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速度、高强度和高对抗已经成为篮球运动的必然趋势,加强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球队取胜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篮球 身体素质 训练 运动
众所周知,在当今的篮球比赛中,无论是NBA还是CBA,高速度、高强度、高对抗就是比赛的全过程。夺取胜利,赢得尊重,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与目标。只有那些有着强烈的取胜欲望和自信的优秀运动员组成的球队才能登上成功的顶峰。
纵观整个篮球运动的发展,人们发现现有的运动员是越来越高大,速度越来越快,弹跳和力量惊人。做为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毫无疑问应有强健的体魄、过硬的技术和聪明的头脑,而最重要的是训练多年的专项素质,就像摩天大楼的根基一样。篮球运动的专项素质训练其一就是跑动训练。《孙子》将“兵贵胜(速胜),不贵久(持久)”做为作战原则指导战争的行动,这条“兵贵神速”的兵法,为二千多年来的战争实践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球场如战场,就是打速度。现代篮球就是打“高速度”。从二三十年代,每场球只打二三十分,到目前已突破百分大关,速度的提高是主要原因,高速度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要求技术、战术、身体、高度、斗志都要跟上它、适应它,同时又促进它。
从八十年代的中期第八届世界篮球锦标赛上,巴西队以154:97战胜中国队这场球来分析:双方进攻总次数在240次左右,其中巴西队125次,中国约115次,即平均10秒完成进攻。双方投篮总次数在200左右,巴西队107次,中国队93次,平均12秒投一次篮;双方投中总次数在115次左右,巴西队70次,中国队45次,即平均20秒投中一个球。从现在来看,这个进攻速度也是比较高的,而如今的NBA速度比这还要快。跑即移动,是篮球运动的灵魂,在场上进攻的跑位,防守时的跑动,以及攻防转换的跑动,从篮球运动的动作结构及用力性质分析,要求运动员跑得快速、跑得灵巧。跑得快需要有一定的腿部力量和屈足肌群力量,才能做到蹬地快速有力;而迅速改变方向跑的灵巧还需要有腰腹肌肉的控制能力及脚掌内外侧的肌力,以便蹬地、旋转;跑的过程要急停,这种制动则需有股四头肌和屈足肌群力量。
现在,我们知道篮球运动中跑的要求,既要跑得快、跑得灵巧,又要有支撑到比赛结束的耐力。即需要有相当的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又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速度素质的训练是大强度无氧代谢为主的活动,需要以有氧代谢训练为基础,应在运动员兴奋性高、情绪饱满、欲望强的情况下进行。人体对触觉的反应最快需要0.09-0.18秒,对声音的反应是0.14-0.31秒,对光的反应0.20-0.35秒,所以对篮球运动员应着重提高他们对视觉的反应能力,在训练中,要求运动员注意力集中,使其神经系统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肌肉处于紧张待发状态。据研究证明,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比处于松弛状态反应速度提高60%左右。但训练中让运动员持紧张的时间应是适宜的,在1.5-8秒之间,要求运动员能在瞬间对各种情况作出应答反应,这就要模拟比赛的情况,因对方所产生的动作变化只有在比赛中才能充分暴露出来,而自己所选择的反应动作是否有效也只有在比赛中才能得到检验,具体可采用的方法有:培养运动员预先观察到和盯住运动中的物体(如:球),以及能先确定物体可能移动的方位的能力,教会运动员善于通过对手的表情、准備动作、身体姿势等去“预测”对手可能要采取和行动,以便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
动作速度不仅与动作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与力量、耐力、协调等其它能力有关,所以培养动作速度必须通过技术的提高与能力的发展才能实现。动作速度训练中采用的专门性动作应与专项比赛的动作结构相似,这样可以把所获得的动作速度直接转移到专项比赛的动作中去。如在5-10米短距离跑的训练中所采用的专门性练习——跨步跑、小步跑等,运动员通过这些专门性练习所获得的动作速度对提高篮球比赛中的近距离跑的动作速度有直接作用,也可缩小完成练习的空间、时间界限提高动作速度。
篮球运动的移动速度,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与力量、柔韧、速度、耐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移动速度有两种途径:一是提高运动员力量;二是重复跑的练习,短跑成绩的提高,爆发力和大力量占35%左右,所以把提高力量作为移动速度训练的基本途径。篮球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是无氧耐力。机体在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能坚持较长时间工作的能力。所以速度耐力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机体承受氧债的能力。无氧耐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有氧耐力提高基础之上的,因为通过有氧训练使运动员胸腔增大,每博输出量提高为无氧耐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无氧耐力的训练可采用二种方法:一是乳酸供能;二是非乳酸供能。乳酸供能的练习中必须使机体处于无氧糖酵解状态,产生乳酸。一般练习强度应达到80%-90%,心率可达到180-190次/分,训练中一次练习的时间控制在30秒-2分钟之间,跑的距离控制在200-600米之间,练习次数3-4次,次数与跑距离成反比,而组数应视运动员训练水平而定,间歇时间恒定不变。非乳酸供能无氧耐力训练的强度则更大,达95%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机体运用CP(磷酸肌酸)能源物质发展非乳酸供能无氧耐力,练习的持续时间可从5-6秒到15秒,重复次数4-5次,间歇时间为1分钟,组间间歇为5-7分钟。
在篮球比赛中还需要跳得高,这样才能保证前后场篮板球。篮板球的争夺,其实质就是弹跳制控和冲撞抢先占位问题,抢先占位是场上一些双方抢到都有利的点、线、面的争夺。谁先抢到,谁就主动。弹跳制空是解决制高点的主要因素。还是拿上述的八届世锦赛上中巴两队的制高点比较:巴西队制高点3.3-3.5米,而中国队3.05-3.10米,差了40公分左右。两队的篮板球更加不一样,巴西队超过前苏、前南、捷、美、加而居十四个队的第一位,中国队却列于比我们矮的波多黎各、多米尼加、塞内加尔之后排到十四个队的第十二位。综上所述,弹跳力的高低,能力的强弱,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又一主要因素。因此,篮球运动员在做负重并腿半蹲这个练习时,就应结合上述种种角度进行练习,才能取得专项动作的用力效果。在腿力训练中,篮球运动员要注意防伤,在练习手段上,不能一味强调大量半蹲与深蹲,尤其是在身体疲劳的情况下,做半蹲和深蹲时更应注意动作规范,要求“挺胸直腰,慢蹲快起”,如果不按此要领做,就容易拉伤腰背肌。练习中还要注意“防僵”,即通常说的要练“活劲”,不要练“死劲”,在整个动作过程中,关节要充分伸展,肌肉拉长,力量练习中穿插其它项目的练习,如快跑、轻跳等在力量练习后则做些放松按摩及整理活动,20-30分钟的游泳练习后立即进行温水沐浴,可以起到放松肌肉、消除疲劳的作用。
以上所述,主要是篮球运动员应具备的两个重要方面的身体素质:一是跑动训练;二是力量训练。这是本人从事基层体育教学十几年来总结的一点小小的经验,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唐煜章.现代篮球训练方法新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王梅珍,于振峰,李经.篮球组合技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3]陆一.球籍:一个世纪的选择[M].上海:百家出版社,1989.
[4]董国珍.运动训练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林仲英.举重[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王步标.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关键词:篮球 身体素质 训练 运动
众所周知,在当今的篮球比赛中,无论是NBA还是CBA,高速度、高强度、高对抗就是比赛的全过程。夺取胜利,赢得尊重,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与目标。只有那些有着强烈的取胜欲望和自信的优秀运动员组成的球队才能登上成功的顶峰。
纵观整个篮球运动的发展,人们发现现有的运动员是越来越高大,速度越来越快,弹跳和力量惊人。做为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毫无疑问应有强健的体魄、过硬的技术和聪明的头脑,而最重要的是训练多年的专项素质,就像摩天大楼的根基一样。篮球运动的专项素质训练其一就是跑动训练。《孙子》将“兵贵胜(速胜),不贵久(持久)”做为作战原则指导战争的行动,这条“兵贵神速”的兵法,为二千多年来的战争实践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球场如战场,就是打速度。现代篮球就是打“高速度”。从二三十年代,每场球只打二三十分,到目前已突破百分大关,速度的提高是主要原因,高速度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要求技术、战术、身体、高度、斗志都要跟上它、适应它,同时又促进它。
从八十年代的中期第八届世界篮球锦标赛上,巴西队以154:97战胜中国队这场球来分析:双方进攻总次数在240次左右,其中巴西队125次,中国约115次,即平均10秒完成进攻。双方投篮总次数在200左右,巴西队107次,中国队93次,平均12秒投一次篮;双方投中总次数在115次左右,巴西队70次,中国队45次,即平均20秒投中一个球。从现在来看,这个进攻速度也是比较高的,而如今的NBA速度比这还要快。跑即移动,是篮球运动的灵魂,在场上进攻的跑位,防守时的跑动,以及攻防转换的跑动,从篮球运动的动作结构及用力性质分析,要求运动员跑得快速、跑得灵巧。跑得快需要有一定的腿部力量和屈足肌群力量,才能做到蹬地快速有力;而迅速改变方向跑的灵巧还需要有腰腹肌肉的控制能力及脚掌内外侧的肌力,以便蹬地、旋转;跑的过程要急停,这种制动则需有股四头肌和屈足肌群力量。
现在,我们知道篮球运动中跑的要求,既要跑得快、跑得灵巧,又要有支撑到比赛结束的耐力。即需要有相当的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又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速度素质的训练是大强度无氧代谢为主的活动,需要以有氧代谢训练为基础,应在运动员兴奋性高、情绪饱满、欲望强的情况下进行。人体对触觉的反应最快需要0.09-0.18秒,对声音的反应是0.14-0.31秒,对光的反应0.20-0.35秒,所以对篮球运动员应着重提高他们对视觉的反应能力,在训练中,要求运动员注意力集中,使其神经系统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肌肉处于紧张待发状态。据研究证明,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比处于松弛状态反应速度提高60%左右。但训练中让运动员持紧张的时间应是适宜的,在1.5-8秒之间,要求运动员能在瞬间对各种情况作出应答反应,这就要模拟比赛的情况,因对方所产生的动作变化只有在比赛中才能充分暴露出来,而自己所选择的反应动作是否有效也只有在比赛中才能得到检验,具体可采用的方法有:培养运动员预先观察到和盯住运动中的物体(如:球),以及能先确定物体可能移动的方位的能力,教会运动员善于通过对手的表情、准備动作、身体姿势等去“预测”对手可能要采取和行动,以便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
动作速度不仅与动作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与力量、耐力、协调等其它能力有关,所以培养动作速度必须通过技术的提高与能力的发展才能实现。动作速度训练中采用的专门性动作应与专项比赛的动作结构相似,这样可以把所获得的动作速度直接转移到专项比赛的动作中去。如在5-10米短距离跑的训练中所采用的专门性练习——跨步跑、小步跑等,运动员通过这些专门性练习所获得的动作速度对提高篮球比赛中的近距离跑的动作速度有直接作用,也可缩小完成练习的空间、时间界限提高动作速度。
篮球运动的移动速度,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与力量、柔韧、速度、耐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移动速度有两种途径:一是提高运动员力量;二是重复跑的练习,短跑成绩的提高,爆发力和大力量占35%左右,所以把提高力量作为移动速度训练的基本途径。篮球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是无氧耐力。机体在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能坚持较长时间工作的能力。所以速度耐力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机体承受氧债的能力。无氧耐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有氧耐力提高基础之上的,因为通过有氧训练使运动员胸腔增大,每博输出量提高为无氧耐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无氧耐力的训练可采用二种方法:一是乳酸供能;二是非乳酸供能。乳酸供能的练习中必须使机体处于无氧糖酵解状态,产生乳酸。一般练习强度应达到80%-90%,心率可达到180-190次/分,训练中一次练习的时间控制在30秒-2分钟之间,跑的距离控制在200-600米之间,练习次数3-4次,次数与跑距离成反比,而组数应视运动员训练水平而定,间歇时间恒定不变。非乳酸供能无氧耐力训练的强度则更大,达95%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机体运用CP(磷酸肌酸)能源物质发展非乳酸供能无氧耐力,练习的持续时间可从5-6秒到15秒,重复次数4-5次,间歇时间为1分钟,组间间歇为5-7分钟。
在篮球比赛中还需要跳得高,这样才能保证前后场篮板球。篮板球的争夺,其实质就是弹跳制控和冲撞抢先占位问题,抢先占位是场上一些双方抢到都有利的点、线、面的争夺。谁先抢到,谁就主动。弹跳制空是解决制高点的主要因素。还是拿上述的八届世锦赛上中巴两队的制高点比较:巴西队制高点3.3-3.5米,而中国队3.05-3.10米,差了40公分左右。两队的篮板球更加不一样,巴西队超过前苏、前南、捷、美、加而居十四个队的第一位,中国队却列于比我们矮的波多黎各、多米尼加、塞内加尔之后排到十四个队的第十二位。综上所述,弹跳力的高低,能力的强弱,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又一主要因素。因此,篮球运动员在做负重并腿半蹲这个练习时,就应结合上述种种角度进行练习,才能取得专项动作的用力效果。在腿力训练中,篮球运动员要注意防伤,在练习手段上,不能一味强调大量半蹲与深蹲,尤其是在身体疲劳的情况下,做半蹲和深蹲时更应注意动作规范,要求“挺胸直腰,慢蹲快起”,如果不按此要领做,就容易拉伤腰背肌。练习中还要注意“防僵”,即通常说的要练“活劲”,不要练“死劲”,在整个动作过程中,关节要充分伸展,肌肉拉长,力量练习中穿插其它项目的练习,如快跑、轻跳等在力量练习后则做些放松按摩及整理活动,20-30分钟的游泳练习后立即进行温水沐浴,可以起到放松肌肉、消除疲劳的作用。
以上所述,主要是篮球运动员应具备的两个重要方面的身体素质:一是跑动训练;二是力量训练。这是本人从事基层体育教学十几年来总结的一点小小的经验,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唐煜章.现代篮球训练方法新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王梅珍,于振峰,李经.篮球组合技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3]陆一.球籍:一个世纪的选择[M].上海:百家出版社,1989.
[4]董国珍.运动训练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林仲英.举重[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王步标.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