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研究生志愿服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for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志愿者活动在中国广泛开展,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人生体验和经历,而且研究生志愿服务也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志愿服务自产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而研究生自愿服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才出现的,并因其专业性强和高科技含量而区别于一般自愿服务。笔者认为研究生自愿服务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尤其体现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本文将从研究生自愿服务对“三观”教育、校园学风建设以及学校传统和作风的弘扬等三个方面所起的作用来论证研究生志愿服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希望本文能够引起各高校对研究生自愿服务的足够重视。
  关键词:研究生志愿服务;校园文化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志愿服务自上个世纪初产生以来,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许多国家政府都把志愿服务活动当成是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唤起公民互助互爱意识,增强社会活力与生机,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而大力提倡。当前,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球开展得十分活跃,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支持。
  随着中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各地的广泛开展,“志愿者”这个名字和它内在的含义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志愿服务也越来越需要有文化素养、有技术专长的志愿者的加入,这样才能对社会提供高质量且适应性强的志愿服务。研究生是一个具有特殊知识和技能的群体,他们具有文化层次高、专业功底厚、创新能力较强的特点。专业性强和高科技含量是将研究生志愿服务与一般志愿服区别开来的一个标志。
  研究生志愿服务,对研究生个人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人生体验和经历;对学校来讲,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校园人文文化的建设;对于社会来讲,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和谐。
  校园文化是学校形成和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于校园内的文化现象。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集体文化,具有开放性、适应性、多元性、时代性、实践性等特点。校园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物质文化方面如校园环境布局、建筑风格、教学设施、校徽、校旗等;在制度文化方面如学校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风气、学校的传统和作风等。笔者认为研究生志愿服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所起的作用主要集中在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上。主要有三大部分:“三观”建设、学风建设、学校传统和作风的弘扬。
  下面,笔者就研究生志愿服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研究生志愿服务在“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一)研究生志愿服务有利于把高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偏重于智育培养,重知识轻人文,这种教育缺陷产生了以学习成绩衡量学生好坏的判断偏差。虽然现在我们也在强调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但由于缺乏机制的支撑,在传统的巨大惯性面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高校的德育还只停留在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班会课等灌输式教育上,空洞的说教、抽象的理论远远多于对实践的具体指导。这种状况造成学生所学理论无法指导实际行为,而实际行为又无法得到道德法规的制约。研究生志愿服务将是解决这一问题较好的方式之一,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教育对象的大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教育过程由单向变为双向,教育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将理论付诸实践,将制约转化为自觉行动。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对象产生正面的“内省”功能,有利于把高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有着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二)研究生志愿服务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有人说,社会是最好的课堂,我觉得这句话是正确的,研究生用自己的所学和所长服务于社会,才能从中学到更扎实的知识,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大学生与社会的结合有一个彼此相融的辩证发展的过程,而青年志愿者行动恰为这一过程搭起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大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社会,认识到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体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和评价,激发他们对自身进行反省和正确评价,明白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需求来改造自己。比如大学生通过“三下乡”等志愿活动,对社会现状、国情和民情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了解,提高了对人、对事、对社会的判断力,有助于内化道德行为要求,并将此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自觉的道德习惯,从而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三)研究生志愿服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时代新风的精神
  研究生志愿服务活动要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作为指导思想,以办事业的精神和走社會化发展道路为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我国现阶段,由于社会机制尚未健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产生偏差,损人利己、尔虞我诈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青年志愿者不图名、不为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对培养大学生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时代新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极其深远的教育意义,而这也是大学生德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四)研究生志愿服务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然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缺少了不少。人们的生活基本上是“三点一线”的小圈子,人际交往越来越淡漠,不同社会群体逐渐出现分化,由此产生了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而研究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融合互助,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接触,减轻甚至消除彼此间的距离和隔阂,缓解了社会矛盾,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有着积极的影响。我们所倡导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友爱、奉献、互助的精神其实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主要体现方式。因此,寓精神文明建设于志愿服务活动之中,更贴近时代的发展,更符合大学生的特点,从而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用。
  二、研究生志愿服务能够促进校园学风建设
  新时期学风建设的内涵,从广义上来讲,学风建设是学校长期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治学方针以及办学过程中教师的治学精神、教学风范和工作态度,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精神面貌,学生班级的学习风气、院系的学术气氛、学校的管理水平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整体综合反映。从狭义上来讲,是指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对知识的渴求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稳定性的治学态度和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
  (一)研究生志愿服务能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各高校研究生通过开展助教帮学、互动联欢等一系列志愿者活动能够让自己的专业运用于实践,得到能力的验证。从中他们可以更好的明白自己专业的特点,通过志愿服务,也可以看出自己所学知识有何不足之处,及时得到改正,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最终,扎实的专业水准能更有利的促进他们与社会大家庭的融合。
  (二)研究生志愿服务能够加强专业之外知识的涉猎
  我们知道,现在的高校学生除了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培养其它方面的素质。要做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研究生志愿服务团体为你提供了一个良好且有意义的平台。
  俗话说:“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虽然,这无非是对现实的调侃,但如果我们试着走出去,便会发现,这个社会是多姿多彩的。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在做志愿服务,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有所收获,这就是得到专业知识以外知识的涉猎。
  (三)研究生志愿服务能够带动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项好的活动总是能带来积极的效应,研究生志愿服务就是这样。随着它的开展与实施,不仅广泛的研究生参与,大量的本科生也在积极的与之靠拢。当他们了解研究生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意义后,无形之中,便有了学习的动力。得到服务队师兄、师姐的指点与交流,他们便能更好的准确的找到自己学习的方向。通过咨询研究生志愿服务处,本科的学弟、学妹明白了考研的程序与前景,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读研的自信,提高了自身的学习兴趣。可以说,让研究生志愿服务走进本科生中,是大有必要的,也是大有益处的。增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交流沟通,也一直是志愿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研究生志愿服务能够弘扬学校优良的传统文化和作风
  校园文化传统和作风,既是大学精神的综合反映,又是大學精神的具体化和外化。美国教育家弗兰克斯纳认为,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平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它是“校园人”对大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同时它以价值标准和文化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的行为,是大学区别于其他机构的特质。弘扬学校优良传统文化和作风就要注重学校形象建设,凝练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训、校歌、校徽,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体现学校特色和个性的大学精神。而研究生志愿服务活动正是弘扬学校优秀文化传统重要的途径之一。
  (一)研究生志愿服务能够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大学形象是一所大学历史传统、办学水平、社会贡献等诸多方面要素的综合表征,是大学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和公众影响力的体现。良好的内外形象是学校的无形财富,不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拓展,高校与社会日益融合,特别是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生源竞争,生存和发展成为高校必须直面的问题。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研究生志愿服务能够使研究生融入社会,融入群众当中,其良好的形象非常有利于学校形象的塑造,而且可以使社会更加了解学校的情况,扩大学校在社会和群众中的影响。研究生志愿服务对传播校园传统文化和学校优良传统都有重要的作用,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将产生主要的影响。
  (二)研究生志愿服务使学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一个有责任的社会,一个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及社会结构都在发生变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疏远,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在加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人文关怀,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总体上来说,志愿服务、爱心奉献能够有效地提升新一代青年的社会责任,积聚社会资本,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社会实践上讲,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都是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相吻合的。高校作为社会建设的有力力量,通过向社会派遣更多的研究生志愿者,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途径。当然作为研究生,他们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结语
  研究生志愿服务为研究生提供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机会,可以帮助研究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论联系实际,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时代新风,对大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就高校而言,研究生志愿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可以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有利的促进作用,尤其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和校园人文文化建设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卫东.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高校开展“三观”教育的新平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2000,(9).
  [2]阚宝奎.论高校校园文化与学风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09,(6).
  [3]邢勇.当代大学形象建构之基本论略[J].中国研究生,2010,(4).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作为党员队伍中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大学生党员肩负着崇高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党员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就要充分发挥示范功能,时时刻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所以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和规模直接影响着高校党组织的建设,我想更关系到祖国未来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前,在大学生党员中,存在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学生入党后,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仅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能够传入中国并在中国不断发展,进而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之间很多的切合点为其提供了适合其生长的土壤。本文相应选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家文化在实践哲学、政治思想与社会理想三方面的切合点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儒家;社会理想  中图分类号:A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一、注重实
期刊
摘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交往理论,揭示了交往的内涵、形式、社会作用等。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本民族(汉族)建设,少数民族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马克思交往理论作为一
期刊
摘要:《史记》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正史,其在史学和文学史上的地位至高无上,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当之无愧。然而,其作者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却生平坎坷人生多舛,但是他仍以坚韧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最终完成了人生的辉煌之作,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重于泰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
期刊
摘要:由于艺术类学生自身的诸多独特性,他们的英语学习存在不少问题。这对于艺术类大学英语的教学,也带来了一个挑战。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很多问题。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对于艺术类学生是否适用,以及如何利用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来改善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目前所存在的状况,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期刊
摘要:由于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着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其投入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会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会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以瑜伽教学分析为代表,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在瑜伽教学中适时加以应用,得出心理学基本原理在瑜伽教学中的适当的运用将对瑜伽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心理活动规律;学习动机;心理障碍;瑜伽教学
期刊
摘要:针对心理学专业“双证书”制度的要求,对传统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理性思考,并从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及课程考核方面,对心理学专业开展“双证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双证书”;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双证书”人才培养,即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取得毕业学历证书
期刊
摘要:教学实践表明,大学生在课程性质、作用、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上所存在的错误对教学实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有必要给予探索。  关键词:教学实效性;大学生;认识误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1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努力增加其教学实效性已成为教学活动的根本要
期刊
摘要:随着当前高校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很多高校日益重视网络平台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下面,笔者就当前网络平台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探究,并针对当前网络平台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网络平台;大学生;思想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青年学生的关键环节,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服务性工作,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业务素质,说理引导受教育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健康、全面的成长。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本位;素质本位;说理引导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