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来生来世把你爱》的 音乐分析和演唱技巧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xf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剧《运河谣》是由我国国家大剧院打造的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歌剧”,其创作过程中既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形式,又汲取了我国民族、民间的各类音乐元素,呈现出一部既区别于西洋歌剧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歌剧作品。其经典选段《来生来世把你爱》由女主人公“水红莲”演唱,其中对于她的人设形象特点的把握是将这首咏叹调唱好的关键,所以在演绎这首咏叹调时对歌曲的理解、歌唱技巧和要求较高,需要人们在演唱之前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本文以《来生来世把你爱》这首咏叹调为例,从作品的音乐分析和演唱技巧两方面进行描述,力求更好地演绎和诠释这部作品,以达到在演唱过程中带给观众一种音乐享受和共识。
  《来生来世把你爱》这首咏叹调是由我国国家大剧院出品的第一部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中的经典选段,歌剧《运河谣》是由印青作曲,董妮、黄维若编剧,廖向红导演的一部讲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艰苦开凿京杭大运河,而在运河旁发生的一段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这部歌剧的编排使用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唱法和配乐,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开辟了道路,是我国民族歌剧发展的一面旗帜。剧中女主人公水红莲不畏生死、舍己救人的大无畏精神令人为之振奋,笔者对歌剧歌曲谱面进行研究,供我国民族歌剧的爱好者参考。
  一、《来生来世把你爱》的音乐分析——从旋律走向来分析
  第一部分(1~17小节)开篇以音F唱“啊”字重音演唱4拍,奠定了全曲的基调,以“啊,烈烈焰为我沸腾,激流为我澎湃”描绘出主人公水红莲激动澎湃的心情,以一句“又是欢喜又是悲哀”体现了水红莲发自内心的呐喊,这是一种既矛盾又不舍的情感。由激昂的旋律演变为抒情,情绪稍有缓和,旋律起伏较大。这就表现出水红莲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希望以死来解救秦啸生,表现出她至死不不渝的忠贞爱恋,坚定中又难以割舍爱人独自离去的情感。“此一去龙游归大海!”的壮志豪情,是一个强有力的升华,表现出水红莲坚定的信念和与恶势力斗争的决心,是水红莲发自内心的呼吁和呐喊。紧接着出现了6小节的伴奏,使全曲的气氛稍作缓和,是为了做承上启下,引出下一段落。
  第二部分(23~40小节)这一部分可以看作是一个平行的两句式乐段,可分为23~31小节与32~40小节。该部分情绪整体转为抒情婉转,与前一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描绘了水红莲一种内心的述说,并不像开头的“引子”那样的激昂慷慨,悲和喜之中是柔美又兼具悲剧性的表达。钢琴伴奏部分主要采用附点八分音符和附点十六分音符进行,丰富了全曲的表现力,彰显出戏剧的特点。
  第三部分(44~60小节)回原速,转为降B大调,音乐情绪更为跌宕起伏,钢琴伴奏上展现出一种紧拉慢唱,是水红莲此刻忧心忡忡的心理表现。此段旋律起伏不大,音乐流动性较强,节奏和音型较为平稳,在结尾处直奔主题,引出第四部分,即“来生来世把你爱”。
  第四部分(64~103小节)是全曲的高潮部分,音乐的调性回归降E大调,可以分为两个乐句。旋律音型以长音为主,钢琴伴奏采用了密集的八分音符急促行进,烘托出一幅紧张的画面,欲将烈烈火更加凶猛、船要下沉、水红莲就要与世隔绝的画面描述得淋漓尽致。最后音乐结束一个很强有力的“把你爱”,是水红莲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呐喊,将全曲升华,同时突出“来生来世把你爱”的主题。
  二、《来生来世把你爱》的演唱技巧分析
  第一部分(1~17小节)音乐风格恢宏澎湃,以一个“啊”字高音场,所以必须唱满唱强,声音必须拉住拉稳,要求演唱者声音的位置要下沉和稳定,同时由于开场音高F较高,所以要求声音一定要挂在高位置,头腔要有共鸣,表现出水红莲对命运的怒怒吼,“烈烈焰为我沸腾,激流为我澎湃”表现出水红莲当时所处的环境,在一搜大船上,面临着熊熊大火,她坦然无畏,既充满对于爱人即将脱离险境的开心,又包含要与爱人生离死别的悲痛,悲喜交集。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注意把握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尤其是“湃”字一共有6拍半,歌手需要较强的演唱功底,用足够的气息在长音和情绪高涨时能表达得准确到位。所以,建议在演唱这首歌之前,提前开声,以免用力过猛造成声带损伤。
  第二部分(23~40小节)为全曲的中间部分第一段落。“我为你千死一生……重新再来”“悲的是此生长离别……何人将你关怀”,这是一个倾诉感情的乐段,声音的控制要恰到好处,要将水红莲的情愫讲述出来。在演唱此部分时,面对相对舒缓的旋律和较长的时值,歌唱者要更加注重表达水红莲内心对秦啸生衷贞不不渝的爱情和对他的坚定信念。演唱时可适当加入一些“哭腔”。同时,这一段也展现了水红莲在生死关头回忆往昔的艰辛岁月,与秦啸生相识相知,心中渴望美好生活,却又不能如愿所偿的凄惨境地,所以演唱是较为凄凉的情感表达。
  第三部分(44~60小节)为全曲中间部分的第二段落。同样是一个倾诉情感的乐段,为女主人公复杂的情感表达和戏剧性内涵提供了展示空间。以“但愿得天可怜见,你无病无恶,无祸无灾”来表达水红莲对秦啸生的不舍之情和希寄。所以,在演唱这个片段时,既要含情脉脉地诉说,又要带着想些许坚毅。这一部分为两个重复的乐段模进,在第二乐段演唱时情绪应比第一段激昂,才能将情绪推向高潮,引出全曲的高潮部分。
  第四部分(64~103小节)为全曲的高潮部分,速度加快,强烈的节奏需要激动的情绪,“我要走了永不改……来生来世都把你爱,把你爱,啊,把你爱,把你爱”,一字一句感人肺腑、扣人心弦。水红莲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使出全身力气,告诉秦啸生来生来世还要与他相爱。从“我要走了”到“来生来世把你爱”整个段落聲音要由强到弱地送出,曲调跌宕起伏,随后又重复地演唱了这个乐段,第二遍的情绪应该比第一遍更为激昂,声音的高位置仍要保持住,表现出红莲对来生爱情的美好憧憬,也让这个为爱情不畏惧生死的女性形象表现得更加形象生动。在唱完第二遍“来生来世把你爱”时音乐速度突慢,伴奏和曲调旋律需要同时果断收音,稍作短暂停顿后再慢慢进入音乐,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是为了给最后的高潮作铺垫。慢板后连用三个“把你爱”,情绪递进中将歌曲推向全曲最高潮降B的“爱”字上,此时要求演唱者控制好情绪和气息,声音集中但音色要保持饱满又不失柔和,且作曲家要求力度转为mp,在表现时可双眼眺望远方表现出水红莲奄奄一息的状态。发声时声音位置靠后通过头腔抛出,牙关打开,用气息将声音向上推出来,且加强横膈膜对气息的控制才能把全曲的最高音降唱满,而歌曲的钢琴伴奏上由旋律在高音后呈下行音阶,推向本首歌曲的尾声,如图1所示。
  三、结语
  《运河谣》采用了西方歌剧创作特色和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赞美了主人翁秦啸生、水红莲、关砚砚等人物的刚正不阿、坚强勇敢、不畏牺牲的中华民族优良美德。演唱这首歌曲时要带着对作品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充分的感情去演绎。对于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来说,演唱难度系数较高,要求歌手有良好的歌唱水平和音乐素养,通过学习与查阅资料了解作品背景、故事情节以及作曲家的创作手法,再结合谱面上的内容,其中包括速度、力度、节奏节拍等知识的把握,才能较为准确地歌唱这首歌曲,达到学习的目的。
  (武汉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以反乌托邦小说《1984》为例,探究客观背景对反乌托邦文学中“新社会”设定的影响,并选择了时代背景、前人著作或理论、作者重要经历三个角度,采取文献调查法探讨《1984》中部分设定所涉及的现实渊源,从而类比推理出现实素材对反乌托邦文学的影响方式。同时,有利于读者对《1984》及类似的反乌托邦文学作品进行更深入的阅读,为类似《1984》作品的创作或文学批评提供一定思路。  一、概述  (一)研究目
期刊
江黎是国内顶尖家居设计师,作为一名女性设计者,她同时兼顾古典的美术设计思路与颇为另类的设计色彩倾向。在后现代主义世界中,她的设计细腻且对二元对立模式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她看来,创新并不是在原有传统基础上的删删减减,而更应该是一种对艺术工艺属性的精神实验过程,这就是她设计的匠心与诗性一面。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位心思细腻缜密却又有创新精神设计师的设计观念,并结合她所创作的作品评析她的艺术心性与精神内
期刊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有效地丰富了学生对审美的认知,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国西北地区,美术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对美术教育不重视、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教学的理念滞后等原因,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小学美术的低迷状态。笔者通过走访等多种调研形式,对固原市小学美术教学发展的状态做出分析,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小学美术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
期刊
当下,中职学校幼教专业对于学生美术方面的培养标准偏低,绘画能力的培养停留在结业时绘画的技能证考试上,未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的与岗位对口的儿童绘画模拟教学课程,导致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教学能力较弱,自我认同低,无法符合用人单位的职位需要。因此,在对学生的绘画技能培养方面,中职学校应该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应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幼师,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储备力量。  本文以中职幼
期刊
生长在南国  我对山有特殊情感  可这群北方汉子  也酷爱青山  把自己最得意的产品  起名《山牌》  山脚下还悠然地开掘一条小河  难道他们也爱青山的雄伟挺拔  青山的俊秀伟岸  记得三十年前  也是这群汉子  呼啦啦从齐鲁平原赶来  四十二码、四十四码的胶鞋  踩得贵州高原的腹部  有些疼痛和震撼  当龙头山闻惯大葱韭菜的香味  当堰塘坎听懂俺们俺们的乡音  一幢幢高楼开始从他们手掌崛起  一
期刊
隐藏的记忆 伴随撩人的酒  伺机攻破了我 身体的每一道防线  直抵心脏 毫不客气地将它反复揉搓  时间仿佛定格 在那条熟悉的街道  两个背影 纯真中透着几分成熟  街道还是原来的街道  身边的人却变了  曾经的诺言 现在看来  每一个字 都好像是一个笑话  说是笑话 笑着笑着  我却泪流满面  春 风  春风是最多情的  丝丝蜜语甜出嫩绿的芽儿  阵阵暖流荡漾了满池春水  在阳光下 泛起幸福的涟漪
期刊
团聚的时光昙花一现  家的余温烘烤着亲情  母亲的慈爱还没看够  年糕的余香散发着  缠绕在家的四周  沉浸在烟花的吉祥里  春节的味道剥去一层  又一层  家 只是春节的客栈  用几天的光阴  装满团聚的脸  是一件宣泄牵挂的道具  我们把欢声笑语  放进家里  把酸甜苦辣投掷他鄉  家啊 你是一个时间上的名词  没有永恒的主题  风雨飘摇的岁月  我靠什么维系你的思念  脚步一刻也没停止  我
期刊
《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在我国古代的五言诗中十分有名,就是今人也奉之为国粹。不论其入题处比兴手法的运用,还是结局中意象的文化意蕴,都值得人们分析、品味、借鉴。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的名篇,虽历经千载,仍广为流传,这源于其不朽的艺术魅力。在诗歌的叙事和艺术手法方面,该作品达到了汉乐府叙事诗的高峰,特别是其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感人的故事情节、出色的艺术手法,向来为读者所津津乐道。本
期刊
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为研究对象,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以具体小说及其改编后的影视为基础,阐述改编艺术的创新。  在一篇小说中,人物有着重要地位。人物是文学的生命,他们是令我们惊奇与入迷、喜爱与厌恶、崇敬与诅咒的对象。的确,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他们常常并不是纯粹的‘客体’。通过同化的力量,以及同情与反感的作用,他们可以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
期刊
蔡崇达的《皮囊》以类似于自传的形式,讲述了童年至青年身边的人物,从倔强的阿太、偏瘫的父亲到身边的阿小、厚朴等,各以血泪向世人展示了皮囊与灵魂的纠葛。本文拟从皮囊对灵魂的折磨、灵魂被皮囊所束缚、皮囊与灵魂的归处三方面来展现作者的追问,以进一步发现作者对生活意义的思索。  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历来是文人的写作主题之一,生命是中西文学中永不褪色的主题,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众多作家对生命诠释有着特有的偏爱。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