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未知的已知

来源 :创业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ysshu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看到未知的已知,通常是我们在商业中遇到的真正的挑战,需要用智慧来突破。
  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最近在北京强调了他的“已知的未知化”这一设计理念,他认为,人生要关注的,不应该是“这个是什么东西”,而应该是“这个会成为什么东西”。
  创造,可以是未知的已知化,把未知的事物“造”出来;也可以是已知的未知化,凸显与实现已知事物的未知潜力。商业史上,前者很重大但相对数量较少,比如汽车的发明,信用卡的出现,互联网的出现。然而,大多数公司的成功都是源自于“已知的未知化”,比如互联网门户把大众的信息获取渠道从平面转移到网络。
  创业,最可行的选择正是看到已知事物的未知潜能,并将之实现。专注于已知,还有一个实用主义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公司能够创造全新潮流,都只是大潮流的一份子,最多推动了潮流。当然,已知的未知化,得到的和之前已知的完全不是一类事物了。硅谷天使投资人保罗·格拉汉姆(PaulGraham)曾写道,“当你看到有人利用新技术为人们带来某种以前不可能存在的东西时,他们很可能就是未来的赢家。而那些仅仅是对新技术做出‘反应’,以期保护现有的收入来源的人,则很可能是输家。”
  看不到(或无法设想)隐藏在未知中的机会或途径,常常令我们事后遗憾万分。未知与已知的辨证,因而是很值得深入下去的话题。当下的已知,在未来可能因为时间消逝而变成未知,而当下的未知、难解的问题,从未来往现在回顾可能是顺理成章的事。原研哉有两旬经常用来自勉的话,“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并努力让自己在“一个可以俯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视点上来思考问题”。要能看清已知与未知,需要这样的全能视角。
  用未知与已知作区分,犹太人把现实分成四个世界:显而易见的显而易见领域:显而易见的隐而不见领域;隐而不见的显而易见领域;隐而不见的隐而不见领域。与之对应的解决之道分别是:信息,理解,智慧,崇敬。这为我们思考未知与已知提供一种结构化思路。
  如何看到未知的已知,通常是我们在商业中遇到的真正的挑战,因为获取信息、学习理解虽难但都有路径,“未知的未知”则只能交给哲学与宗教,我们要应对的是那些未知的已知,也就是需要智慧的世界。
  隐而不见的显而易见领域,正是已知的未知化,需要用智慧来突破。乔布斯正是个中高手:他没有创造MP3播放器(已知),创造了iPod(未知化);他没有创造智能于机,创造了iPhone;他没有创造上网本,创造了iPad。乔布斯的过人之处在于,其他人只是当未知已被呈现得很清晰时,才很兴奋地说,“我看到了!”
  乔布斯在苹果粉丝中有近乎神的色彩,有人甚至造出特别的词汇——现实扭曲场(Reality Distortion Field)来描述他这样一种能力:能让人信服他所看到的未知图景。那些革命性、全新的事物,往往即是从未知的未知中出现的,当然绝大多数不是商业要解决的和能解决的。乔布斯最擅长之处,并非他能看到彻底未知的,而是他能看到并以精妙的方式重新实现那些已知的。
  同样地,看真正杰出的设计师的作品,我们常常会惊叹,原来可以这样!他们把“未知的已知”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自己去试图创造时,需要费劲地去探秘这一领域。
其他文献
决定“中国创造”兴起的有两大元素:一是需求,二是灵感。    去年底,中国商务部在美国CNN投放了以“中国制造”为主题的30秒广告片,这是“中国制造”第一次以整体形象在海外亮相。可以表现出中国第一次为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寻求定位。  毫无疑问,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已经具备了明显的优势,但“中国制造”的低附加值及产品品质又一直被外界诟病。随着中国制造企业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企业正在向“中国创造”
本文基于对长沙市小微企业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其生产经营和融资的现有情况及融资需求,并结合长沙市Y银行关于“小微金融业务”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富银行”微
简易的黑色订书机、缺乏生机的胶带切割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绿色2B铅笔千万别在克里斯托弗·伯奇(J.Christopher Burch)面前提及这类办公用品,作为风险投资人及时尚品牌Tory Burch的联合创始人,他对实用派办公工具的容忍度为零。这也正是他投资Poppin的初衷:为年销售额达200亿美元的办公用品市场,带来更多具有魅力、风情和个性的产品。  2009年,伯奇所拥有的风险投资公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企业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因此企业财务管理较为重要。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的企业财务管理已无法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