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内容缺失的审视--来自中西古代教育内容差异的思考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中国孔孟儒学和古希腊教育的综合比较,结合当今教育内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育内容选择上强化德育,整合各方优势,渗透信仰教育的三种取向.
其他文献
和谐社会包含着公平和正义的道德内核,并以此为理念引领着社会成员的生活。从和谐社会的道德诠释出发,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道德的关系,并提出了培育公共精神是构建社
签谱作为俗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但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而且在异国他乡传播.本文简要介绍签谱在日本、琉球、东南亚、美国等地的传播和影响;分析签谱在海外拥有广大信众的
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有着引人争议的作品。他的小说是传统的,因为大部分都是以事件和人物为中心的,而他的作品又是非传统的,因为他对问题、人物的赤裸
治疗性克隆对早期人类胚胎的处置确实损害了人的生命尊严,然而对早期人类胚胎的牺牲却换来了患者生命权利的恢复,这从更高层次上来看体现了对人类生命的最终的尊重。因此可以
中西方在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和探索。鉴于孔子和柏拉图对中西方美学的深刻影响,本文力图在孔子和柏拉图对“美”的看法的对比中,找到产生这种不同的
国内近二十五年的美学教材、著作、论文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继续深化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美的本质”研究的“保守阶段”;中西兼顾、独立思考“
文章从乡村教育目的、乡村教育实施者(教师)、教学做合一这三方面介绍了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并提出了对我国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ao Xingzh
处于社会化过渡阶段的大学生,经常被各种焦虑所困扰而不能自拔,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甚至产生不良后果.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的焦虑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学科、不同年
从对一些最基本的术语的再定位开始,一旦这种再定位完成,本文将展示"什么是艺术"这个问题是如何发生变化的,然后通过按照作品的活动来重新考察艺术和美学原则.
创建和谐军营,进一步提高部队凝聚力、战斗力,需要加强基层官兵和谐人格素质的培养。军队基层工作应立足官兵和谐人格的构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军营环境、注意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