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庭坚的酒情结

来源 :人民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tr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酒是黄庭坚世俗及精神生活的重要主题,他从酒中获得创作的灵感,也常借酒抒发生活体验及人生哲思。酒是黄庭坚诗中的重要意象,黄庭坚有深刻的酒情结。
  【关键词】黄庭坚;酒;诗
  韩少功说:“文学史总是散发着男人的醺醺酒气。”所谓无酒不成诗,无论是“唯酒是务”的刘伶,“寄酒为迹”的陶渊明,还是“斗酒诗百篇”的李白,都以酒述怀,在酒中寻找人生的理想境界。宋代诗人黄庭坚也不例外。黄庭坚提到“酒”的诗作约有四百余首,与之相关的作品则更多。黄庭坚常在诗中表达对酒的喜爱,如“异时踏门闯白首,巾冠攲斜更索酒。”(《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再如“闻道邻家有酒缾,三更不卧叩柴扃。”(《次韵元礼春怀十首》)
  中国文人在酒中不仅能够远离现实,暂时回归恬静的精神家园,还能在酒中攫住神来的灵思,写出精彩奔放的诗篇,更能够肆意抒发胸中的不快与忧愁,宣泄血气沸腾的豪情。黄庭坚的关于酒的诗作也是如此。黄庭坚带有酒意象的诗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借酒遣怀,宣泄积郁
  北宋社会动荡不安,政局腐败黑暗,加之仕途不顺,磨难重重,诗人内心常有不可磨灭的痛苦与无奈。然而黄庭坚并未沉溺于中,“他在逆境中能保持豪健旷达的精神支柱是儒家的持节和佛道的解脱”[1],而酒是他疗伤的金疮药。黄庭坚在《薄薄酒二章》中说:“薄酒可与忘忧”。在酒中,所有不快意都能得到纾解。《夜发分宁寄杜涧叟》一诗曰:“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与友人惜别之时,独坐一叶孤舟之中,随风漂流在江面之上,愁绪如何消解?诗人很快在酒中释然了,他像往常那样喝醉,将悲愁都寄予清风明月。再如《登快阁》一诗中:“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诗人愿意“对着清樽美酒,姑且做出快乐的神情”[2]。“及此一时须痛饮,已拚三日作狂酲。”(《次韵景珍酴醾》)一句则可见黄庭坚借酒抒发被压抑的豪壮心胸。虽然酒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也未让诗人彻底释然,“酒浇胸次不能平”(《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才是黄庭坚的常态,然而不可否认,黄庭坚在酒中找到了一丝人生的快慰,心中愤懑的也有所消解。
  二、诗酒江湖,归隐之思
  黄庭坚虽深受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但其入世思想并不强烈。早年即已表现出隐逸情调,相传作于7岁的《牧童》诗, 写道:“骑牛远远过前村, 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用尽不如君。”他淡泊名利,追求潇洒闲远的人生境界,其诗作中常有对与诗酒相伴的隐逸生活的描写。他在《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中写道:“我思五柳翁,解作一生事。得钱送酒家,便静寻山寺。”直白地表达出对先贤陶渊明旷达生活态度的向往,体现出二人的心灵契合。他还写道:“苦思梦春草,醉狂眠酒家。”可见其隐逸之思。不论是“ 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还是“寒光欲涨红螺面,烂醉从歌白鹭巾。”(《次韵伯氏谢安石塘莲花酒》),黄庭坚时时不忘酒,诗中酒的气息极为浓郁,他对酒的种种体验皆表现了他对超然独立心态的追求以及对出世、归隐生活的向往。官场沉浮中,黄庭坚最艳羡不过是“时时能举杯,弹镊送飞鸿”(《陈留市隐》)。
  三、欢聚离别,酌酒相思
  饮酒是宋代文人消遣娱乐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交际宴请,还是馈礼酬答,都离不开酒。他们在酒中“浅吟低唱”,作出千古传诵的篇章。黄庭坚也常与围绕在他周围的文人学士开展宴饮活动。在酒的催化作用下,他写出很多以酒为主题的诗篇。这些诗作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怀念与亲友饮酒的昔日回忆,或者畅想来日相见的畅饮交游,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之情。如《夏日梦伯兄寄江南》中写道:“诗酒一年谈笑隔,江山千里梦魂通。”在诗、酒、梦的畅想之中,自然细腻的思兄情感油然而出。再如《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一诗:“未尝终日不思颍,想见先生多好贤。安得雍容一尊酒,女郎台下水如天。”日日思念朋友,多么想同他载酒泛舟于女郎台下,同赏水天一碧的美景。将友情写得真挚动人。
  四、醉魂虽在,因病废酒
  酒会给身体带来病苦,黄庭坚常为此感叹。这类诗作数量不多,然而仍能从中窥见黄庭坚对于酒又爱又恨的矛盾心情。黄庭坚因为“嗜酒”而“病酒”,他在《招戴道士弹琴》中写道:“春愁如发不胜梳,酒病绵绵困未苏”,还写有“今年病起疏酒杯,醉乡荆棘归无路。”(《奉和慎思寺丞太康传舍相逢并寄扶沟程太丞尉氏孙著作二十韵》),再如《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东来数百觞。”表现这种境况还有《病来十日不举酒》等诗。黄庭坚也试图戒除狂饮的生活习惯,然而其豪放畅饮的性格难以改变,越是强调戒酒,越能从就越是渴望饮酒。黄庭坚的精神世界离不开酒,不论是“戒酒”、“疏酒”、“止酒”,还是“废酒”,都使他忧愁不已,他渴望的是开怀畅饮,一醉方休。黄庭坚在戎州时作《醉落魄·陶陶兀兀》词, 前有一小序云:“老夫止酒十五年矣。到戎州, 恐为瘴疠所侵, 故晨举一杯。”其中爱酒意味,深入肺腑。
  五、身后功名,眼前樽酒
  诗人们在酒中倾尽肺腑,也在酒中解放天性与思维,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和人生。黄庭坚在酒中,拓展了内心世界,深化了旷达禅思,也感悟出许多人生兴味,他在酒的浓淡中,体会生命的悲欢。酒让黄庭坚能够“暂脱世俗,超越凡近,,深深地坠入这世界人生的一层变化迷离、奥妙惝恍的境地”[3]。他在《有怀半山老人再次韵二首》中写道:“短世风惊雨过,成功梦迷酒酣”。黄庭坚在怀念王安石时有所感悟:“在短暂的一生中,一切事情都如急风骤雨般过去了,往日的成功,如同一场迷离的醉梦”。《汴岸智久赠黄十七》中写道:“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他规劝友人:神仙之事渺茫,不如一醉方休。在黄庭坚看来,“人生在世无需刻意追求,一切听任自然,顺遂命运的安排,以平静超脱的心态来对待荣辱得失等不同人生境遇。” [1]
  结 语
  黄庭坚爱酒、嗜酒、废酒,酒是其诗作的永恒主题,他的一生也如一场酒的迷梦。他在酒中寻求解脱,倾诉情感,感悟人生。酒,可谓是黄庭坚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黄宝华.黄庭坚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陈永正.黄庭坚诗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宗白华全集(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摘 要】《名利场》是展现维多利亚时期女性道德标准的力作,本文通过对于《名利场》中利蓓卡与爱米利亚性格与命运的分析,总结出当时社会女性道德的标准:贞洁,顺从,善良与奉献。而通过对于当时男权社会现实的剖析,可以看出两位女主人公的命运也是早已注定的。  【关键词】萨克雷;女性道德;男权社会  《名利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小说家萨克雷的代表作,故事取材于19世纪初的英国上层社会。作者通过两个性格迥然的女
期刊
【摘 要】《阿Q正传》集中表现出了鲁迅的思想,特别是其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贯穿着他对病态国民性的探索和批判。它是对我们民族国民性自我批判的代表作,它是病态国民性的最集中展示,是一次对病态国民性的系统的大清算,几乎融会了病态国民性的全部主要因素。《阿Q正传》的深刻之处在于它不仅暴露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国民的弱点, 而且也揭示了民族衰败的根源。本文旨在通过阿Q这个典型人物,从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
期刊
【摘 要】坎坷的身世和遭遇使寂寞成为冯至幼时的心灵底色;在其求学的二十年代里,深受德国早期浪漫派影响,冯至此时所感悟与书写的寂寞是孤立、消极、空幻的;而在1931年研究里尔克后,寂寞的关联词转化为忍耐、成熟,最终成就了冯至生命中的谦虚、严肃、虔诚的创作态度。  【关键词】寂寞;德国早期浪漫派;里尔克  作为一名学贯中西、成就斐然的文学家和翻译家,日耳曼学中研究德国早期浪漫派、德语名家里尔克、歌德的
期刊
【摘 要】话剧《如梦之梦》有十二幕戏长达八小时,叙事时间前后跨越八十年,在台北、巴黎、诺曼底、北京和上海五个地方中穿插,在这些交错的时空之中一个梦镶嵌着另一个梦。本文通过分析赖声川史诗般的创作和佛法的哲理思想,揭示出在面对生死轮回时不要执着,要珍惜缘分的人生道理。  【关键词】梦;生死轮回;戏剧文学;跨媒介叙事;哲学命题  中国人是喜欢做梦的。当然,外国人也喜欢,只是外国人的梦,被弗洛伊德斥责一番
期刊
【摘 要】古希腊的悲剧在西方文学中影响巨大,埃斯库罗斯更是被称为“悲剧之父”,其作品中的悲剧色彩浓郁。《普罗米修斯》更是他的代表作,本文将介绍他和他的代表作。  【关键词】古希腊;悲剧;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  一、古希腊悲剧介绍  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也就是祭祀酒神的仪式的表演,这里的酒神就是狄奥尼索斯。人们在祭祀酒神时进行了种种狂欢,例如:吃生羊肉、披山羊皮、跳扭扭舞、唱山羊歌等,所以悲剧
期刊
【摘 要】李益(748—829)字君虞,今甘肃武威人,是中唐著名的诗人,涉笔最多、成就最高的是从军边塞诗。其边塞诗内容丰富,其中登临,逆旅,寄赠,闺情,宫怨等诗作,占李益作品的大部分。李益并不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但是他的成就却远远高于“十才子”他的诗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李益;边塞诗;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李益早年有过从军经历,对军营生活有亲身体验,熟悉塞上风情,深知征人甘苦,写出了许
期刊
【摘 要】上世纪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书《老人与海》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它成功塑造了一位深受重压却保持优雅风度的老人形象。纵观整个书,我们都会被一种优雅的性格所慑服,这种性格就是面对重压时表现出的坦然、潇洒,永不言败
期刊
【摘 要】《飘》是一部女人写女人的书,斯嘉丽是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其书中极力塑造的女强人形象。以往的评论者习惯于对此书作阶级分析,在此,笔者试着用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斯嘉丽的性格特征及其命运处境。  【关键词】《飘》;斯嘉丽;女性意识  【Abstract】In the whole book, women’s social status is far higher than male. Scarl
期刊
【摘 要】嵇康的四言诗是对《诗经》的承继与开拓,蕴藏着深刻的老庄哲学。水作为《诗经》和老庄思想中中包孕丰富的意象代表,在嵇康的四言诗中也有着相应的表达。诗人笔下的水成为了直接的审美对象,在诗人的生活中承载了不可代替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嵇康;四言诗;水意象  嵇康四言诗对水意象的内涵涉及并引申了以下五类:  一、水的承载意象  河流湖泊是常见的生活景观,泛舟垂钓、欣赏风物是古代名士独处思索、交
期刊
【摘 要】作为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界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王小波鲜明的写作风格为我们创作出了《黄金时代》。小说通过王二、陈清扬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抗争,批判了“文革”时期的社会现实,并对此进行了反思,从而引起人们对人生的思考。  【关键词】《黄金时代》;文革;性  《黄金时代》是一部以“文革”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小说主要以倒叙的方式述说了一段荒谬和专制的岁月:主人公王二和陈清扬在知青“上山下乡”这样的一个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