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3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意识是指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能动反映,广义的包括审美的感知、感受、趣味、理想、标准等方面,是审美心理活动进入思维阶段后的意识活动。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教师要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审美感知。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审美意识的培养上有着自身的优势。其自身的语言美、意境美,能让学生感悟到美的事物,文言文存在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中,笔者就注重探究了在文言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审美意识 培养
  一、夯实学习基础,创造情感情境
  在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文章的大意,了解整个文章的结构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审美意识,让学生发现美的基础因素。试想一下,如果学生对文章根本都不了解那就无法谈起对文章的赏析了,更不会发现美和欣赏美了。针对文言文教学来说,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在课堂上抓住一个情字,让学生内心的情感随着文章文字背后的情感展现来带动和同化。因为美是需要以情感为寄托的,需要情感这个纽带。为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的把自身、学生及文章的作者三者的情感紧密的联系起来,并且做好及时的沟通与融合,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共鸣。比如教师在讲授诸葛亮的文章《出师表》时,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创设既定的教学场景。这篇文章无论是从写作的构思、文字的表达和情感的宣泄都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文章朗朗上口,彰显了我国古代散文特有的文学魅力,向人们展示了世间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极致,强烈地叩响了人们的心灵。文章表面的美是学生可以轻易发现和感悟的,但是情感的转折和表达在手法上有自身特有的技巧,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发现和剖析。如果纯粹的在授课的过程中把诸葛亮所要表达的情感讲授给学生的话,学生是很难感悟到作者的情感寄托的,也不会实现情感的共鸣。
  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的视角去剖析现实生活中学生的母子之情、祖孙之情等生活场景,通过学生自身的情感表达,让学生进入“情”境,学生的情感就会得到触动,并且这种情感触动还能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他们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从而深潜到文章内部世界寻美访胜、采珠探宝,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情境的创设要依据文章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定,可以通过讲故事、听歌曲、看影视作品、赏析图片等方式,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其中,并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
  二、强化文章的诵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
  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所存在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他们的精华所在就是能透过文章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事状况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文言文所表达的情感是丰富的也是极易被发现的,拥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情感性。要想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操,就必须让学生走进文言文,对其进行深度的感悟和剖析,这就需要学生对文章进行有效的诵读,实现文章的品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品味文章所展现出来的美。其实,对文言文的诵读就是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发现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过程,诵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有助于学生审美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诵读的形式当中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精读和品读最为重要,因为这些过程能充分的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能让学生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这些隐性素养的发挥也大大提高了诵读的效能,进一步促进了审美意识的提升。正如贺贻孙所说的那种:“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似可学而至焉。试更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至全集,愈多愈妙。反复颂至数十百过,口颌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自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如在学习《隆中对》时,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文章,并对其进行品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及作者所传达的情感,以达到全方位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和美感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打开学生的想象力,构建审美意境
  对于文言文来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感情往往都不是很直白的表述出来的,都是很含蓄的借助其它事物或者其它途径来进行情感的间接表述,文章往往是言短意长,具有弦外有音,这给学生留足了“空白”和想象的空间,这从文学的角度分析就不难看出文言文的艺术美。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美的赏析,需要读者发挥想象能力,依据文章中的文字表述,去打开想象的窗户,感悟文字背后作者的寓意和所要表达的情感,走进文字背后的意境。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丰富的联想、想像能力,是很难体验文章中美好的艺术形象。古朴典雅的文言文有着汉语最深邃的魅力,意境开阔深广,韵味无穷无尽,往往几字便将偌大情境展现无余,让人在头脑中生发出无垠的意境,大有“绕梁三日,余音未绝”之感。
  文言文有着自身的存在价值和特性,在美育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善于挖掘文章中的意境和艺术之美,一定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进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艳英.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审美意识的培养[J].作文周刊,2011(07)
  [2]赖秀金.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01)
其他文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主流。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
今是何年?今年是牛年! 牛是人们既熟悉又喜爱的大家畜,在动物学分类中,牛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牛身强体壮,头部长角,胃有4室,食草反刍。考古证明,现代的家牛起源于古代的野
【摘要】文章回顾了以往对外汉语教学的常见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后“茶馆式”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在分析了运用这一模式进行汉语教学的案例的基础上,指出运用这一模式给汉语教学带来的改变。文章为汉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也为汉语教学提供现实参考。  【关键词】后“茶馆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Abstract The paper gives overlook of history of Chi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有一定实践意义的交际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如何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主要阐述了情感交流,树立自信;多措并举,激发兴趣;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等途径。实现练于课堂,得益于课外的目的,让学生掌握交际的技能,养成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使口语交际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口语交
构建英语教学高效课堂,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加强英语教学的高效课堂构建十分重要。
据悉,为顺利完成今年秋季全国高校扩大招生的任务,国家教育部向各地提出6项具体保证措施。针对时间紧迫和目前全国不少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普遍比较紧张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的主要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采用全新的学习方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呢?笔者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政治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进行了的一些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 小组合作学习 主体作用 对策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顾名思
创建星火技术密集区,使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驶上了依靠科技振兴经济的快车道。如今这一具有千年历史的商贸重镇,已成为生态农业发达,纺织、塑料、机电制造等乡镇企业高速发展
1997年3月18~19日,毗邻长沙市烈士公园的湖南宾馆主楼广场彩球高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湘四水星火燎原、再创星火计划之辉煌等条幅光彩夺目、迎风飘舞。湖南省星火计划
【摘要】自主学习成为一个人适应信息时代必备的能力。这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由培养学生学会知识以应付考试转变培养学生会学知识以适应社会。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培养历史自主学习能力,总结出一些具体实施办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平等民主;非智力因素;舞台  一、自主学习势在必行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世界范围内的物质的、观念的许多形态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科技知识日新月异,人们凭