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分析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654753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青年学生的关键环节,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服务性工作,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业务素质,说理引导受教育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健康、全面的成长。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本位;素质本位;说理引导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发后,高校均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是摆在教育工作中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以人为本,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
  能力本位观是以能力为中心来组织教学的一种模式,表现在高校中就是普遍存在重教学科研和专业素质培养而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近年来,尽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被广泛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处在辅助、附属的地位,扮演着配角角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各种问题、矛盾的“补救”。素质本位观是基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发展等综合素质的一种价值观。其“最大化”的价值追求和“最优化”的价值估量,指向它所置身的时代和社会。在当前特别指向各因素之中的协调一致和和谐,包括个体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和谐、个体与我国文化的和谐、个体与生存环境的和谐、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体精神世界的和谐。这种和谐的本质是关注人的可持速发展,亦即个体生命开发持久的长度、均衡的广度、透明的深度。长度即人的一生,广度即人的各个方面,深度即指向人生终极意义的认识和最终的关怀,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具体来说,即是一种使受教育者变职业为事业(成人)、变智力为智慧(成才)、变操作为创作(成器)的一种教育观。这正是科学发展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体现。
  诚然,能力本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研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并重,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素质本位观正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培养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因此,由能力本位转向素质本位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实踐。
  二、以德为先,由灌输方式向实践方式转变
  道德伦理规范的灌输无济于学生道德水准的提高,真正的教育途径就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责任感,培养道德情感。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等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环节,各高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设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二是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公益性活动,如组成“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环境治理,或为某个社会项目捐款,或访问教养机构、精神病院和保育院,或帮助吸毒者、无家可归者的活动等。三是开展心理咨询辅导服务。高校要专设心理咨询辅导岗位,开展包括与学习有关的咨询、个人生活和心理咨询以及职业咨询等内容。
  三、以理为据,由命令教育向说服教育转变
  对于思想认识问题,只能说服,不能企图用行政命令、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说理引导法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对受教育者进行耐心的正面说服教育,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引导受教育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的方法。具体包括讲课、作报告、演讲、谈心和对话等。其中,讲课、作报告和演讲主要是系统地阐述政治问题、理论问题,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面影响,谈心和对话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双向交流过程。一要以理服人。教育者所传授的政治理论必须是符合客观事实与规律的真理,能抓住事物的根本,实事求是,摆事实、讲道理,这是说理引导成功的前提,也是它的力量所在。二要具有针对性。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状况,对症下药,进行说理引导。三要尊重学生。教育者要把教育对象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发扬民主,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双向交流。四要注重方式。要讲究说理引导的艺术,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去说理,深入浅出,使教育对象容易接受。
  
  参考文献:
  [1]燕连福,严维斌.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三重思考—从理论意蕴、现实效应到当下诉求[J].理论月刊,2011,(10):180-182.
  [2]黎开谊.时代语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路径选择——兼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11,(10):103-106.
  [3]王丰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方法及其创新[J].宜春学院学报,2011,(7):160-162.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成人教育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在不断改变,如何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使成教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是成人教育良性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观念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终
期刊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作为党员队伍中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大学生党员肩负着崇高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党员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就要充分发挥示范功能,时时刻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所以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和规模直接影响着高校党组织的建设,我想更关系到祖国未来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前,在大学生党员中,存在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学生入党后,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仅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能够传入中国并在中国不断发展,进而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之间很多的切合点为其提供了适合其生长的土壤。本文相应选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家文化在实践哲学、政治思想与社会理想三方面的切合点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儒家;社会理想  中图分类号:A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一、注重实
期刊
摘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交往理论,揭示了交往的内涵、形式、社会作用等。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本民族(汉族)建设,少数民族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马克思交往理论作为一
期刊
摘要:《史记》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正史,其在史学和文学史上的地位至高无上,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当之无愧。然而,其作者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却生平坎坷人生多舛,但是他仍以坚韧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最终完成了人生的辉煌之作,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重于泰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
期刊
摘要:由于艺术类学生自身的诸多独特性,他们的英语学习存在不少问题。这对于艺术类大学英语的教学,也带来了一个挑战。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很多问题。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对于艺术类学生是否适用,以及如何利用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来改善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目前所存在的状况,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期刊
摘要:由于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着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其投入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会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会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以瑜伽教学分析为代表,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在瑜伽教学中适时加以应用,得出心理学基本原理在瑜伽教学中的适当的运用将对瑜伽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心理活动规律;学习动机;心理障碍;瑜伽教学
期刊
摘要:针对心理学专业“双证书”制度的要求,对传统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理性思考,并从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及课程考核方面,对心理学专业开展“双证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双证书”;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双证书”人才培养,即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取得毕业学历证书
期刊
摘要:教学实践表明,大学生在课程性质、作用、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上所存在的错误对教学实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有必要给予探索。  关键词:教学实效性;大学生;认识误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1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努力增加其教学实效性已成为教学活动的根本要
期刊
摘要:随着当前高校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很多高校日益重视网络平台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下面,笔者就当前网络平台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探究,并针对当前网络平台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网络平台;大学生;思想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