受到Ⅰ-Ⅱ复合型载荷。在宏观断裂力学中,往往用断裂韧性来描述该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对于指定材料,当加载速率和温度一定时,断裂韧性一般而言是一个常数。但是当材料受到中子辐照或者在低温环境下,会发生韧脆转变。例如用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的铁素体材料受到中子辐照后,韧脆转变温度下降。在这个转变区间内,断裂韧性往往具有分散性,用宏观断裂力学已经无法准确地对这种情况进行描述。在Beremin提出的局部法理论中,用失效概率来描述这一现象,刚好弥补了宏观断裂力学的不足。但是作为失效概率的重要组成部
内容提要:稀土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我国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国民经济生产的各个领域,对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决策主体对我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建议。  关键词: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层次  中图分类号:17426.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农地制度的历史考察,认为传统平均主义和个人主义意识对农民行为选择的影响是促使中共中央在建国初继续土地改革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思想渊源。从土地改革的制度内涵以及传统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来看,土地改革建立的农民土地所有制是呈现明显路径依赖特性的连续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关键词:土地改革;农民土地所有制;路径依赖;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
期刊
内容提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要依靠合理的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转化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与协同发展。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各个区域的产业升级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遏。本文基于对河北产业升级制约因素的分析,探索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制约区域产业升级摩擦之处,并提出了助推产业升级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策。虽然,本文主要针对河北产业升级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但是,这些因素却是制约中
期刊
农民种粮直接补贴作为一种普惠制补贴,充分体现了国家和农民之间关系由“取”到“予”的重大转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而农户自身条件、种植结构、政策实施方法等因素的差异必然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甘肃由于省域空间跨度大,省内粮食生产既有绿洲农业也有雨养旱作农业,既有标准化的商品粮生产又有分散的小农种植,因此选择甘肃省来调查粮食补贴政策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
期刊
内容提要: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成为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化工行业是河南省“六大优势产业”之一,是经济中固定资产存量最大、规模经济最显著地产业,其自主创新能力对实现河南省创新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用潜在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环境四个方面的指标对河南省化工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通过与全国以及与山西、山东两省
期刊
高耸塔器、烟囱在风诱导下易发生共振,导致应力集中部位发生疲劳破坏和断裂,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massdamper,简称TMD)是一种可直接设置于主结构上的新型减振装置,其中含钢丝绳隔振器的装置构造简单、便于安装,对于高塔、烟囱等施工条件相对苛刻的场合,具有明显的优势。钢丝绳隔振器本身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学者们对其自身特性已展开多方面讨论,但对于钢丝绳隔振器在TMD装置中的性能表现,尚缺乏针对性的研究。因此,研究钢丝绳隔振器在这种组合结构中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内容提要: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是国际上通行的比较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人们教育投资收益的一种量化方法,高校教师是平均受教育水平最高的一个群体,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对自身教育投资的态度与热情。同时工龄、学历、受教育年限对教育收益率也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高等院校教师教育收益率远低于其他行业从业者的教育收益率,也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收益率水平,工龄对高等院校教师收
期刊
内容提要:后危机时代,我国投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难以为继,使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呼之欲出,而城市化是提升消费的现实路径。本文以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为例,通过对其城市化战略与扩大内需现实矛盾的描述和主要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创新城市化战略、扩大消费需求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安排,以期对我国形成以消费为主的内生增长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化战略;创新;扩大消费需求;海南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