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烟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傍晚,下起了雨。不大,细细的,绵绵的。
  躲藏已久的雾,便借着暗淡的天,极胆怯地在荒山间抬起头来。战乱,让草木都不敢生长。
  石洞内。大狗说,两天了,我们也该出去看看了。
  埂子说,不行,枪声还没有停。埂子边说边挪动下身体,活动活动胳膊和腿。匍匐久了,连头发都在发僵。石洞是埂子到后山放牛时发现的,能容纳三四人藏身。若把洞口封严,活脱脱就是口棺材。
  埂子与大狗同年,都过了十四岁,但埂子辈分比大狗高,说出来的话,自然就是权威。
  埂子,你耳朵是不是有问题?我一说出去,你就说有枪声。你仔细听听,早没枪声了。
  埂子移开一块大石头,往洞口凑了凑,侧着脸,尽量把耳廓往外靠。还有!埂子肯定地说。
  大狗心里一惊,学着埂子的样,认真听。他听到雨水聚集在草叶上落地的声音。
  埂子,你太紧张了,太胆小了。你不是耳朵有问题,是心里有问题。大狗耸耸肩,把破烂的衣袖打了个结。
  我是你叔,不要埂子长埂子短的,要尊重长辈。埂子说,这年头,胆小才能活命。唉,也不知楞子哥如何了。提到楞子,俩人心中都慌慌的,同时伸出脑袋向外瞄。
  山坡下的村子,被细雨一淋,更显得弱不禁风。就在这破败不堪的村子中间,忽地,一缕炊烟袅袅升起。
  啊,有人在烧火。
  是的,在煮饭。
  俩人有些惊喜,互相望了望,都看到对方眼里的光。
  有段时间,他们好怕冒烟,一冒,整个村子就是片火海。这些年,他们就是在火海中逃生,逃得苟延残喘,上气不接下气。
  几天前,村里就得到消息,说有队伍经过,大家晚上留点神,别睡得太死。一说过队伍,脚下土地都会发抖。它们见证了太多的国军、地方军、保安团、还乡团,还有土匪等,拉锯似的你来我往。每过一次,村子都会瘦一圈,人口、牲畜都会少几成。现在,方圆十里,想听声鸡叫都难。
  为了能给村子留住香火,楞子爹找出一面破锣,主动到村头窝棚里放哨。楞子想阻拦,被爹喝住。我一个老头子,这条贱命早活够了。你们不同,今后的村子还要靠你们。特别是你——爹盯着楞子,你大些,要照顾好埂子和大狗。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爹走了,他们三人就睡在磨坊里。没想到,前天晚上,破锣突然响起。咣,咣咣,响得嘶哑,瘆人,如厉鬼般怪叫。
  三人翻窗而逃。凭直觉,队伍应该从西边来。不曾想,东边也来了支队伍。两边人马交了火,子弹嗖嗖地飞。三人凭着熟悉的地形,从空隙中穿过,向后山跑。突然,楞子停住了,对埂子说,你带大狗去石洞,我去看看爹。
  我们也去。俩人不走。
  听话,快走。楞子吼了埂子一句,转身向黑暗深处跑去。
  俩人气喘吁吁钻进石洞内,就听到村子里的枪声越来越密集。打了一个多时辰,枪声渐稀,天亮时,还有零星的枪声。
  俩人已在石洞内躲了两天了。大狗说,叔,我饿。
  埂子舔舔嘴唇说,忍忍。
  忍不了。一看炊烟,就想到锅碗瓢盆,就想到家。大狗越说,肚子越发咕噜噜地响。叔,我们下去吧。
  我就怕下去了,再也上不来了。
  不会的,有人在煮饭,就说明不打仗了。
  可是,你想过没有,要是有队伍在那里煮饭,我们岂不是自投罗网?
  听埂子这么一说,大狗便把整个脑袋探出洞来,他想数数有几道炊烟。可惜,天色已暗下来,村子与天空连成一片,灰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见了。
  大狗的眼泪立马涌出来,他开始小声哭泣。
  哭啥哭,都十四岁的人了,还哭。
  叔,我想回家。大狗还想往下说,埂子猛地伸出手,捂住了他的嘴,并顺势把大狗搂在怀里。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向这边奔来,在泥水中踏得格外响。埂子摸到一块石头,紧紧握在手中。
  脚步声越来越近,大狗身子开始发抖。埂子双眼紧盯外面,朦胧中,他看到一个人穿着带血的军装,靠近了洞口。埂子决定趁来人不备,将他砸倒。就在此时,来人叫了一声,埂子、大狗,你们在哪里?
  竟然是楞子。
  大狗这次再也忍不住了,放声大哭。
  俩人爬出洞外,将楞子紧紧搂住。别哭,别哭,都不是小孩子了,我有急事告诉你们。我准备跟队伍走,去当兵。
  啊,不是说好铁不打钉,好人不当兵吗?埂子急了,楞子只比他大两岁,楞子走了,他的世界就空了。
  这支队伍不一样。他们打仗都是为了穷苦人。前天晚上,爹被国军抓住了。为了救爹,他们牺牲了好几个战士。看看我身上这衣服,就是其中一名战士的。他和我同年,为了救爹,牺牲了。他临死时告诉我,为穷苦人打天下,能让穷苦人翻身得解放,他死的值!所以我穿上他的衣服,我要跟他们一起走。
  细雨中,村里再次响起铜锣声,这次的声音厚重且悠长。隨着锣响,村内亮起了无数支火把,把阴暗的天空照得一片通红。
其他文献
正荣掌勺,福芩配菜。  叮叮当当翻炒声爬上锅勺,焰火倏然腾飞起,给灶台边半掩的换气扇透出亮意。  窗外,蒜瓣样的月牙迟迟不肯退去,城市还睡着。  早就习惯了,夫妻俩小半生皆如此过活,墙壁左面高处自走钟内,指针已转完整圈,在12与1之间徘徊。  转钟零点,并不意味着一天结束,序幕往往也作开场。与此同时,与月亮语饭馆相邻的星咖传来阵阵歌声。  躁死人了。  振聋发聩下,正荣嘟哝着扔开锅勺,这火叫我怎么
期刊
刺客来到大嵩卫城,欲刺杀钱百万。  钱百万住的地儿好找,高门大院,一打听就找到了。钱百万却不好找,那么有钱的大老爷,肯定有保镖前簇后拥着。被打听的人笑着说:好找,每天早晨都能瞅见。  一大早,刺客就守在院门外,却瞅见出来一个老头,背着粪篓子去拾粪。刺客悄悄跟着,一直跟到城门外,瞧见老头把拾来的粪倒进一片庄稼地里。  刺客问:你是钱百万?  老头说:不像?  刺客说:诳谁呢,就你,拾粪的,钱百万? 
期刊
晚饭后,天光还微亮着,这个季节,天日渐长。萧虎拿了一块湿抹布在桌子上画圈。  娘走出,嗔怪,看你,又贪玩。挑水去!  挑水的地方在象鼻山南麓。这座山上有个巨大的石岩,形如一头饮水的巨象,长长的鼻子一直伸入波光粼粼的海面。萧虎的肩上,晃荡着两只空水桶,夕阳下,灰色单衣被照成了玫瑰色。  山旁边有座云丝庙,庙下面有口井。全村几百口人就靠这口淡水井烧饭、洗衣、养猪、种菜。庙里香火不旺,逢初一、十五,村民
期刊
我是一个小兵。我天天伫立在楚河汉界的边缘,遥遥凝望,企盼能看到他的身影。  多年以前,他跟我一样,是清水河畔那棵健硕酸枝上的枝丫。他在河的南岸,我在北岸。春天,和煦的风拂过我的脸颊,犹如我心中柔柔的思念,让人心生遐想,只愿沉醉其中不想醒来。夏天,我跟他一样枝繁叶茂。我会顺着风的方向对他翩翩起舞。他应该明白,这是我在向他招手。在我心目中,这样妖娆的风韵,只能为他绽放。  我想这么长时间了,我的心事他
期刊
清朝末年,朝廷昏庸,顾头顾不上尾,天下乱糟槽的。  杨士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生的,那时,民间人人习武,不全是为了强身,多为了防身。  杨士的父亲尤擅耍刀,一把大刀护身,一盆水都泼不进去。  方圆几十里一提大刀杨,无人不服。  杨士自幼随父习武,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刀法,而且气功了得,任人拳打脚踢,毫无疼痛之感。  父子俩虽有一身好武艺,但在乱世求生存也蛮难的。田单地薄,总得想法子养家糊口。  好在父子俩有
期刊
手抓囚笼的栅栏,夜开始渗透,奔跑吧。没人告诉你可以戴着囚笼奔跑吗?夜色中,一匹斑马在跑。别停下,相信我,快点,再快点,只要快到一定程度,突破极限,就会有那么一瞬间,你懂的——就那一瞬间,你将破笼而出。  “谁的手抓栅栏?为什么要跑?你是人是马?在写些什么啊?完全看不懂。这样的小说,就算你写一百万字也不会有人往下看的。”  “意识流。”  这人眯起眼睛冷笑,“别跟我说这个,我只知道我看不懂你的文字。
期刊
同题征文,可題材,亦可主题。是一种限制,就像螺蛳壳里做道场。本期“局外人”征文,属于主题征文。显然是锁定人物:局外人。  总的看,我们都是时间的局外人,也是物件的局外人。因为,人的生命短暂而又脆弱。博尔赫斯的小说《遭遇》,写了两个人用刀角斗,结尾点出了那把见血的刀,等待另一场可能的角斗,人去刀留,人是刀这个物件的局外人。还有马尔克斯的小说《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小镇里所有人都知道主人公要被杀,唯
期刊
它曾经过着一种漂泊无定的生活。它不但要顾及当下,还要顾及将来,不但要顾及自身,还要顾及家庭,因此,它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  它要每天不停地奔跑,躲避猫的追击,野狗的撕咬,甚至还要躲避人的追打。人类常说,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正是这样的奔跑,让它的身体很棒,弹跳力和奔跑力都很强。同时为了找到食物,它也练就了一口的好牙,崭新的屋门,它半个小时就能咬出一个洞来。  当然这样的日子是辛苦的,也是有风险的。这
期刊
大哥将纸巾递给阿敏,示意她:桃汁要流下来了。  阿敏抬起手臂,小臂微有肌肉线条,略鼓,却在手肘处小巧收住。阿敏害羞,她想说今年第一次穿短袖,所以很白。可是她似乎也被照在臂膀上的阳光闪耀到,又被楼前的栀子花香风吹了吹,头晕眼花,便胡乱擦了擦手,不好意思再吃了。  那一刻,她感觉到大哥很想伸手亲近她,可是他身子晃了晃,转身去往客厅:好吃吧?我再去给你剥一个,剩下的两箱等会儿你带回去。  阿敏趴在阳台上
期刊
他经常路过那个十字路口。跟许许多多奔波在这条马路上的務工人员一样,行驶在平坦的柏油路上,遇到路口他总是用力一拧电门,车子就像旋风一样穿过。为了节省时间,他必须抢在机动车辆拦在路口前穿过去。在小镇,那个路口不算大,车辆行人却不少。他每天大清早从南来,傍晚再由北返回。电瓶车不用上牌照,他也没驾照。通常,那个十字路口的信号灯对他而言形同虚设。  当然偶尔也有例外。像今天早上,感觉手指肿胀,他拧电门的动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